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arewell to Arms.读书笔记

*小说一开始很客观的描述战争,虽然作者的口吻很冷静,但是从人物间对战争的调侃,还是不难感受出反战的主调。“我”作为一名战地急救车军官,对好友外科医生所心仪的女护士“一见钟情”,从挨耳光到负伤后双双坠入爱河。直到这时,平淡的描述就要结束。如果你坚持看到这部分,后面的就会越来越吸引你。故事的高潮在“我”处于恢复期时患上黄疸,“我”和那个认为“我”故意喝酒患黄疸逃避上前线的护士长吵架之后提前返前线开始。“我”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刚到前线就碰到战事吃紧,部队撤退。在“我”指挥自己所管辖的三辆救护车从蚂蚁般爬行的大部队中开到另一小道上,厄运开始了(此时作者看似漫不经心的交代撤退的大部队后面跟着一些逃溃的敌军实则是一伏笔)。 接着车被陷,一个战友被自己人击毙,一个战友在寻找食物时逃跑,直到这时,“我”心想日后要向死亡战友家人报告,隐瞒战友逃跑一事,然而就在“我”和最后剩下的一个战友在和敌军数次碰面却没被发现的幸运下终于跟上自己的大部队时,军警却抓捕了“我”(凡是撤退人员中和部队失去联系的军官都有背叛逃跑之嫌,抓捕后现场“审讯”并枪决)。我伺机跳入河中开始了逃亡之旅。寒冷、饥饿、受伤、扒火车,历经磨难回到米兰找心爱的女护士,女护士却于前两天去了一个小镇。“我”换下军装追随而去,找到爱人却又被当地军政追捕,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划船逃往瑞士。在“我”返回前线前已怀有身孕的她在逃亡旅途中至始至终陪伴我左右,在一夜艰辛的逃亡划船途中还哈哈大笑,要是没有她,“我”会怎么样?(这个大笑的画面一直在我脑中回旋,挥之不去,有温度的画面!)逃亡成功,我们在那儿度过了一段平静而甜蜜的时光,我们仍如初恋般恩爱,如蜜月般情深。然而,生产期到了,一切结束了,难产的结果是妻子孩子都离自己而去。

结尾处一个画面也留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本不信教的“我”在守护等候妻子时不停祈祷慈祥的主保妻平安,因为不知道没有她的日子怎么过下去。孩子的死“我”并没有太多感情去悲伤(仅仅只是对一个小生命的逝去的同情与惋惜),“我”牵挂着的是她的安危,而她在“我”进病房看她时她依然顽强地对“我”笑,要“我”重觅爱人,撒娇要我保证不和新欢做我们做过的趣事。这样可爱的女人,上天怎么舍得呢?“我”一个硬汉此时泪眼婆娑,心碎无痕啊!这是我们的最后一面了,后来,就是“我”看到冰冷躯体的她了,“我”的世界回归冬季。

作者在守护妻子时有一段对自己添到火里煮咖啡的木棒里的蚂蚁的详细描述,大概也是暗喻个人的渺小就如这蝼蚁?个人的命运在战争时期就更加的卑微?

作者情节的安排起于平淡,结于断肠,从“我”返回前线后我就读到停不下来,总想知道后来怎么了?怎么了?及至看完全书,掩卷叹息之余,还有种欲罢还休的感觉。然后为人物的命运而哀叹、纠结。其实作者对女主人公去世后所花笔墨并不多,也没有大肆渲染“我”的哀伤,简单的描述我进病房吼走在工作的两个护士,关了灯,却发现自己根本呆不下去,整个病房如冰窟(不是世界变冷了,是自己的心被掏空了,没有温度了)……然而就是这样的结尾让人怎一个悲字可表述?那分沉甸甸一段时间内都挥之不去。

海明威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虽然他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并不多,也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但是从他对人物的语言与动作描写中你能感受不同的人物。比如这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面容姣好,长长的金发,为了爱情,多承担工作,从不说人长短,富于同情心,乐观稳重,人美性格更美。男主人公和谁都能很好相处,彬彬有礼的牧师,抱怨不休的外科医生,玩世不恭的军官,他总能够耐心听他们倾诉。但他也有强硬和野蛮的一面,当他命令车上的工程师和他们一起砍割草木垫在车轮底下,摆脱陷入沼泽地的困境,工程师违抗逃跑时,他拔枪射击……

总之,看进去了,你根本停不下来。写完中文版的读书笔记,继续补英文学习笔记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The Farewell to Arms.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