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嗟来之食与甘受胯下之辱——儒家文化的纠结

中国古代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气节”,尤其是古代文人,志气和节操是评判他们人品的重要标准。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历史上也出了很多要志气不要命的文化楷模,比如三国时期的嵇康,临刑前一曲《广陵散》成为世代流芳的千古绝唱。而儒家文化有关“气节”的经典故事就是君子“不食嗟来之食”。

不食嗟来之食与甘受胯下之辱——儒家文化的纠结_第1张图片

“嗟来之食”这个典故来源于《礼记》,原文是这样的:“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原文中曾子评价道:“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就可以去吃。”这种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但后来“不食嗟来之食”却成为人们争相传诵的典故、成为骨气和节操的代表。

不食嗟来之食与甘受胯下之辱——儒家文化的纠结_第2张图片

然而,与此同时,儒家文化又高度赞扬了另一种精神,那就是“大丈夫能屈能伸”、“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经典故事之一就是“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原文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不食嗟来之食与甘受胯下之辱——儒家文化的纠结_第3张图片

当那个屠夫当众羞辱韩信,让他从自己裤裆下钻过去的时候,韩信自知形只影单,与一群恶少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围观众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不食嗟来之食与甘受胯下之辱——儒家文化的纠结_第4张图片

“胯下之辱”肯定比“嗟来之食”更具侮辱性和恶意、更挑战人的忍耐限度,可为什么“嗟来之食”要了一个人的命,而“胯下之辱”则成就了一位历史风云人物?儒家文化到底在推崇什么?为何如此纠结?

不食嗟来之食与甘受胯下之辱——儒家文化的纠结_第5张图片

历史上类似“胯下之辱”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忍耐到可以去尝吴王的便便,还有司马迁受宫刑而忍辱负重,最终成就了千古巨著《史记》。这些故事的共同点是:主人公忍受了奇耻大辱,后来翻身了、成功了、逆袭了。于是评价他们为:“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潜台词就是:“你忍不了你就是个平常人,没什么大出息。”

不食嗟来之食与甘受胯下之辱——儒家文化的纠结_第6张图片

而“嗟来之食”的主人公没有着墨太多,看样子是一个普通的灾民,杯水车薪的一碗饭拯救不了他的人生,吃与不吃可能最后结果也不会有太大改变,他翻不了身也成就不了什么大事业,于是那就去成全“气节”吧,至少可以选择一个体面的死法。

不食嗟来之食与甘受胯下之辱——儒家文化的纠结_第7张图片

儒家文化如此纠结,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人们更是纠结:到底该成全“不食嗟来之食”的骨气,还是练就“甘受胯下之辱”的忍耐力?其实这也是儒家文化的圆滑之处:该怎么做,自己掂量吧!有野心有能力你就能屈能伸一切朝着成功的方向去奋斗;斤两不够的人是认怂还是硬撑自己看着办。儒家文化不是还有那一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吗?不管怎么做都有充分的退路,其实审时度势的“中庸之道”才是儒家文化的核心。

不食嗟来之食与甘受胯下之辱——儒家文化的纠结_第8张图片

不露锋芒、不动声色、伺机而动,中国人的城府就是这样练就的,“中庸之道”的中国文化也才得以纵横几千年屹立不倒,或许我们才是最懂得生存之道的民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食嗟来之食与甘受胯下之辱——儒家文化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