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和良知——《放牛班的春天》

善意和良知——《放牛班的春天》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949年一月十五日,在所有领域里经历了一系列挫折以后,我确信自己人生的最低谷到来了。那是在一个寄宿学校,专为“再教育”问题少年们而设置的,至少从招聘广告上看来如此。”

白发苍苍的皮耶尔翻开那本被时间尘封五十年的旧日记本,那位名叫马修的老师这样写到。

善意和良知——《放牛班的春天》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他是个不成功的音乐家,来到池塘之底担任学监的第一天,亲眼目睹热情的同时是门卫、医护员、仓管员,和窗户修理工的马桑大叔被某个学生的恶作剧弄伤,后来病情恶化,不得不去医院接受治疗。

这样的“放牛班”,倒有点儿像我们这儿不入流中学平行班里那些混日子的同学。有些人早已经喜欢老师给他们贴上的标签:蠢、傻、爱捣乱、不努力…如此种种。我们没有所谓的“再教育”,到相信每个人身边都遇到过类似电影中的同学。

善意和良知——《放牛班的春天》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或者天生资质不行,或者干脆连自己都放任自己了。

那些被生活摧残的麻木不仁的以校长为代表的老师们面对现状早已经习以为常,冷漠地穿梭在一个个年少不懂事的鬼马精灵中试图用暴力掌控全局。

没人真正在乎这群少年脑袋里在想什么,喜欢什么。严苛无情的规则像囚牢一样禁锢着他们的青春。

善意和良知——《放牛班的春天》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是一个不称职的人,极度狠心。”被开除后的马修折回来对校长说。

“而他们呢?”校长指着窗外恼怒地问。

“他们没选择来这里。”

善意和良知——《放牛班的春天》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善意和良知——《放牛班的春天》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也没有。我从没想要做个再教育从业人员。你也别告诉我,你设想过来这里埋葬你扬名世界的梦想。”

“你有你的梦想,而我也有。可不能因此拿他们做出气筒。”

很多人都为马修这一番义正言辞起立鼓掌的时候,有人想过我们的老师是怎么对上学时那些名词总在倒数的班级捣乱分子吗?

我们看到的那些极少数特例被导演聚集在一起,组成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里阴暗冷漠,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笑容。

“我也曾从事音乐,马修,现在也成了学监,死学监…”走之前,校长怒不可遏地说,不得志的无奈和愤怒溢于言表。

整个学校在校长对现实愤怒的屈从下筑起了高高的铁网,那些少年们像被监禁一般在这个晦涩阴暗的地方成长…直到一位名叫马修的学监到来,带他们走进了美妙的音乐世界,带他们走出去看到了美丽的风景。

马修和校长一样不得志,但他却知道不能把自己对现实的不满迁怒于那群无辜的孩子。在艰难的岁月里固守自己的良知,用最大的善意感化着这群懵懂的少年。

尽管剧中处处透着不尽如人意的无奈(帮不了蒙丹等等。),但最终,那群孩子还是感受到了温暖和阳光,学会了感恩。

有人拿《死亡诗社》和《放牛班的春天》做比较,说讲的都是老师和学生的故事。我却觉得《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改变的,是皮耶尔、佩皮诺等人的一生。

善意和良知——《放牛班的春天》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善意和良知——《放牛班的春天》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善意和良知——《放牛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