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一谈:相对而言,我对孤傲的人更有好感

蒋一谈:相对而言,我对孤傲的人更有好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蒋一谈:相对而言,我对孤傲的人更有好感
答题者:蒋一谈
提问者:刘雅麒
时间:2017年12月3日

简历:蒋一谈,祖籍浙江嘉兴,生于河南商丘,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已出版六部短篇小说集。2015年出版诗集《截句》,提出截句诗歌新文体及其写作理念,在中国诗坛引起广泛关注。2016年1月主编《截句诗丛》。2017年7月,出版诗集《给孩子的截句》。曾获得首届林斤澜优秀短篇小说作家奖、蒲松龄短篇小说奖、百花文学奖短篇小说奖、首届卡丘·沃伦诗歌奖等。

问:你40岁那年开始短篇小说创作,在此之前是一位资深出版人,你觉得多年的出版经历对你的小说和诗歌创作有什么影响?
答:读大学时,我开始喜欢上了出版,1988年,我策划并主编的一本书出版后,我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出版家。1991年大学毕业,因为获得过两次北师大最高奖学金——陈垣奖学金(后更名为励耘奖学金),我可以自主选择单位,就去了出版社,但我发现自己更向往自由,于是1993年辞去了公职。没有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写了三部长篇小说,1994年小说出版后,我决定自己做出版人。不知不觉,我和出版结缘已近三十年了。出版经历对我的最大影响是结识到很多奇异的人,他们的性格和命运,他们的故事,令人难忘。

问: 1994年出版长篇,而后中断创作,到2009年重拾写作,时隔15年,你的创作心态有哪些变化?
答:我很小就喜欢文学,读大学之后,喜欢变成了热爱,但是成为作家和诗人并不是我当时的理想和追求。当年出版长篇,出发点是外在的,为了赚钱生存,没有想过要跻身文坛,谋取什么文学功名。2009年四十岁时的写作,出发点是向内的,是想逃避现实生活,这个时期的写作是因为对自己的不满意促成的。当时虽然开始了写作,但由于工作在身,没有大块的时间写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写作是合适的。
2009年秋天,在完成《鲁迅的胡子》这篇24000多字的小说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未来几年,我或许应该仔仔细细研究短篇小说写作了。人生在世,不可得兼,写作消耗我很多心神,对出版工作自然有影响。我曾经想过放下出版,专心写作,但很多朋友不支持我的想法。虽然这几年出版了几部短篇集和诗集,看上去还不错,但我感觉,在个人写作精神上我其实在退步。究其原因,我找到了答案:成为一名作家、诗人和戏剧家,才是我此生真正的理想。四十岁时开始写作,是因为人生困惑和文学热爱;四十八岁时有了新的理想,听上去有点梦幻,但我知道,热爱和理想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问: 今年7月你出版了诗集《给孩子们的截句》,为什么会专门为孩子们创作这样的一本书?你提出“截句”概念的初衷是什么?你怎么看那些质疑与批评之声?
答:如果从个人能力上而言,我觉得我的小说、戏剧水平高于我的诗歌水平。如果没有想到“截句”,我会持续写作诗歌,但这辈子不会出版一本个人诗集。十年前,我去日本京都、奈良和大阪,正好赶上樱花节。在书店里看到很多俳句杂志,在超市里的饮料瓶上看到很多俳句比赛的广告,在公园里看到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在写俳句,我深深感受到俳句早已是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之一。俳句起初源自于中国,但日本的文学家将诗意和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适合职业诗人和普通民众都可参与的诗歌形式,这是诗歌上的平等精神。我意识到这一点,我同时在想,有没有可能存在一种适合中国职业诗人和普通民众都能参与的诗歌写作形式呢?我觉得肯定有。从那以后,我开始思考并写作这样的感受,写了一千多首作品。2014年秋天我在旧金山遇见李小龙的照片,2015年春天,我回到北京后,由李小龙的“截拳道”联想到了“截句”。我觉得,截句的终极意义只有一点:那就是唤醒普通中国人的诗心。
《截句》出版于2015年11月,两年很快过去了。2017年夏天出版《给孩子的截句》是一个偶然,而这个偶然让我近距离地发现了孩子们的眼神,让我真切感受到他们的眼神是一盏一盏的灯。这几个月,我和7000多名孩子面对面交流,我愿意为孩子们做更多的事情。截句或许会成为孩子走上诗歌桥梁的第一步台阶。
其实每个人都不喜欢听到批评,但我本人不太关注别人对我的评价,尤其是在经受人生挫折和痛苦之后,最重要的东西已经在心底扎了根。对截句而言,说风凉话和学术质疑是完全不同的。截句有诗学渊源,同时与个体存在有关联。我心里知道,日本俳句有多少存在的理由,中国截句就有多少存在的理由,而日本当代俳句的短板,恰恰是中国截句的所长。

