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剑不是用来装逼的 | 诗词铺子022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

历史上佩剑的诗人不少,比如李白。不过他们手中的宝剑,除了用作健身时的表演道具之外,更多的时候只有装逼的作用。

辛弃疾就不一样。他的剑曾陪伴着他在沦陷区内组织武装,抗击金兵;曾陪伴着他以五十骑劫袭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交到朝廷伏法。做到宋朝宰相之位的洪迈在《稼轩记》里记载他“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辛弃疾投奔了“一见三叹息”的南宋天子,并奉上了自己呕心沥血写就的抗金纲略《美芹十论》。然而无论是忍辱求和的宋高宗还是锐意进取的宋孝宗似乎都对他的建议并不感冒,只是授给他一些远离前线的地方官职,甚至只是太府寺少卿这种管理皇宫祭祀和香火钱的闲官。即便如此,也是隔上一年半载就把他调离他处或者贬职,甚至长达二十年不曾启用。

2
我们不妨摘取一部分辛弃疾的履历来看一下他“折腾”的后半生:
38岁那年被宋孝宗封为大理少卿;
39岁被任命为湖北转运副使,赴武昌上任;同年,又被调任潭州知府兼湖南安抚使。
紧接着又调任为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
在湖北、湖南、江西转一圈后,41岁的辛弃疾又被调任两浙西路提刑,尚未到任就被削职为民了。
整整十年之后,51岁的诗人被重新启用为福州提刑,一年后做太府寺少卿,就是那个管理皇宫祭祀和香火的官儿;
53岁任福建安抚使兼福州知府;
54岁那年被降职为秘阁修撰;
55岁第二次被削职为民,这一呆又是七年,直到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经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命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这才得以来到前线。

辛弃疾或许一直也在郁闷,难道是自己的星座和大宋王朝不匹配吗?自己的境遇为什么如此苦逼?二十二岁之前,在沦陷区里,在无政府组织的局面下,自己抗金能够大展身手,痛快淋漓,而自从回归了朝廷之后,反而变得束手束脚,离自己心中的抗金大业渐行渐远。几任皇帝都欣赏他,却不理解他。同僚们都羡服他,却又群起而参毁他。贪污、淫乱、嗜杀成性…一个又一个的罪名飞到辛弃疾的头上。

一心怀有复土兴邦之志的诗人,只有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应付这些内耗之上,难道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么……

3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是辛弃疾回归南朝之后一直梦寐以求的理想。理想就像姑娘,长得那么漂亮,也曾经近在咫尺,以为努把力就能抱在怀中,但终究还是没有追上。


年老的诗人步履蹒跚地拾阶而上,立在长江岸边,北望故土。回首四十年戎马诗书的时光,时过境迁,不由唏嘘起“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下的寻常巷陌,哪里还藏着当年金戈铁马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息?辛弃疾或许还不知道,过不了多久,他将又一次被排挤出了朝廷。而就在两年后,这位“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将军词人便在郁郁中黯然去世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的剑不是用来装逼的 | 诗词铺子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