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年8:读博,是一场修行(8)

书接上文

为什么要读博?

一不小心,就扯出了这个一言难尽的话题。

读博是一件既理想又现实的事,往往现实主义者会在现实层面受挫,理想主义者会在理想上折戟沉沙。

我属于后者。

我读博并非为了将来出路,而是出于一种情怀。对读书多,有文化的人,我自幼就有一种崇拜。

我出生在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家庭,爷奶都是解放后扫盲才认字,父母也都是初中文化水平,爷爷那边亲戚大多素质低下,矛盾纷争不断。

在那种环境中长大的我一直觉得,他们之所以把好好的日子过得鸡飞蛋打,就是因为没有文化。

他们不寻求对社会和家庭的贡献,不思考生命的意义,对他人漠不关心,不读书写字,没有爱好,更不知道什么叫内心世界,每天只是重复“吃喝拉撒”四件事,从生到死。

他们把时间都浪费在抱怨、指责、挑刺和撕逼上,为房子、为钱,有时甚至是为做饭买菜这点微不足道的小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母没文化,也教育不好孩子,只会把一代代劣性的基因传下去。

我很纳闷,人生那么短,为什么不把时间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呢?

大概他们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也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吧。指责别人,争抢蝇头小利,大概能让他们减轻一点庸碌生活的空虚感。

我觉得,有文化的人一定不会如此。

他们一定是成熟睿智,通透明彻,明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把时间用在提升自我、造福他人和社会上,而不是打架骂街抽烟喝酒搓麻。

家庭环境让我自卑,也因此对“有文化”的人产生了莫名的崇拜。这种崇拜和自卑在读研的时候达到了顶峰,第一次翻开厚厚的工具书,第一次写论文受到褒扬,第一次去图书馆面对满满一墙的书惊叹,第一次觉得“大学教授”这遥不可及的头衔竟然离我很近,仿佛踮起脚就能够到。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仿佛当了读书人,作了大学老师,我就能够进入一个高贵的阶级。怎能不热血沸腾!

这时正好有个机会,我脑子一热就去了这个从未听过的学校读了博。

然后就发现,我太天真了。

原来“有文化”与“和谐、幸福、美好”这些词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知识分子这个阶层,也跟我原本的想象完全不同。

对于其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读书写字只是一项工作而已。就像翻译、打字、修车、搬砖一样,没有什么高贵低贱之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也并不一定能给人带来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生活。也有人愤愤不平,牢骚满腹;也有人虚掷年华,长吁短叹;也有人道貌岸然,自私虚伪;也有人终生不得志,在贫穷与痛苦中挣扎……

而且大多数人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不关心外界,也不关注他人。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一点,我忍受着这样的空虚寂寞,沉浸在书山文海中,并不是想与人世脱节,而是想要变为更好的人啊!

现在想想,如果我生在一个没文化但很和睦的家庭里,或许也不会对读书这件事有如此强的执念。在我的潜意识里,“有文化”是改变“不和睦”的途径,所以我才会对读书报以过高的期望,也让自己背负上过于沉重的负担。

后来我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其实,不和睦跟没文化并没有什么关系,那是我的命。

如果回到过去让我选择,我一定不会读博。

但不读博,我又怎能明白得如此透彻呢。


下回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年8:读博,是一场修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