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史记》季布列传,我不禁感叹:人生真不是没有重来的机会,只看你如何以当下为起点,以什么态度选择未来。
由古到今,从帝王将相到平常百姓,有多少人在面对眼前困境时,或悲痛欲绝,或奋勇追击。因为选择各异,人生的走向便截然不同。
咱们远的不说,近的不提,就说史记记载的各色人物里,有面对刘邦的围困进逼,在很可能东山再起的前提下,仍然选择了自刎的项羽与虞姬;有在刘邦劝降,承诺大至封王,小至封侯,想用自己的人头保全追随自己多年的五百多名壮士,也选择自刎的田横。还有得知田横死讯后,集体跳海自杀的五百壮士……场面都慷慨激昂,悲壮惨烈。让人无限感叹之余,不禁想:如果他们不死,会有怎样的结局?
一切将有可能。而放弃就代表失去了这种可能。
纵观古今,我们这个民族向来不缺慷慨悲壮、高风亮节、视死如归的英雄。却缺少像季布这样,为实现自我价值,坚韧如石,忍辱负重继续认真生活下去的强者。
季布是楚军五大将之一,是项羽死后唯一有善终的大将军。他的人生分两部分,前半生在项羽麾下英勇善战,奋勇杀敌。战败后与钟离眛一起逃了出来。因为选择不同,两人的结局也大相径庭,南辕北辙。季布比钟离眛多活几十年,后来为汉朝所用,终于实现人生价值。
在故乡楚国的名声向来很好的季布,被故乡人形像地说成“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是现在我们说一诺千金的由来。
据说季布是个爱打抱不平,侠肝义胆,信守承诺的人。拥有这种特质的他,自然能结识不少有情有义的朋友。这些朋友在他从楚军营出逃,走投无路时,给予了帮助。
季布在楚军任大将军时,英勇善战,曾多次给刘邦沉重的打击。刘邦一直在心里记着这笔帐呢。他得知季布出逃后,即下令重金悬赏捉拿,传令敢窝藏季布者,殊连三族。即使如此,仍有人看重季布的人品,收留了他。
第一个收留他的是周家。作为平常人家的他们,自知能力不够,但还是想方设法把他装扮成家奴,安排他和几十个家奴在一起,送到很讲侠义的朱家附近。朱家世代为商。他们明知季布的身份,但因为信任季布的为人,便装作不知,一边让他和其他家奴下田干活,一边托关系,找门路帮助季布。
朱家是有头有脸的人家。他们找到刘邦的发小夏侯婴。要说找夏侯婴算是找对了,他不但是刘邦的发小,还曾救过刘邦的一对儿女。
想当年刘邦被楚军追杀,刘邦为减轻马车负担,三番五次把儿女丢下车,每次都是夏侯婴下车冒死救下孩子。他们分别是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因此夏侯婴在刘邦和吕后面前说话,还有点分量。
有一天朱家人和夏侯婴喝酒聊天,朱家人问,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追得这么厉害?季布作为人臣,自然会替自己的君王效命,只是职责所在。项羽的臣子这么多,难道都要杀吗?现在皇上刚得天下,却为个人恩怨去追杀一个人,不是显得很没度量吗?况且季布这么贤能,汉朝逼得这么紧,不就逼他去投靠匈奴,帮助自己的对手吗?
夏侯婴觉得朱家说得在理,就向刘邦进言。刘邦为安抚和收买楚国百姓和部分投靠过来的士兵,赦免了季布,还让他做了郎中。
百姓知道这事后,都称赞季布像个大丈夫,能屈能伸。朱家也因此闻名于当下。
季布在汉朝位至中郎将,期间为朝廷出谋划策,在与群臣讨论征讨匈奴时,当着吕后的面,辩驳樊哙不理智言行,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孝文帝听人推荐,曾想提拔他为御史大夫。季布上京在客栈住了一个月才被召见。孝文帝后又听人诽谤撤回任命,又让他返回原地。季布能直言不讳,向孝文帝进言的大概意思是:判断我的好坏,不能只听个别人的称益和诽谤,以免他人趁机试探陛下深浅。
可以看出,季布在汉朝没有委曲求全,而是不卑不亢,直言不讳,为朝廷尽心尽责,做到了为人臣的本份。
而与他一同出逃的钟离眛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他与韩信是故交,投靠韩信被刘邦得知。刘邦让韩信交出钟离眛。韩信无奈之下硬着头皮去跟钟离眛说。钟离眛自知所托非人,对韩信失望,对前程绝望之下,拔剑自刎。
老话说得好,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遭不了的罪。生而为人,我们无法事事顺意,更无法保证上天总是站在自己这一边。如何在人生低谷,逆境而上,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一死了之是最没用的举措,不应过多地赞颂与高歌。
司马迁这样评价季布,受辱不羞而苟活,宁为人奴而不死。只因他认为自己的才能还未发挥到极致。而有些人在困境中感慨而自杀,是因为他们对前途没有计划了。
我们在季布身上似乎看到了司马迁的影子。他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受如此大辱而能坚强地活下去,志在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人生不是没有重来的机会,只看你如何以当下为起点,是否认真选择和面对未来。如果勇于面对,设法突破,或最低限度地默默忍受那段艰难的日子,许多可能便在不经意间发生。
我敬重像季布这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