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毕业于南开,我有同样的迷茫

我毕业于南开大学,正牌的985,211,在上大学之前,我对未来有过无数多的想象。

想象自己日后不是飞黄腾达,但好歹声势显赫,不图家财万贯,但也能有些储蓄。

我关于未来的想象里包含了权与财,我并不多崇高,在对自己的人生规划里,我用了诸如“体面”等字眼极尽了我所有的可能。

上了大学之后,我感受的是多元。

我的大学没有多精彩,但是快乐。大一时参加各种活动比赛,在任何人多的地方刷着存在感,有过不明所以,有过失落彷徨,更多的是与学业冲突之后,成绩受影响的手足无措;大二时退掉社团,开始耐心地做新航路的主编,倾注了心血,也收获了不知该称作是协调能力还是组织能力等诸如此类的能力与感受,那时候,经常熬夜编辑,也在各种繁杂的事务里逐渐成长,而唯一没有改变与起色的依旧是学期末的学分绩;大三的时候,一切都归于平静,实习,功课,为未来做准备,失去了保研的资格,也下定了自己不再考研的决心,因为不知道方向与道路在哪里,因此在大四找工作,投简历的时候眉毛胡子一把抓。

最后,我还是找到了在外人眼里看起来不错的工作

银行的客户经理

我还在试用期,工作并不是很忙,有业绩考核的压力,我有很多时候依旧迷茫,不知道这样的工作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怀疑自己这么多年读的书见的人,却依旧没能改变自己的状况。

我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工人,并没很有钱,但他们总是竭尽所能给我最好的,因此我成长的富足快乐。

我所在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当地最好的,我从小接受的就是精英教育。

那时的教育,没有人会直接说出教育和学习的终极意义,只是所有人都在告诫你要好好学习,然后出人头地。

然而,没人告诉我什么才是所谓的出人头地以及实现它的除去学习以外的世界观方法论。

因为追求高分,因为在我们那个小地方,衡量优秀与否的标准只有分数,所以会不自觉地鄙视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主动和比自己成绩好的做朋友。

所以到了大学,发现在人才济济的南开,自己的成绩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好时,那种儿时对坏成绩不好的鄙视感就降临在自己身上并陷入深深的自卑。

然后是现在的工作,由于并没有达到儿时读书的目的,也并没有出人头地的感觉,我总觉得这份工作不适合我,总想逃离过另外一种高大上的生活。

我觉得我是被迷茫的一代。

被教育好好学习,然后在学成之后,又有人说不要那么功利,不要指望学习会带给你实质性的成功。

那努力的意义是什么?

获得胸怀视野,获得友谊,获得判断辨别事物的能力?

我迷茫了,不努力学习照样可以收获这些,我一直以来的努力到底为何?

为了培养不服输,求胜欲强的习惯吗?

所以会有人说读书无用论,所以会有非典型985那篇文章,我毕业于985,211却依然一无所有那篇文章。

我毕业于南开,我有同样的迷茫。

我在闲来无事的办公室所做。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毕业于南开,我有同样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