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是给孩子创造一个环境,维护好他的格局,做一个“交通警察”而已

我们只是给孩子创造一个环境,维护好他的格局,做一个“交通警察”而已_第1张图片

最近读了李辛老师的这本《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耳目一新、挑战常识的同时,更多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偶尔歪打正着偷着乐之余,更多的是明晰了很多观念,坚定了未来生活的走向。欣喜之余,给大家分享一个梗概以求抛砖引玉、一窥全貌。

我们只是给孩子创造一个环境,维护好他的格局,做一个“交通警察”而已_第2张图片

本书是李辛在游学期间六次公益讲座的汇总,因此全书分为六篇。内容有关“人体的三焦、气血理论”“人的神、气、形”“如何判断人的体质”“常用治疗方法和OTC药物的正确使用”“如何打坐和安心”等等。

目录

第一篇 治病要看体质

第二篇 相信孩子自我成长的能力

第三篇 选择对的能量和信息

第四篇 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第五篇 调整生活形态的两件事情

第六篇 放下焦虑,祝福孩子

第一篇 治病要看体质

生病是正常的

首先,需要了解生病是正常的。孩子刚生下来头几个月,他第一次咳嗽、肺炎、拉肚子,便确立了他最初免疫系统的反应模式。有了这个模式之后,第二次再碰到,还会采用这个模式,对的话一切很顺利,不对的话就会不舒服,然后再调整。生病是一个身体自然变化调试的过程。不光是免疫系统,整个的生理系统,包括我们的人格,都是这样一点点成形的

第二,要从每一次生病中学习,细心的妈妈发现小朋友从小到现在,每年发两三次烧,似乎能找到一些规律,有什么原因?是吃多了还是受寒了?你用中药还是西药?有没有效果,效果不好有哪些?大家要注意观察学习,不要每次生病都白生了

第三,安心、静心的状态很重要。心不静的话不可能学习到什么东西。每次急急忙忙应付症状,医生开什么药就吃什么药,医生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孩子整个的生病和治疗过程完全没弄明白

治病要看体质

不管什么病,症状只是现象,给它贴了某个标签之后,原本可以变化流动的河流就被限制、冻结在这里了。孩子是什么样的体质?这是中医治疗的前提。

人体分为三个能量中心,下焦是人体的深层部分,用于存储精气,中焦就是要吃东西产生能量的部分,上焦呼吸外来清气,接受中焦输入的水谷精微之气,在输送到全身。

如何辨清体质的九字箴言:

有没有?

通不通?

定不定?

有没有,就是资源有没有?通不通,就是渠道通不通?定不定,就是精神定不定?

任何时候都要看是否有资源。你要判断中焦有没有?下焦有没有?这两个地方能量不够,容易得不单纯的病。

然后考虑通不通?下面这几条可以常常观察一下:

出汗,主要反映了上焦的情况,是不是开的;

排便,反应了中焦是否阻塞;

排尿,反应了下焦是否通畅;

手脚温热还是寒凉,反映了全身能量够不够;

舌苔,反应了内脏的情况和消化系统的流通。

要观察孩子的心情,吃饭睡觉,大小便,这几个部分如果是正常的,或者在正常的范围里起伏,那么孩子不太容易得病,得了病也容易好

第一,不要过度治疗;第二,平时好好休养生息,吃正确的食物;第三,要合理运动,保持三焦的畅通,这是一切养生的基础。

第二篇 相信孩子自我成长的能力

植物在幼小的时候是不能施肥过多的,因为它的根系还不发达,无法吸收太多的养分,如果浇了太多太浓的肥料,反而会把小树苗的根浇坏,导致小树的枯萎

现在的孩子常常吃的太多太好,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补给也太多太好,我们现代人缺乏古人那种舒缓而安静的精神环境。

真正关乎健康的问题,不光是我们的身体,还有生活中各个层面的环境和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和家人之间的关系

孩子是一块小磁片,爸爸妈妈是一块大磁铁,尤其是0到3岁的孩子,自我还没有显现,是一个相对无我的状态,他的精神状态和节律是与爸爸妈妈的精神状态和节律,乃至整个生活环境的状态和节律同步的

我们的思想、感受、欲望、情绪不一定是我们自己的,其实都在虚空中,等待我们和它相应。当你莫名其妙生气的时候,不一定是你在生气,是你周围的环境、人传递过来的,我们只是把它抓住了,以为是自己的。

我们先得让自己的内心能够觉察到,然后你能分辨出这个愤怒不是我自己的,这个欲望也不是我自己的,我只是被卷进去了。这些需要我们让自己慢慢的闲下来、静下来,才能体会到的东西

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吃饭,是不用相互寒暄的,大家各吃各的,有时候孩子会顺口说一句话,他不会考虑说的对还是错,爸爸妈妈坐在边上一边吃一边听,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也不用很警觉地竖起耳朵

