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化有用吗?

晚上讲的一篇文言文,是选自《清稗类钞》的一篇小笔记,内容是:

一个小偷躲在一家人的桌子底下,可能是打算晚上夜黑了再伺机偷盗吧。而这家的男主人看到了,并不声张,与妻子特意地在客厅里对诗对赋,赌书泼茶,不甚欢喜。玩到了半夜,许是觉得饿了,煮了粥,男主人并未忘记躲在案下的小偷,想必这个小偷也累得慌吧,如果是蹲着,至少会脚麻了吧。男主人很恭敬地邀请他一起吃粥,把他当作是客人。吃完了,还拿出一点钱来,给小偷,让他改行去。小偷也是大为感动,真的改行不做小偷了。

这样的故事在明清笔记中也是常见的,如一对夫妻,因打赌谁先开口谁干活,结果,家里来了小偷,偷完了家里所有东西,两人也没叫喊一声。这个只是当作笑话来讲。而上面这则是赞颂这位主人的达观、慷慨之情。这里包含了一些观点:

一、世上之人皆平等。小偷和坏人也是人,也应该给予尊重,因此,他对他给予客人般的待遇。让小偷体会到做平常人,被人尊重的感觉是那么的好,所以得到感化,最后才能改邪归正。

二、文雅之人自有文雅之趣。这对夫妻是文人,他们喜欢吟诗唱和,而且水平旗鼓相当。真正投入地对诗后,就视旁人于无物了,小偷如果懂诗倒好,是个不错的观众,如果不懂,是不是说明这诗对其也有浸润作用呢。

三、应以慈悲之心对人。小偷沦为小偷,其实可能有众多的因素,用慈悲和友爱来荡涤其心灵,动之以情,才能唤醒其心灵深处的慈悲之念头。这让我想到的佛学禅理的另一个故事,说一个不遵守寺规的小和尚,每晚都垫着凳子爬墙出寺,去喝酒吃肉,寺僧教育多次,没用,只好将此事告知方丈。那天晚上,方丈把凳子给撤掉了,把自己的身体当成凳子,让小和尚踩,一开始喝醉的小和尚并不知情,这样一直持续几天都是拿方丈的背当凳子。终于有一天晚上,没怎么喝醉,才发现事情的真相,对于方丈,特别地感动,于是悔悟,成了有名的高僧。佛家的感化,往往伴随着自己的贬低、付出,长时间持续下,积累的时间越久,对方的悔悟越深,最后达到了感化的效果。

然而这些只是理想化的故事而已,是为了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良。有些专家看多了这样的故事,最后得出结论,世上之人皆能被感化,对于教师也提出了那个套了所有教师的紧箍咒: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认为所有的学困生、后进生都是可以被感化,可以转化的。

现如今,感化有用吗?老师苦口婆心地反复讲,只是加剧了青春期的逆反。而感化点好像如金属的熔点一样,只是越来越高了。很多老师希望去感化学生,但是一切的努力在学生的眼中只不过是你自作多情,所有的付出也只是理所当然的,是社会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没有尊卑的民主社会,由身份的落差而形成的感化点已经不存在了,假如老师如那方丈那样去做,学生只会觉得这是傻老师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化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