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的稿费单

我入职出版社的时候,恰逢有位老编辑离职,留下的稿纸、签字笔、回形针之类的办公用品被我们几个新人瓜分了。

这些东西里就有稿费单,那微微泛黄的纸张和过时的印制风格,一看就有些年头。


荒诞的稿费单_第1张图片

等到几个月后我责编的书开始陆续出版,才发现这张稿费单的设计与现在的工作牛头不对马嘴。比如正文,现在甚少按照千字付酬;而前言后记,通常没预算请人写,编辑自己又没有心情写,在一个多做多错的氛围中 ,这种事也并没有人提倡。

更让人愤怒的,是从这完全不合时宜的设计中,发现历史上是有“编辑费”这一名目的收入,而我们并没有。

没有就没有吧,工作还得继续。

我和小伙伴们像初进贾府的林黛玉,绝不多说一句。

钱的事都没大声哼哼,何况其他。不合时宜的表格设计,就人工改改,继续用着。


荒诞的稿费单_第2张图片

一本书一般只需要开一张稿费单,一个编辑一年也不过出十几种书,所以用完当时拿的那叠稿费单,已经是快两年之后的事情了。

到哪里领新的稿费单呢?

总编室?后勤?领导那儿?

所有的人都说不清楚。

问题并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困难却得到了解决——我们从柜子里,又翻出一些那位离职编辑的“遗产”,继续用着。

有得用,就没有问题。


一叠稿费单用完,又是一两年过去了。

虽然大家每每抱怨那不得不修改得一塌糊涂的表格设计,但是如果你想提出自制一份的话——你不清楚跟谁申请这事,但很清楚的是,只要你敢自作主张改动这个自古以来,财务、行政、领导……所有人都会跳出来找麻烦,最终否决掉这个标新立异的事物,或者这个标新立异的人。

在这种氛围下,情愿不情愿,都得用着这玩意。

老同志们用这个,新来的也用这个。时间一长,随着各部门员工因为退休离职扩建的更换,大家就更不知道这玩意从哪来的了。

但经过告诫,每个人都非常清楚:不用这个就不行,哪怕不知道为什么不行,据说禁忌就是这样形成的。

虽然很明显,这个不知道哪儿去领的东西迟早会用完,可那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每次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总能从老旧柜子的库存里找到一些能应急的稿费单,把日子敷衍着过下去。


就像著名励志文里的奶酪一样,终于有一天,我们所有的稿费单,都!用!完!啦!

这恰好凑上了一个搬家的节点,我们再也不能在那些也许年龄比我们还大的柜子里翻找存货。

而所有的人都已经不知道到哪里去领这个稿费单了。

“我们要设计一个新稿费单子吗?”在这个问题或者说号召就要说出来之前,传来了欢呼声。终于,还是有很强悍的同事锲而不舍,在搬家过来的废墟里薅出了非常非常多的稿费单子。

日子终于又可以正常地过下去了。


新的奶酪一样会被吃光,稿费单子也是。

又过了很久,我们发现凭借同事之间友爱的互相支援,稿费单也即将告罄了。

从绝望中崛起,在逆境中重生,这个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就要,也必须解决了。

天才级别的主意横空出世:“我们复印吧。”

啊哈,不知道哪儿去领用稿费单这个问题真的终于解决了。只要有复印机,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大量的,一模一样的,还是需要人工修改的稿费单。

大家都很通情达理,接受了复印稿费单纸质和旧的不一样。


反正都不一样了,可以直接改一下表格设计吗?至少,改了再复印,好过每次都人工去改。

结果是这样的:


荒诞的稿费单_第3张图片

复制错误,人工改正,例行如常。


在我入职第七年的时候,我们开始用ERP系统进行各种编务。

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我们也是,不过叫做双轨制。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ERP系统中录入各种资料,然后把系统中流转到各处审批后的单子打印出来。

与此同时,我们还是要填写以前的稿费单,各处人工签字。

然后两好并一好,一起交到财务处申请支付,二者缺一不可。

甚至,大家都还更看重领导的签字。因为ERP系统鬼知道是谁在登录审批呢?全社人统一用一个密码,如果你想修改的话还得去ERP项目组申请——通常,没有人会费这个事。

所以,稿费单子依旧是重要的存在,复印工程也一直这么继续下去。


《鹿鼎记》中化尸毒粉只要母粉制成,便可以反复再生。当初看到这段时,我就担心总有些粗心大意的家伙化尸之后忘了保留种子。结果多年后,我自己就干了这种事。

我居然没有留下一份母版,把所有的稿费单都填掉了。

要制一份电子表格吗?要制一份设计正确的电子表格吗?

聪明如我,当然不去讨这个辛苦。找来白纸剪成大小合适的条状,贴在写过的稿费单上,复印,得到完美母版。再复印,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荒诞的稿费单_第4张图片

然后,各级领导签字,再把复印出来改正过的稿费单再次复印几分,以便下几次财务需要时备用,最后一份留档,完工。

管他的,反正这是我离职前最后一次开稿费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荒诞的稿费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