过自己的生活

最近关注了一个作家,叫做八月长安。其实一开始是有偏见的,之前读的书一直都是文学经典类的,对网络文学,青春文学有点不屑一顾。后来由于一位学姐的影响,再加上自己对新媒体的涉猎,慢慢地打开了视角。

这位作家的履历真的好优秀,2006年哈尔滨文科状元,北大光华毕业生,还拥有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双学位。毕业之后在上海做了几年金融的高薪职业,后来辞职写作。她在《天天向上》节目中透露自己现在出版一本书就可以赚到一套房子,可以算是很成功了。然后其实最令我羡慕的是她的生活,真的是我所期待的,诗与远方。写青春故事,有读者粉丝,然后平日里旅游散心,有灵感了就写作,有时间就做一些演讲,签售会,关键人美性良,不争不抢。

最近接触了很多未知的领域,越来越感到自己的狭隘。首先就是文学领域,之前读的经典太多,对很多新兴文学知之甚少,甚至有点偏见,然后最近动了写小说的念头,慢慢地想要了解这个领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感觉自己就是个远古人,对新兴文学市场一窍不通,对行业发展知之甚少。然后发现这个领域里其实也有很多很优秀的作家作品。我慢慢觉得自己有必要调整一下自己的阅读体系,因为毕竟新媒体是和我长远的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我不能背道而驰。而且,我的文学观也有所调整,其实历史上很多优秀的作品也是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的,为什么我写的作品就不能反映当下尼,青春校园又有什么不好?这也是当代文学的一个潮流啊,为什么不跟进尼?

然后再搜索和她有关的一些细节后,我关注到了一篇文章,《你们真的不明白》,感受到了一点点的习得性无助。之前看过一篇北大学姐写的《优等生癌晚期》,都有着差不多的基调。从前对于清北等名校的江湖只是有点略微的印象,现在这种印象慢慢深刻起来。之前一直在反思我所接受的教育,跳出应试教育体系来回看教育本身。一个校园聚合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学霸考神,让他们在同一片土地上学习交流。从社会学角度看,这种方式很有意义。翻开许多名人大牛的成功史,我们不难发现那些特别优秀的人大多是以群落出现的,这并不是宣扬一种集体主义,而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社会规律,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抱团,在一个团队系统里旺盛生长。

可是,在这些优秀人群体的背后,还有那些所谓的应试教育胜利者,却在日复一日的折磨中成为loser,沦为平庸。之前读了一篇《那个在复旦读了八年本科的同学你并不是一个人》的文章,讲的就是这样的情况,人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人生赢家身上,却很少有人关注到那些被光芒掩盖的人们,他们最初也是赢家,他们一路碾压同学对手,走过高考独木桥,却在最后的象牙塔尖上体验着高处不胜寒。这样一群人,我们又该作何处理尼?这些loser们也许换个环境就不一样了尼,这大学四年所积累下的无助感以后又该如何弥补?

成也高考,败也高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过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