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带有生命气息的文字,给作品带来生命力——莫言《小说的气味》

在当下被西方人统领的世界文化、艺术等等很多奖项,衡量作品的标准不可避免地掺杂着西方各种政治味道和色彩。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在当时也算是中国文艺界的一件大事。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十年前的一部由春风文艺出版社编纂出版的“小说家讲坛”推出了余华、韩少功、史铁生等五位作家的演讲录,其中有莫言的《小说的气味》。

让带有生命气息的文字,给作品带来生命力——莫言《小说的气味》_第1张图片

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有《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等。莫言自1980年开始创作了一系列乡土作品,有着明显的乡土文化情怀。作品目前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查尔斯·劳克林说,莫言的大部分小说有一种神话般荒诞的特质。

在《小说的气味》一文中,莫言坦诚自己喜欢阅读那些有气味的小说,他认为有气味的小说是好小说,有自己独特气味的小说是最好的小说。“一个作家应该有关于气味的丰富的想像力。”关于气味的描写,无论是写实的还是想像的。

他提到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里那个白痴人物能够嗅到寒冷的味道,很符合他的人物设定。

而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中的人物,放出的臭屁能把花朵熏得枯萎。

还有德国作家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一个超凡嗅觉的怪人,为了采集他认为的世界上最美好的气味,杀死了二十四个美丽的少女,萃取了她们身上的香味,制作成神奇的香水。断言谁控制了人类的嗅觉,谁就占有了世界

莫言自己的感受认为一个作家在写作中,需要调动的不仅仅是嗅觉,需要把所有的感官都调动起来,视觉、听觉、触觉等等,带有生命气息的文字就会让作品带有极强的生命力。即使是虚构的作品,同样因为这些有生命力的感觉和感知就会营造出打动人的好作品。

他认为作家的想象力是无所不能的,也是一部作品生命力的重要功能。他列举了卡夫卡《变形记》中,作家的想象力创造出奇特的感觉,作品里的人变成了甲虫的故事,照样深深打动着读者。

他分析了为什么一些初学写作的人,生动的生活和感人的真实事件,写成了小说反而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他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在记述生活的真实故事时,忘记了我们是创造者,没有把我们的嗅觉、视觉、听觉等全部的感觉调动起来。”

他说:小说其实是任何别的艺术或是技术形式无法取代的。

伟大的作品中,我们常常被作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带动着,跟着故事里的人物共同经历着命运的跌宕起伏,在一个个情节和纠葛中,唏嘘不已,会不知不觉为那些人物或喜或悲,深陷其中不能忘怀。

在莫言的作品中每个人物都有属于人物自己的味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带有生命气息的文字,给作品带来生命力——莫言《小说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