问:您主编的《截句诗丛》中收录了于坚、西川、臧棣、伊沙、欧阳江河等著名诗人创作的截句。您对他们的截句作品怎样评价?
答:2015年秋天《截句》出版后,感觉现在的年轻读者很接受这样的生活表达方式,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想让更多的年轻读者阅读到更多优秀诗人的截句作品。约稿很顺利,原因其实很简单:很多诗人平时都在写这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有时候是一些作品的催化剂,有时候是作品删除后的才华剩余。《截句诗丛》出版后,我更坚信了自己的判断:有些诗人,常态诗上的才华大于在截句上的才华,而有些诗人,常态诗和截句都能写好。

问; 请具体描述一下写截句的创作心得?
答;截句是最短的现代诗歌,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那种思与不思之间的状态,截句写作就是用文字把这种状态记下来。这些年,我写了一千五百多首截句,简单列举几首说明一下:
“雨打芭蕉芭蕉很烦”
截句无标题,尽可能少用标点符号,因为诗意本身降临得太快,根本来不及想诗歌名字,也来不及考虑标点符号。写下之后再去修改当然也可以,但我本人通常不会这样做。用最小的词语动作释放出那一刻的感受力量和味道,是截句写作的重要准则。芭蕉是中国古典经典意象,千百年来被中国文人反复运用,其实已经非常疲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超稳定结构,让传统本身负累重重,非常需要自由和变化的气息。
“老师,为什么要说
一个一个的女孩,而不说
一朵一朵的女孩?”
和小男孩交流时,过去的时光虽然已经模糊,但在某个时刻又隐约浮现了。去小学和同学们见面,读到这首截句时,一些女孩笑起来,一些男孩有些害羞。
“尘世落在身上
慢慢变成了僧袍”
截句写作在意瞬间感受,同时对人生况味和岁月滋味充满期待和敬意。这首截句是对人到中年后的精神参悟。

问: 写作遇到瓶颈时会如何面对?
答:诗歌写作比小说写作残酷。一个诗人,即使他再有名,如果他再也写不出满意的诗句,江郎才尽了,他的诗歌精神和诗歌生命其实已经死了,只剩下了他的躯体在人间行走。小说写作更具有迷惑性,他可以依靠技术去解决、弥补才华已尽的事实,或者说小说家比诗人更习惯自己欺骗自己,更善于编织个人生活的假象。诗人对自己比小说家对自己更残忍。写作好比流水,人工渠的流水很顺畅,因为有工业水泥保驾护航,而自然的河流却是曲折的,需要时间的力量开拓方向。诗歌写作和小说写作的瓶颈不太一样。诗歌写作是永远在路上的感觉,不满意的感觉非常非常多,但诗歌的不满意又是在语言上修改不了的,这就是诗歌之难。小说写作的瓶颈是人物命运和故事结构的选择之难。
写作《赫本啊赫本》时,人物命运已经想好,但推翻了两稿,老是找不到写下去的信心和动力,直到遇见了英文版的赫本画册,才找到两封信的故事结构。我本子里有很多新的短篇小说故事构想,差不多有一百一十多篇,这将是一个艰难的挑战想象力的写作过程。

问: 你心中有女性作家和男性作家的区分吗?
答:在我心里只有好作家和一般作家的区别,男作家女作家的身份描述其实是为了某种方便。在实际的阅读生活里,男性作家的作品,留给我很多深刻记忆,但当代女性作家,比如门罗、安妮·普鲁、裘帕·拉西莉,她们给我的启发反而更宝贵。
比如门罗,她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已经非常有名,但作品直到2009年才有比较完整的中文版本。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直至2012年之前,中国大学文学课堂几乎没有讲述过门罗这样风格的作家作品,她是一个空白。门罗专注于短篇小说的写作,她的作品缓慢、微妙,叙述的角度、人物的情绪和命运转折,暗含在不起眼的语句里,需要仔细研读品味。门罗是文学情绪大师,是一座需要长期学习、攀爬的高山。2009年,阅读了她的作品之后,我写了第一篇情绪化的短篇小说《夏末秋初》。安妮·普鲁是记者出身,她在52岁的时候突然想写作虚构小说了,于是拿起了笔。她的代表作是《断臂山》。她是一个比男人还有力量的作家,她的笔是她的斧头,她用斧头砍伐荒凉山野的大树,砍下的树皮会带着温度飞行。她的《怀俄明故事集》是我的枕边书之一,心绪无力的时候,我会取来读一读。我在2010年开始读裘帕·拉西莉的小说,在新一代作家(她出生于1967年)里,她描绘的离散人物和命运是出类拔萃的,写作手法很高级。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她的短篇小说。

问: 父母对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答:我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她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但是对他人没有要求,或者说她能有办法把要求降到最低。我母亲时常说,中国法律什么时候能像瑞士那样允许安乐死就好了。但这是遥遥无期的事。我外公对我母亲影响很大。他生前出门上班的时候,会在袖口里装上几个馒头,路过蹲在路边讨饭的,他会走过去,把馒头悄悄递过去,然后转身离开,不让周围的人看见。他帮助了这个人,但不想让这个人感到窘迫。我外公这辈子送出去很多很多馒头,到最后他却是选择绝食死的,他活了九十多岁,以这种方式自己解决了自己。

