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勒大师的“微言大义”(1)

菲利普·科特勒,是营销理论界的泰斗,自然不会有什么“微言”。这里所说的“微言大义”,是指科特勒大师的一些看上去似乎很普通很寻常的语句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实践指导意义。理解了这些实践指导意义,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理论,才能算读懂了大师。


需要、欲望和需求

在《市场营销学》第1章 ,谈到“需要、欲望和需求”时,科特勒是这样定义这三个概念的:

需要(needs)是指感受到匮乏的状态,包括对食物、衣服、温暖和安全的物质需要,对归属和情感的社会需要,以及对知识和自我表达的个人需要。这些需要不是由市场营销者创造出来的,而是人类本能的基本组成部分。

欲望(wants)是指人的需要经过文化和个性塑造后所呈现的形式。一个饥饿的美国人可能会要一个巨无霸汉堡包、一些炸薯条和一杯饮料。而一个巴布亚新几内亚人可能会要芋头、米饭、山药和猪肉。个人所处的社会会塑造他的欲望。

需求(demands):若有购买力作后盾,欲望就变成了需求(demands)。

举个栗子。

一个人在小卖店里买了一瓶矿泉水。这个矿泉水就是“需求(demands)”;而另一个人想买矿泉水,但没钱,这个矿泉水就是“欲望(wants)”。

而这两个人买矿泉水是解决什么问题呢?大多数人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答案,恐怕都是“解渴”,那么,“解渴”,就是“需要(needs)”。但矿泉水只是解决了“解渴”这个需要吗?也许那个买了矿泉水的消费者,转身离开小卖店后,用这瓶矿泉水洗了手呢?这时候,“干净”或者“卫生”才是这个人的“需要(needs)”。对于矿泉水而言,许多营销人员都知道“解渴”这个需要,却未必知道“干净”或者“卫生”这个需要。

原因在于,这些营销人员,是从产品角度出发,去琢磨客户有什么需要,而不是从客户角度出发,去琢磨我能提供什么产品。因此,作为营销人员,只有从客户角度出发,才能发现更多商机。只从产品角度出发去思考,则一定会大大限制商机。而“需要(needs)”是人类本能的基本组成部分,那就意味着“需要(needs)”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创造出来的。

怎样避免“从产品角度出发”这个问题呢?这就要求营销人员在进行策划时,先把自己要卖的产品放在一边,聚焦目标市场,不带着“产品偏见”地区分析目标客户群体有哪些“需要(needs)”。

在有了需要(needs)后,如果有个具体产品或服务,并且使目标人群清楚地了解到,那么,目标人群就会产生欲望(wants)—— 我想要。这意味着,营销人员需要打造出能满足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并以恰当的方式展示给更多的目标人群。

目标人群有了欲望(wants)后,却不是每个人都是目标客户,因为不一定目标人群所有人都有购买力。只有那些有购买力的目标客户才有需求(demands)。这意味着,营销人员要从目标人群中找出那些有购买力的人,他们才是目标客户。但许多营销人员忽视了购买力这个因素,对目标市场进行无差别推广,却只得到了一小部分人的需求(demands)。

通俗点讲,需要(needs)就是“想要解决问题”,欲望(wants)就是“想要买”,需求(demands)就是“有钱”。

因此,营销人员在做需求分析时,应当按先后次序遵守以下三个步骤:

  • 发现需要:不带“产品偏见”地去研究目标市场,发现目标人群的各种需要,越多越细致越好;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是研究目标人群,而不是研究产品,有必要时还得把公司里的现有产品从脑子里驱除出去;
  • 刺激欲望:这时才开始研发或者研究产品,并将产品信息投放市场,尽可能多地接触目标人群。对于能满足多种需要的同一产品,还需对应每种需要,制定多种产品信息;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则是研究产品,而且要对应每种需要来研究产品;
  • 满足需求:发现那些既有欲望又有购买力的消费人群,他们才是目标客户,而那些有欲望却没有购买力的消费人群,则不在目标客户范畴内。要注意的是,没有购买力,不仅仅意味着“没钱”,也许还意味着“有钱但不愿意花”。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特勒大师的“微言大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