孩子可能会说想要一把玩具枪或者围棋,你也许会接收到孩子想要枪或围棋的愿望,但如果你在一个放松的、目的性不强的状态,你也许还会听出来,孩子想要围棋的背后是希望妈妈能关心他或鼓励他一下,你可能还会听出来孩子最近情绪有点低落或有点不自信。甚至你可能会发现,这段时间你太强势了,或者批评太多了,孩子说着说着欲言又止,好像不敢说真正想要的东西,当你能看到或感觉到这些的时候,自然就知道怎么和孩子进行内心的交流了。

当你还察觉不到或没有条件来审视自己的时候,即使是上100堂亲子教育课,深度交流课,心灵沟通课,看再多的书都是没有用的

我们的身体也是能量体、信息体,如果爸爸妈妈身体很糟糕,孩子的能量会流到爸爸妈妈那里,最后达到一个低水平的平衡,这就是U型管定律。所以爸爸妈妈自己的状态非常重要

第三篇 选择对的能量和信息

很多健康问题不是单纯的肉体问题,还有信息化过度的问题。现代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一直在大量消耗我们的精气神,让我们远离平静、饱满的原点。

这个世界的能量、信息场在一刻不停的交换中,同气相求,同频共振。我们每时每刻有意识、无意识的各种选择,决定了神气的格局,决定了体内气血的分布和气脉的通畅度,决定了我们的健康与未来。

如果自己和家人有比较严重的健康问题,除了需要留意上焦、中焦、下焦这三个部分之外,还需要让自己的“神”保持稳定的状态。

人是一个生命,始终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对于这三者,能量和信息比物质要重要。世界上的能量和信息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自然能量、自然信息,自然的四季交替,昼夜循环有开也有“阖”。第二类是社会能量、社会信息,所有的社会活动对我们的精神层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扰。这些能量和信息我们需要使用,但不要完全沉浸在里边。现代人离自然太远了,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去接触自然。

我们平常不太注意我们在想什么,往往容易去想让我们不高兴的东西,这是类似一种精神受到病毒侵袭的状态,需要有意识的训练自己。当你想什么东西,你就跟它连在一起,这样东西它所带来的信息和能量是跟你接通的当我们肉体被困在此地的时候,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人是可以选择的,至少在这个方面,我们完全是自由的。

避免透支能量

现在小孩子普遍有肾虚的问题,很多小孩白天电脑、手机、电玩用的太多,晚上又睡得太晚。四五十岁的成年人,更是耗的厉害。不是时代、电脑、互联网有问题,是我们把这些当成满足无限欲望的工具,把自己的精、气、神都投入进去,无法自拔。

精力是最宝贵的东西,如果你在很多方面都达成不了,不是因为你没有机会,没有钱,或者说没有社会关系,其实是没有精力。当精力足够的时候,身体开阖自如,可以完成很多想做的事情。

第四篇 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觉察,然后收回能量

中医常常提到“开阖”。当我们太疲劳、精力不够的时候,其实是开过了。现代社会,无处不在“开”,所以每一个人要注意“阖”的部分。阖,就是把能量收回来。

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或者安静的听一首音乐或看一段字,自己喜欢的书,或者找到空隙闭目养神,哪怕只有三五分钟,这些都是“阖”。我们有自然的充电场所,为什么不去呢?哪怕没有自己的院子,就在小区里走一走,在马路上走一走,看看树,看看天,这就是在阖。这才是真正的补,比吃人参、虫草、鹿茸什么的好太多了。我们要跟天地联系,跟自然、花草、土地联系,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简单方法。

其实是感应

很多问题是我们的思想创造出来的。如果你觉得什么都挺好的,你看出去的世界会发生改变,好像连空气都会很放松。这些过程其实都是感应。当你觉得都挺好的,对自己也挺满意的,然后孩子的状态,也会被你感应出来。

所以,世间很多幸福和不幸福的事,不是小说里常有的某个表面的具体的原因和结果,其实背后是感应。

建立自然的饮食规律

对于中国人来说,大多数人神采飞扬的机会太少了,生机勃勃的机会也太少了。古代诗词里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机会太少了。这也是滋养生命的能量,让自己快乐一下的能量,都是生命力的动能。

所以你看孩子的脸色,只要不是太差,也没有说身体不舒服,吃个冰淇淋不会怎么样。开心了,身体的能量会运转得更好。当人精神很好,体力很好的时候,是可以把它转化成能量的。

先不用挖掘身体原因,还是掌握大原则:

第一,孩子不想吃就不要硬塞给他吃。

第二,能量摄取不要仅仅盯在食物上。其实我们中国人吃的很多,食量很大,但是从生命的其他部分,从外界从周围环境当中吸收能量的能力比较差。

第三,留意基本面。即使你的孩子现在只是吃这些东西,但要看他有没有经常生病,或者非常非常瘦,体质有没有特别糟糕?

