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阅读】027-如何学习PRO版

【书名】如何学习PRO版

【作者】

本尼迪克特·凯里,《纽约时报》顶级科学记者。

【价值】

本书汇集了神经科学、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从大脑的学习机制讲起,一路探寻记忆的真相、环境的影响、灵感和顿悟的产生以及潜意识的奥秘,提炼出了一套颠覆常识的高效学习方法,告诉你何时学、在哪学、怎么学才能有效、轻松、不费力。

学习这件事情真的不是全靠天分,而是有一套系统的方法论,而这些方法论几乎颠覆了我们惯用的方法。通过解读,让你掌握四个高效的学习武器。

【内容】

下面,为你介绍这些颠覆常识的学习理念和具体方法:

第一个方面,为什么说“遗忘是记忆的好帮手”?

在大多数人眼中,遗忘看起来都像是学习的敌人,我们恨不得希望学到的知识,都能像乘法口诀一样倒背如流。在过去的研究中,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提出过记忆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说,已学的东西如果不能再次运用,就会在记忆中逐渐消退乃至永久消失。

在本书当中,作者指出,适当的“忘记”反而可以更好地提高记忆。这主要是由记忆的两个能力造成的,它们分别是储存能力和提取能力。

——储存能力呢,指的就是你学到的东西在大脑中储存的有多坚实。储存能力只会越变越强,永远不会减弱。

——所谓提取能力,指的是某项信息被提取到意识中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说,你光把知识存在脑子里还不行,需要用的时候,还得能马上拿出来。和储存能力比起来,你能提取的记忆容量很小。你能感觉到自己记住的东西,其实只是那些你能提取出来的东西。用得多的就被强化了,也就是说,越用记得越牢。那些总是用不到的,就得不到强化,也就越难提取出来了,被你认为是遗忘的记忆。相比于储存能力,人的记忆提取能力往往很不靠谱,它会受到当下环境和心境的影响。——这也是著名的“记忆失用理论”。

【D阅读】027-如何学习PRO版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初期的遗忘并不是因为你不努力、不专注,也不是你本身记忆力不好,相反,这证明你的大脑正在以恰当的方式工作着,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这样,你才能更深刻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过去,我们认为,遗忘是记忆的敌人,知识只会随着时间不断流逝。这本书中却提出,遗忘其实是记忆的朋友,“记忆失用”理论认为,记忆包含储存能力和提取能力两大功能。并向我们解释了遗忘的两大正面意义:遗忘就像一个“垃圾信息过滤器”,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其次,遗忘还帮你的大脑发挥一种类似肌肉锻炼的作用,在你回想起已经遗忘的记忆后,这些记忆将建立更巩固的提取回路。


第二个方面,为什么说“先考试再学习”的效果更好?

说到考试的作用,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两个方面:一个是衡量,另一个是选拔。也就是说,我们会通过考试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通过考试来选拔我们想要的人才。因此,提到考试就会给人带来一种压力感。然而,作者提出,考试其实是一种特别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前考试,能让你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事半功倍。

【D阅读】027-如何学习PRO版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为什么考试会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呢?

考试的本质就是强迫你的大脑,从记忆中提取已经学过的知识或技能,这要求你付出的努力远比直接重读一遍要多得多。

更重要的是,记忆被提取的时候还会有额外的附加作用。

心理学家勒迪革指出,把信息从脑海里“提取”出的过程中,这些信息还会被复制一份再储存起来,也会在神经网络中增加新的信息联结点。这样一来,这份额外的努力就加强了这些信息的储存和提取能力。

所以说,心理学家把“考试”称作是“记忆提取练习”,它会让你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

按照这个理论,像背诵、做测试题、写作、演讲等“有提取功能”的“提取式练习方法”,都能跟考试起到类似的作用,是帮助你提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速度。

这一类方法称为“先考试后学习”法。

除了阅读,这个原理还可以应用在工作中。比如开会前,你可以先罗列一份会议需要解决的问题清单,这样就可以避免会中讨论无关的话题,每个人的思路都能围绕这份清单,共同去寻找答案,让会议更高效。

在这一部分呢,作者纠正了我们对考试的认知,重新把考试定义为“记忆提取练习”,这种学习方法不同常规,但却是非常高效的。考试可以强迫你的大脑,从记忆中重新提取已学过的知识或技能,大脑在经历费劲的回忆过程后,会加强这些信息的储存和提取能力,这就是考试提升能力的神奇奥秘。在学习新知识,开会前,你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帮你自己或者用户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


