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枫读书#生而诗意,诗意地栖居。——《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书评2020-02-02

#卿枫读书#生而诗意,诗意地栖居。——《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书评2020-02-02_第1张图片

读此书时恰逢春节期间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书中那句“即便面对死亡,也不得不-诗意地栖。”感慨颇深,不只是作为医生,面对生死、面对疾病、面对疫情,我们更需要的就是“诗意地栖居”!

      作者胡冰霜,1958年出生,华西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预防医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华西医院精神科医生,先后至摩洛哥、摩尔多瓦、美国、保加利亚、蒙古国等国从事全科医学的学习与实践,并担任“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专家。著有《变态心理学》《儿童智商》《诗意书画》等,译有《现象学和拉康论精神分裂症》等。

      《与病对话》一书的缘起及作者40年行医途中遇见的种种病例与所思所想,每一种疾病背后都藏着特殊的故事。启发人们更好地与自身的疾病相处,与身边的病人相处,最终化解身心的矛盾,寻得生命的和谐。

  如今,多数人生活在弥漫着虚无主义和竞争法则的消费社会里,每个人都和外界形成了特殊的联系:对抗、和解、痛苦、喜悦、无奈……疾病看起来是自然法则使然,但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所引起的心理症结都会反映在身体上。

这里不是长篇大论的养生鸡汤,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生:精神病院里心灵手巧的优雅女士、富有托尔斯泰式尊严的酒鬼、带着神经性皮炎走四方的美丽医生、蛇群缠腰的“拉奥孔”婆婆、在遥远国度救死扶伤的基督徒……每个人都携带着欢乐、苦痛的生命印记。透过胡老师的眼睛与心灵,让我们一起倾听那些疾病想告诉我们的事。


病者都渴望医学、医生能给自己一个确定的答案。身为医者,胡冰霜恰恰从医学的不确定性甚至是无能为力的地方出发,寻找人与自己、人与世界可能的相处方式。

书中还有一句话对令我感触颇深——“生命的任何状态都是有意义的,抑郁、焦虑、强迫、恐惧等,都各有其价值”。人生所经历的都是必经之路,所有的事情,包括疾病都有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正如书中引用尼采的话:“凡是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卿枫读书#生而诗意,诗意地栖居。——《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书评2020-02-02_第2张图片

 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三个人和绘画疗法:画家黄原,托尔斯泰文学拯救的灵魂,医学泰斗,精通英、俄、法、德、日语言的王曾礼医生,以及让我感受神奇的绘画疗法。

与肝硬化相伴50年的四川美术学院书画大家黄原教授,采用他自创的“糊涂疗法”(正常读书、写字、画画、聊天、散步、做事),以重大疾病之躯选择一种诗情画意的生活方式。他信奉自然主义的生活理念,认为清寒、简朴即高贵。他每天5点半就起床,把时间分成三段:清晨画画,上午读书,下午会友或出门。虽然常常气喘,但总的来讲,他的精力和体力都挺充沛。一有机会,他还千方百计地鼓励大家学习国画、书法。自己买菜、做饭、洗衣粉,还自制各种酱料。直到去世前仍在画画,走的从容、潇洒。他说过:“自须我就山川,亦须山川就我。”绘画治疗既然以表达个人体验为唯一目标,那就可以采用任何方法来达成目标。

托尔斯泰文学拯救的灵魂——戴维,是一位文学中年,20世纪90年代初从加拿大来乌兰巴托当教师,讲授俄国文学,主攻托尔斯泰。

酒精占据他的灵魂,他变得无法自控,这也引起了大家的不安,当教育协会要遣返他回国,他暴躁的回答:“如果我有支手枪,就立即自尽。”作者被委任护送他回国,时刻担心他真的自尽,和他交谈俄国文学时,发现他风度翩翩,侃侃而谈,思维清晰,仿佛他在寻找另一种超越的生活,他的灵魂里充满了能量和希望,一如中年的托尔斯泰。

当作者告知他回国下飞机就要去医院,且需要他海本人签字,治疗后他可以选择回来,或者来中国。经过一瞬间的迷茫,他竟然要剪子剪胡子,而且真的只是剪胡子。随后朗诵普希金的诗,诗歌让理性和判断力回到了他的心中。

护送的过程中也比作者想象的有惊无险,异常容易。而当他进入精神病院时,他的胸脯挺得高高的,被护士们称赞着进了病房。几个月后,他把酒瘾彻底戒掉了,如愿以偿的住到了俄国离托尔斯泰故居不远的地方,在一所学校里谋得教职,他因着托尔斯泰伟大的呼唤修成了自己的正果。文学、艺术的治愈力量更为强大,人自身的精神康复能力也是无边无际的。


王曾礼老师是华西医院呼吸科的前辈,学问深厚,医术精湛。他把病情分析、治疗意见等提炼到一张纸上,随身携带自制的“锦囊妙计”印章,诸如“慎用抗生素”“80岁以上老人无需挂号就诊”“自己的电话号码”等。因此,他看诊问病,行云流水、如意自在。看诊同时和病患多聊聊,既能更全面了解病情,又能缓解病人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避免医生如鹦鹉一样日复一日的讲同样的话,避免被消磨的心气不佳,忘却初衷s。

他说:“医生没必要担心受到病人打扰,我把电话留给过很多病人,却很少接到电话。”这一句话与我如同“醍醐灌顶 ”,是啊,虽然这么多年行医,也留了电话给很多病人,一直活在怕被他们(病人)打扰的担心之中,虽然也有过被打扰的经历,但总的来说,绝大多数病人都不会来无缘无故打扰你,反而是自己一直在纠结其中。

人生有涯,知海无涯。知海无涯,沉浮其间,冷暖自知。作为医生的我,则更感觉“医海无涯”,大医精诚,希望自己始终不忘投身医学的初心——帮助更多的人。王曾礼老师的看诊方法也是值得我辈医生学习,医生看的虽是“病”,但时刻都要提醒自己,医生看的更是得“病”的“人”。而真正的帮助,不仅仅是治病,更是内心的支持和情绪的疏导。正如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看病,看人,看见生命的希望与光亮。”也是作者行医的三个境界,从看病,到看到生病的每一个人的故事,再到每个生命绽放的美,看到生病的过程中的希望与光亮。


“生命偶然、弥足珍贵”,即使面对死亡,也不得不“诗意地栖居”!



#卿枫读书#生而诗意,诗意地栖居。——《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书评2020-02-02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卿枫读书#生而诗意,诗意地栖居。——《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书评20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