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开幕式合影
中国陶瓷、丝绸是千年东方文明的代名词。新中国成立以后,手工艺和工匠得到了极大重视,传统工艺板块被系统地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中。如今每年多类别的工艺美术展览,也反映出了当下社会对传统工艺的关注程度。
但传统工艺与信息工业时代结合过程中,逐渐显现出了新的问题,“目前工艺美术停留在低水平的复制上,尚未在工艺多样性、高质量作品设计、有序传承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提到。同时他认为,需要储备培养中国新型知识型、创新型人才,来激活传统工艺美术的活力。
▲“首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该如何反思和提高传统工艺美术“活力”?在此基础上,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发起的,以“传统工艺的活力”为主题的“首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于8月20日在上海龙现代艺术中心启幕。
展品征集之初以高校手工艺创作群体为主要对象,共收到有效稿件2191件。经初评、复评后最终呈现8个板块260件(套)作品,其中玻璃39件,金属39件,纤维30件,漆器42件,首饰38件,织绣5件,编织12件,雕刻55件。
【如何激活传统工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激活工艺美术“活力”的最大因素,毋庸置疑是作品。冯远表示:“中国传统工艺的发展,不是破坏自然,而是恢复自然循环,利用资源。”本次展出的作品均符合材料、工艺、应用三个要素,大部分作品绿色环保的应用废旧材料轮胎、线路板、废铁皮等,将传统工艺恰当地融合现代设计,化腐朽为神奇,为未来工艺美术开拓了思路。
▲展厅现场
从展览整体艺术家分布上,参展人群大致分为两大类,一部分为院校学生、教师,另一部分是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从业人员。而经初步统计,最终入选展览的作品中有208件(套)来自70余所高校,占作品总量的80%。在这组数据下,可以看出手工业传承方式和表达正发生着的变化。
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均成立了手工艺(设计)学院,也有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这样的专业特色院校,传统工艺的传承从代代相传到学院式教育传承。在课程教育中,很多年轻设计师开始介入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利用当代创作手法,甚至后现代街头艺术的创新,激活传统工艺与生活当代社会结合的活力,让传统工艺美术的表现方式发生了改变。
▲参展作品
在本次展览中的作品,除了实用性的玻璃、金属、纤维、漆器作品,也能看到结合了传统工艺材料,而反映社会现象的一批作品。如冯远所言,展览是对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手工艺创作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阅。
作为本次东道主,上海美术学院有21件(套)作品入围。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认为,208件(套)作品以70所院校的比例进行分布,分摊到各个院校的数量凤毛麟角,这样的展览契机可以成为推进教学的动力。也“希望上海能够引进一些真正对传统工艺有理解、有挖掘、有原创的作品,去影响和推进上海的文创产业。”
▲参展作品
另外,展览开幕当天也举行了主题为“传统工艺振兴与创造活力”的学术研讨会。以“传统工艺与文创产业”和“乡村振兴与传统工艺”两个部分,探讨传统工艺在当代继承与创新,研究传统造物与新兴产业形态、当前文化生态、社会生活的融汇关系,试图激活和唤醒工艺美术的新发展点。
“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品牌展览,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展览在关注乡村手工艺、城市手工艺、行业手工艺、高校手工艺以及现在互联网手工艺变化的同时,也注重流动性、跨界性、时尚性等时代新要素。
潘鲁生透露,“未来以高校为动力,再引进更多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家,扩大工艺美术创作领域。另外,还将策划专题展,展示推动单个门类。”
【传统工艺该如何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
▲参展作品
▲参展作品
潘鲁生强调,“引领生活不是一句空话”。引领大众审美和生活品质,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结合的重要表现,“通过这样一个展览创造一种生活态度和美学体验,把引领生活的价值导向通过这个展览传播出去。”
以奢侈品为例,在购买产品时你也许忽视了其背后文化价值,仅了解产品表面价格。但诸多奢侈品大牌的背后都蕴含手工文化价值,传统的编制、陶瓷、首饰等工艺融入现代设计中成为消费品。
所以传统工艺振兴是个系统工程,应遵循“保护、传承、创新、衍生”四项原则。首先工艺美术的种子需要培育,当种子成为具有唯一性、原创性和典型性的“庄稼”供你使用后,再利用秸秆去延伸,而作品的延伸就是产品。因此在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结合,转换成市场产品的过程需要循循渐进。
据悉,本次在上海龙现代艺术中心的展览将持续至9月20日。
文章来源 | 雅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