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更好,坏的更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正反馈和负反馈作用都很强。


    无独有偶,中国也有句古话“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供有余”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少,找工作,投简历,有能力的面试者总是能得到很多offer,能力平庸的面试者投的简历简直就是石沉大海,没有回音。我们的高中,大学也是一样的逻辑,好的大学,名气好,师资更强,生源也好,基本没什么理由会往坏的方向发展,。。。。各行各业都有强者愈来愈强的趋势,形成阶级固化,甚至是垄断。

  对每个领域“年轻人”来说,要想做出一番小成就,真的需要很长时间的坚持和忍耐,才能打破前辈们的权威,闯出自己的小天地。这真的非常考验人,你会不断地怀疑社会的“不公”,不断地怀疑自己的付出是否会有回报。不断地想着到底什么时候可以突破这个瓶颈,这让我想到了咪蒙的一本书《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它承认每个人的努力。》

  换一个角度来说,马太效应真的不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及格线”,就好比大学四六级考试,尽管你考试之前复习了,但是你分数没及格,你要补考,和那些完全没准备然后没过的同学一样,这结果一样的,尽管你的实力比他们更强一点,但是在最终结果上差距不大,如果你因此放弃了,那以后你们就真的完全一样了。所以,你只有在你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来考了400分,就在400分的基础上进步,而没准备的人依旧在330分情况下徘徊不前(甚至因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长期来看,你还是会体现出学习积累的优势。

    还有一种理解:还拿学英语来说,如果你一下过了四级,你的“我能学好英语”的概念会得到进一步加强,萌生下一步要考六级的念头,准备考六级,过了六级又接着想考BEC,在此过程中,你也会不断地接触更多不同方面的英语,认识更多英语更好的老师和朋友,潜意识里面,耳濡目染地你又进一步加强了“学好英语很正常,也很容易”的观念。心里踏踏实实地花时间和精力去学英语。这正面和负面结果实力方面可能差异不是特别大,但是后面的结果,仔细想来真的是“天壤之别”。

    马太效应其实并不是不公平,而是它逼着我们去“不择手段”地获取最终的积极成果,差一点也不行,在此之前,在比过程,你要不断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者是擅长的领域。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