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人格

(一)何为双重人格

通常我们看见双重人格这样的字眼,往往会有一些贬义的印象。很多小说,电影中都有这样的描写,某些人因为人格分裂而杀人犯罪,这样的情节我们接触过很多,如电影《搏击会》,《密窗》,《致命ID》等。

但是这里我们要提出并不是一种病态的人格分裂,并非分裂出一个罪恶的灵魂,而是是多重人格的一种,是严重的心理障碍。美国精神病大词典对于多重人格的定义是这样的:“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亚人格,是为多重人格。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

(二)多重人格的基本特征

虽然同一个体具有两种或更多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一时间,只有其中之一明显。每种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记忆、行为、偏好,可以与单一的病前人格完全对立。多重人格可以有双重人格、三重、四重......,到目前为止最多的可以达到17重人格。其中以双重人格相对多见,通常其中一种占优势,但两种人格都不进入另一方的记忆,几乎意识不到另一方的存在。从一种人格向另一种的转变,开始时通常很突然,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其后,一般仅在遇到巨大的或应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发泄等治疗时,才发生转换。其实,纯粹的多重人格现象是非常罕见的,迄今为止,世界上见诸报道的,还不足50例,而我国只有一些双重或多重人格的正式报道。

(三)双重人格的成因

双重人格的形成极大程度上是源于童年期造成的创伤,患者在童年期的时候大都处在一种被压抑的或者不健康的生活环境之中,

当儿童的需要遭受压抑 ,这时候会引发愤怒或不满,在愤怒或不满表现出来时,家庭等各方面给予处罚或者强迫压制,强迫孩子遵奉行为,使孩子的表现良好。

但是 被压抑的情感 出现了分离,患者会通过想象创造出 他/她/它,这种 他/她/它 是拥有孩子主体人格被压抑住的情感,或者具有孩子被压抑住的各类行为特征。然后由两个认知开始相互作用,人脑得到结论:我是好人,他是环人。这时候人格开始初步分裂,即“我”是主体人格,“他”是另一种人格或后继人格。在日后的不断重复这种遭遇后,愤怒或不满就会越来越多地被压抑入分离的人格部分,达到一个阈限时,主体便不再意识到客体存在。而与此同时人格中被压抑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后继人格周期性地接管主体人格,最后导致人格完全分裂。

(四)人格分离是可以通过训练实现的。

通过查阅人格分裂症的相关资料,虽然人格分裂在电影小说中经常出现,但人格分裂这种病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有记载的也不过100多位。通过对这些案例的了解,我注意到一个问题,即这种病症的治疗都是通过谈话治疗,或者暗示,或者催眠。既然可以通过催眠暗示实现人格的统一,那么也应该可以通过催眠暗示实现人格的分裂。

(五)双重人格的伦理问题

在治疗双重人格时,我们的目的是抹去一个人格,保全另一个人格。这样的话,伦理问题出现了。

一个人,或者说一个肉身有了双重人格。从表明上,任何人都知道这样的状态可以把这个人当作两个人来看。但是,没有人把其中一个次要人格(非原生人格)当作是一个人。因为只有一个肉体。但是,如果之前的论述没有谬误的话,人格是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它的单一特殊属性。为什么另外一个次要人格就不能是一个人呢?且当作次要人格也是理论上的人。那么,道德的角度来说,医治一个所谓双重人格患者,即除去一个人格,应该算是除去一个人,即法律角度上的谋杀。就像是什么呢?就像是一个连体婴儿,将其中一个发育相对不完全的除去,留下发育较完全的一个。

但是人格没有相对发育完全不完全之说。在大部分双重人格案例中,大部分次要人格都是完整的人格,可以说是发育完全的人格。那么就不存在连体婴儿分离中的行为可行理由。即,除去一个人格是谋杀。对除去的客体是不公平的。

(六)文学作品中的双重人格

双重人格经常出现在影视作品里,其实真实的案例却是少之又少,到目前为止,从首次发现这样的病例以来,全世界范围内已知的多重人格案例还不超过1000例。因为这样的原因,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没有见过真实的双重人格或者多重人格的案例,因此对于这种病例的了解也往往来源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例如《24个比利》,《三面夏娃》等作品目前被认为是准确度较高的还原了多重人格的案例。

���GZ����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重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