问: 哪些童年经历让你至今难忘?
答:现在回想起来,1975年冬天的那次经历记忆特别深。我和母亲坐火车从郑州回商丘,停车中途,上来很多衣衫褴褛的人,身上全是雪,他们蹲在车厢过道上,当时火车上没有暖气,他们冻得打哆嗦。我母亲和他们说话,才知道他们是商丘人和兰考人,农村收成不好,吃不饱,只能坐火车去外面讨饭,没想到刚出发就被截留,要遣返回原地。到商丘站后,这些人站在站台上,等候铁路公安的指示。我和母亲回到家,拿上吃的穿的返回车站。当时雪下得很大,等我们到车站时,发现这些人不见了,车站到处是雪,看不见先前凌乱的脚印,这些脚印已经被雪覆盖了,就好像这些人压根不存在。
还有一件事我终生不忘,是母亲抓猪的故事。我母亲是老师,穿衣很整洁,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我父亲当年得了病,买药就医家里有欠债。为了补贴家用我母亲开始养猪。有一天下大雨,家里的猪跑了,我母亲追出去,我紧随其后。我当时读小学一年级,还跑不过我母亲。猪在城市的街道上奔跑,我和母亲一起追,路人在嬉笑。我母亲把猪追到墙角,然后扑上去,抽出腰带,把猪捆上。我和母亲两个人成了泥人,但两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

问: 你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答:我不和自私的人交朋友,我更喜欢沉默的人。我是信守诺言的人,虽然会为此承受意想不到的伤害。到了一定年龄,真正的好朋友是会越来越少。相对而言,我对孤傲的人有好感,因为在我看来,孤傲的人常常是做事有底线的人。

问: 你对世界对人生的态度更倾向于乐观还是悲观?
答:悲观主义是另一种乐观主义。

问; 听说你爱好围棋,你觉得下围棋与写作哪个更“烧脑”?你怎么看现在引起很大关注和争议的围棋人工智能?
答:围棋更难,因为围棋有设定的边界,十九路乘以十九路,但是棋手需要在这个边界里思考出无限多的变化,思维需要冲出边界。围棋是中国文化对世界作出的最大贡献。当智能机器围棋打败人类棋手之后,我有一段时间没有触碰围棋,心里有淡淡的绝望情绪。围棋又名手谈,是人的手在棋盘上的相互对话和心语。人和机器的心灵沟通在何处?下出“勺子”之后,人和人相视一笑的悔意和窘迫,如何在人和机器之间实现?机器是不会犯错的,是接近于完美的,但我的确感受到智能机器让木质棋盘有了深深的凉意。从另一个方面讲,智能机器代表了另一种思维,它可以充当围棋老师和陪练,对孩子们的帮助又是明显的。未来的世界,智能机器代表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很多人会因此失业,很多围棋手会因此失业。

问;有哪些难忘有趣的梦境?
答:有一次读完《张爱玲书信集》后,我梦见张爱玲掉河里了,我跑过去救她,没想到抓住的是一个大妈。我还梦见过我家的狗结婚了,它的新娘是我摆在书柜里的奶牛。我还梦见过天堂,那里的鲜花比现实里的鲜花美多了。我曾经记录过有趣的梦境,后来不知道那个本子放哪儿了,或许哪一天能找出来。

问; 目前比较关注的社会问题?
答:忧国忧民是中国知识分子普遍的心结,中国农民关注眼前的土地和这一年的收成,这是一个文化传统。人有人的命运,国家有国家的命运。我用这样的话提醒自己,能不能不去关心国家命运?我试过,那些日子的确轻松了不少,但是潜意识又会浮出水面。一个没有多大能力的人却在关心国家命运,这是宿命,这样的宿命感会让我感觉自己是一个没有能力幸福的人。幸福或许就在眼前,而我会自动抹去一半。我关心的社会问题有两个:第一个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第二个是如何让低收入的人群和失业人群有生活保障。

问:你曾计划从2009年到2019年专注于短篇小说创作。现在距离这个“写作协议”到期还有两年时间。未来两年想在创作上寻求怎样的新突破?有什么新的创作规划?
答:日常生活,安静是最重要的。读书、思考、写作,然后去一些中小学和孩子们交流诗歌。之前是晚上写作,现在基本调整过来了。晚上读书,看看电影,见见朋友,白天写作。状态好的时候,可以一周、十天待在家里不出门。这几年,短篇小说集出版了六本,诗集出版了三本。笔记本里还有很多新的短篇小说,一篇一篇去完成。未来两年,会出版一本短篇小说集和一本诗集,同时为孩子们多写些作品。现在也在写一部长篇小说,已经完成了七万字。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你可能感兴趣的:(蒋一谈:相对而言,我对孤傲的人更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