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扩散》创新密匙

      本书中拥有一些经典案例,如打字键盘不被应用的案例,在创新研究者当中,几已成为常识。当两个对创新有兴趣的人同时提到Dvorak键盘和秘鲁水井的时候,双方一般都会知道两人都读过《创新的扩散》了。这样的故事在我们学过同一课程的学友当中屡见不鲜。当一个人提到应用者分类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可能会自动联想到扩散的网络、意见领袖这些。不过这些黑话不关是进入同一话语体系的密钥,而是一整套被创新研究者接受的思路。它使得流动性过大,无法开展研究的创新过程和创新推广过程有了自己的语法,不再捉摸不定。它成了一种宏学问,它超越于具体的创新产品门类之上。

  比如在对创新的认识上,作者并不认为创新是一种绝对的新。这种定义,给创新本身增加了弹性,让人意识到,我们可以借用创新和现有事物的类似,暗渡陈仓地将创新产品推出去。创新的扩散并非是对旧有选择的摒弃,而是让新产品为我们造福的同时,又不让我们伤筋动骨地和过去割裂。说到底,人是叶公好龙的。我们都说我们喜欢新生事物,喜欢变革,其实我们并不是,我们的本能是抵抗新生事物,是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如果割裂创新和传统的联系,创新的推广者将会面临失败。反过来看,如果我们把握了潜在用户的特征,创新的推广会如虎添翼。人们都以为北美的亚美人连电都不用,那么他们对创新产品可能是避之而恐不及,非也。亚美人的守旧,主要是出于宗教信仰,如果你的创新产品不与其信仰发生冲突,他们接受起来比一般人还要快。照常理,我们会以为和尚道士不会去用手机,你去寺庙道观里看看,他们或许也都用起来了。

  《创新的扩散》一书研究了创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比如创新产品产生的过程,创新决策过程、创新产品传播开来所需的要素、创新的程度、创新接受者的种类、创新的影响等等。每一个章节都值得写篇单独的评论。在每一个章节,作者都给出了十分生动的案例,比如创新产生过程,作者就列出了著名的秘密军事研发基地“臭鼬工厂”,并将这一军事领域的产品研发和企业的产品研发神奇地结合起来。此书我相信影响了很多企业界人士,因为仅就臭鼬工厂一例,就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效仿,并在产品研发领域见到了成效。

      世界上的点子千千万万万万千,到头来成为产品的不过百中有一,成了产品而又能成功的,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很多新产品无法被大规模推广,这里有创新本身的原因,比如新的产品、服务、观念等是否具有相对的优势, 是否与用户的使用环境兼容, 它的使用是否复杂, 它是否可供尝试¸ 效果是否显而易见? 另外,创新应用的决策也非常关键,如果是集体决策,创新的经营者却去主攻某个个人,或许会收效甚微。相反,如果是权威决策, 创新的经营者却去遍地撒网,同样也会失之低效。同样关键的还有沟通的网络、社会系统的性质、变革代理人的推广。如果我们反思曾经失败的产品,我们十有八九会发现,产品的经营者可能是在以上一个或者多个方面产生了失误,才使得创新滑铁卢。作者在以上每个变量上,都列出了成功的要素,或者是失败的祸因,并给出了大量的生动案例。这个年代,我们不缺信息,我们缺的是决策所需的启发或者推动。事实上很多时候,新生事物不一定就好,正如旧事物不一定就坏一样。如果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让环境万劫不复,让民生艰难,这样的新生事物,不要也罢。“创新”、“革新”、“创意”、“新生事物”,所有这些词都蕴涵着一种认可,而这种认可,可能是这些文字的所指并不配领受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新的扩散》创新密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