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心里的东西,如果你持续在一个担心的、老觉得不够好的状态,问题就会一直很多最后这个状态会固化,固化了会需要更大的努力才能改变。

对于孩子来说,她的生长环境如果是“好像我不够好,我很容易出问题,很多事情我都做不好,不能让我的父母满意……”,这个环境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制约和可能影响他一生的心理负担。

家长其实是一个平衡器,既有油门也有刹车,不要放弃驾驶员的角色,全部放弃和全部选择之间有一个平衡。需要你自己来找,原则就是,体会你安心舒服的状态,你可以把握的状态。

第五篇 调整生活形态的两件事情

体质和神质的关系

人体分为神、气、形。其中,神是第一位,它决定了能量的状态和虚实,能量再决定身体,身体只是最后的舞台。

神有先天的定散和后天的训练,体质有先天的强弱还有后天的调养因素,即使体质不足,只要神定神足,这样的人比较健康,即使生病也容易恢复。“定”是第一重要的。

生活形态的调整只需要做两件事情。

一个是“收摄身心”。

散的人要聚起来,需要进行一些专门的训练,比较有规律的、专注的运动,尤其是慢速的运动,比如太极、瑜伽,训练的同时收摄身心。

长时间的静心散步也是个好训练,至少1个小时,慢慢走,走到身躯和四肢末梢温暖、手指鼓胀才算到位。注意不要看手机、听音乐,也不要聊天。

清而不定的人容易散,必须要有运动和肌肉训练。物质层面的肌肉强健一些,精神上的稳定性就会同步增强。

另一个是“自我觉察”。

当我们有所觉察的时候,自然就会知道自己是定还是散,是清还是浊,随时都可以调整,随时都可以改变,就不会偏的太远。

浊是什么状态?有的孩子或成人的思维、眼光都昏昏的,迷迷糊糊的,身体里面堆了很多杂质,情感、思想也有很多杂质。怎么办呢?先让食物清一点,所处的环境清一点,所接触的信息清一点,所交往的朋友清一点。

带着觉知前行

如果一只狗掉进一个坑里,他会怎么样?

使劲往上爬。

然后呢?

抖一抖吧。

抖一抖,然后它头也不回就走了,对吧?它会回头留恋这个坑吗?

人会怎么样?有些人会待在里面——我掉进去了,好惨啊;有的人甚至拉他都不要起来;还有的人好不容易爬出来了,然后永远都守在洞口,见人就说:你们看,好危险哦,还好我爬出来了,那个真危险,你们小心啊。但是他因此不能再往前走了。

一生会经历那么多的事情,哪有绝对的对错?接着走你的路就行了。不用去适应那么多的标准,你有很多东西都已经具足并且知道。做任何事情和决定,你觉得比较放松和安心,就比较不会有错。

人的一生,总是在疑惑中摸索着往前走。前方道路的呈现和选择,与我们的觉知力和意愿相关,我们所喜欢的、追求的、害怕的、逃避的,都会出现,也会消失。

如果我们不停地往前走,有探索和澄清的意愿,那么,我们内心出现的问题就很快会有答案,并把我们带到下一个路口,在下一个路口我们会更清晰、更平静、更宽大、更放松一点。

第六篇 放下焦虑 祝福孩子

放下焦虑,祝福孩子

不管发生大问题还是小问题,需要把家长的稳定性调整过来,这是一个破坏性的震荡。一个家族的能量场,是紧扣在一起的。父母的能量对孩子很重要。生病的孩子其实是处在一个孤立的状态,家长需要放低对这个问题的反应度,照顾孩子的家长如果能在一个放松、稳定、柔和的状态下祝福孩子,就可以帮助他接通,这是治疗的重要部分。

陪孩子慢慢长大

做父母的要去体会和尊重孩子内在的节奏。

当你对孩子没有预设“你一定要怎样怎样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太多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反而会帮我们找到更适合的路。

孩子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他内在的生命基本结构是稳定的,家庭是相对稳定的,只要这两点是稳定的,不管他以后碰到什么问题,都能够处理好,而且能够从中学习到必要的东西,这样他永远都在自动升级。

家长必须得让孩子慢慢长大。能够以自己内在的节奏慢慢往前走,即使到了老年,他还是有他活泼的生命力,还是有一颗童心,这个特别重要。这样的人经络是通的,心气是打开的,肝气是舒的……他的身心灵都是自然的、正常的。

我们只是给他创造一个环境,维护好他的格局,做一个“交通警察”,让合适的东西在合适的时候流入,在不合适的时候流出而已。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果想了解更多,敬请期待原著完整解读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只是给孩子创造一个环境,维护好他的格局,做一个“交通警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