第三个方面,为什么“被打断”反而能帮你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在学习和工作中,被人打断都是一件非常让人讨厌的事情,然而对于处理复杂问题时,反而可以给你增加更多的创造力、更高效地完成这些工作。

当一个人在全神贯注地完成某项工作时,一旦被打断,他会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内心还会生出一种强烈的渴望去完成这项工作。

【D阅读】027-如何学习PRO版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想象一下,如果你现在需要做一个复杂的市场调研,然后撰写一份策划提案,你要怎样做才能更为科学高效呢?你可以在遇到瓶颈时,尝试切换自己的现在的工作状态,换换脑子去做其他的事情。作者说,在他的创作这本书的时候,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效果很不错。

著名科幻作家,《三体》的作者刘慈欣也曾提到过这种方法,当他遇到瓶颈时,就会主动放下手上的工作,然后走上好几个小时。他说自己创作的时候,“很多主意不是一瞬间灵光闪现就有了,而是像一棵植物那样,在那里慢慢生长,时候到了,你自然就看到它了。”我想,对于任何创意工作者,无论是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科学家等,在大脑卡壳时,不妨打断当下的工作,让大脑神奇的感知力帮你找出问题的答案。

我来总结一下,学习工作中被打断是种讨厌的体验,但作者却说打断有着积极正面的意义,被打断后人的大脑并不会停止对问题的思考,反而会调动各种感知力捕捉相关的信息。最后,你只需要将这些信息记录并加以反思,就能形成更好的答案。

第四个方面,为什么要放弃“刻意练习”的学习方法?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意思就是说,在某个领域专注耕耘达到一万小时以上,你就能成为行业专家。

后来有人补充说,通往出类拔萃的捷径不只是时间的简单叠加,更重要的是“核心算法”的刻意重复。

在《如何学习》这本书中,作者却说,刻意练习这种强调重复训练的方法还不够好,因为我们练习的目的是应对现实中的难题,这种做法与真实场景差别太大,更好的办法是采用交替式练习。

【D阅读】027-如何学习PRO版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交替练习是什么意思呢,还是拿乒乓球训练来说吧。如果用交替式练习的话,就不会采用那种每个动作练习100次的做法,而会把这10个动作混合在一起,可能上一个球你接的是反手上旋球,下一个就变成了正手下旋球等等,这10种接球动作会随机出现。这可能和我们平时采用的方法不太一样,因为我们看国家队的乒乓球训练时,也会采用这种大量重复的训练方法。

对数学计算题、几何习题、美术等方面的不同心理学实验,也得出了同样的答案,就是交替练习是更高效的训练方法。作者进一步指出,在你设计自己的交替练习方案时,你最好要把新学的知识或技能,与过去学过一段时间没再复习的内容混在一起。

结下这一段的内容,过去我们认为,刻意练习提倡的更直接、更专精、更频繁的训练,更有助于人们掌握一项技能。但作者却提出不同的观点,不论是在掌握运动技巧,还是认知训练上,采用随机交替的练习方式,都能让你的大脑更好地做出面对意外挑战的准备,让你总体的应变能力大大提高。

总结

第一点,我们讲到了,遗忘与记忆的关系。书中提到的“记忆失用”理论认为,记忆包含储存和提取两大功能。所以,遗忘就像是一台“垃圾信息过滤器”,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其次,遗忘还能帮你的大脑发挥一种类似肌肉锻炼的作用,在你回想起已经遗忘的记忆后,这些记忆将建立更巩固的提取回路。

第二点,我们讲到了对考试的重新定义:考试不仅是检测和选拔的工具,更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式。不同形式的考试目的都是强迫你的大脑,从记忆中重新提取已学过的知识或技能,大脑在经历费劲的回忆过程后,会加强这些信息的储存和提取能力,这就是考试提升能力的神奇奥秘。

第三点,我们讲到了,学习和工作中“被打断”的正面意义。当你被打断之后,你的大脑并不会停止对问题的思考,反而会调动各种感知力捕捉相关的信息。最后,你只需要将这些信息记录并加以反思,就能形成更好的答案。

最后一点,我们分享了交替练习学习法,它与刻意练习所提倡的重复训练相比,更能很好地适应真实场景。不论是掌握运动技巧,还是认知训练上,采用随机交替的练习方式,都能让你的大脑更好地做出面对意外挑战的准备,提高你的总体应变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D阅读】027-如何学习PRO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