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生

要做的事情太多,想做的事情更多,而时间精力都有限。市面上不知道有多少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生的书籍,文章,讲座。这本《别让无效努力毁了你》是前两天在罗辑思维上看到的主页推荐。视觉动物的我自然先是被封面的阿喵吸引,翻了翻目录觉得的确值得看。

过去工业时代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知识工作者。真正的高效能更多是能量,注意力的管理分配,而不单纯是提高时间利用率。作者一方面修正剔除我们过去对高效能的认识误区,同时又介绍了很多精力管理,如清单法,正念冥想,克服拖延症等的实用技巧。

高效能人生_第1张图片
来自网络

我定义一本好书,是让人有兴趣和动力读,并且读完真正有所得。那些高大上,经典,或者某某大牛推荐的,未必都适合每个人看,读不下去的真不必勉强自己。领读的老师说,读书为了壮胆。我一开始不太明白其中奥秘。现在想来,就是不要害怕错过什么,或者被光环效应吓到,自主选择图书,才能有自己的收获。

因为主动,目标就更清晰。合上书,想一想,一本好书一定给人许多过目不忘的亮点,并且有能分享与他人的心得。这是所谓“人书交互”。这本书非常浓缩精炼,每个小章都针对特定的问题。作者很坦诚的分享了自己在探索高效能道理上的经验,挫折。方法很实用,也很适合抽取每小章作碎片化时间的阅读。

这本书另一个值得阅读和推荐的地方是,集合了其他管理大师们关于高效能的理念和方法。读一本相当于读了很多本其他关于管理时间,管理自我的书籍。果然真正呼应了这本书的主旨:高效能。文中大量引用了作者参考的其他书籍,使用的高效管理工具和网站。可以把此书当成一把钥匙,索引,作者提到的都是经过检验的精华了,为读者省去大量搜索时间。

书中提到的几个值得注意的误区:

1. 太关注方法论,忽略了实践。好多人为了追求高效的方法,花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用于搜索和收集各种资料。反而没有更多用于实践。要知道方法再好,不去真正做到就没有意义。多少次书打开了,笔记本准备好了,饮品摆放到位,然后看了几行,睡着了,或者分神了。这就是喧宾夺主,脱离本质的常态表现啊。(写到这里不禁自己也反思一下。)

2.忙碌不等于高效。吴军老师在专栏中提到过“少即是多”的原则,用在这里底层逻辑是相通的。为了看起来更有成果,我们总是容易同时做很多事情,不让自己有“休闲”的时间。殊不知这样却做了太多低效的工作,还更加容易焦虑:因为精力的分散化和平摊,使得最该做的事情和不重要的事情被同等对待。我们应该学会精简,事情永远做不完,要学会不断把不重要的事情从人生中剔除出去。

3.并行任务不是高效,单线程才是。过去总认为要把能一起做的事情并行起来,单位时间内处理多个事物。然而,并行的坏处是注意力也被并行。大脑的运作原理和电脑类似,看起来运行着好多程序,但操作系统在后台永远只在同一时间处理一个任务,并行的程序不过是任务间的切换。并行的越多,切换成本越大。也难怪会经常死机。我们的注意力被无限切割,健忘症,丢三落四,分神等等想象都是这种假高效的后果。

作者还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多线程是人的偏爱。因为大脑喜欢新奇的事物,而不断的切换会提供有变化的多巴胺。所以想要一心一意做事,反而是需要刻意主动的。

4.拖延症啊拖延症。关于拖延症我觉得自己都快老生常谈了。拖延症有两种,一种就只是单纯的懒。针对方法也简单,启动即完成,不打算做的事情就不要打开。需要填写的表格,交纳的费用,与其留到“快到保质期”时又打开一遍,不如第一次就完成。第二种拖延大概是一种畏难。因为事情复杂,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于是大脑主动选择“忽视”。应对的办法也很多,比如拆分成具体的小模块,分批分时间处理。每次处理完一个环节,都会带来成就感从而帮助进行下一个环节。

我觉得拖延症都被过度关注和解读了,常常是人们“皮格马利翁”的自我暗示结果。多专注在那些已经完成和解决的事情上,给自己多一些信心,何必老用这个症那个病的标签自己呢?

再写下去恐怕要和原书内容一个量级了,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原书看。没太多时间的话,大致扫一遍我的心得总结也足够了。

愿我们都能有充实高效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效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