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辍学,19岁当董事长,罗胖背后的女人脱不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起来!(强烈建议你精读此文)

今天,想跟你聊聊脱不花和她经典的“鲁莽定律”。

本文有点长,但建议你细心读完,而不只是浏览下小标题。因为脱不花的经历,也许能让你得到一些启发,提升你的某些认知。

脱不花和她的“鲁莽定律”

第一次听到脱不花这个名字,是从罗胖嘴里,那时每天的“罗胖60秒”还是一条条语音推送。

脱不花?好奇特的名字,她是谁?在网上一搜,脱不花,本名李天田,她的人生履历甚是闪耀:17岁高中肄业,18岁给企业家讲课,19岁当董事长、虎嗅网专栏作者……堪称传奇。

她现在最耀眼的身份,是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兼CEO,一手担起了罗辑思维公司管理层的重要角色。

17岁辍学,19岁当董事长,罗胖背后的女人脱不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起来!(强烈建议你精读此文)_第1张图片

据说,没有脱不花的罗胖不叫逻辑思维,也无法「得到」(得到APP)。

纵观脱不花的人生经历,你会发现她是个非常幸运的人。别人的十几岁,是每天埋头苦读准备高考,而她已经“生扑”到了很多行业里的顶尖人士,这给她的未来发展埋下了良好的伏笔。

但是,如果换一个人,与脱不花有相同的境遇,却不一定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她自己总结了“11个人生必杀技”,其中有一条:鲁莽定律

人生总有很多左右为难的事,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分析推演,立即去做莽撞人反而更容易赢。

因为如果不做,这件事就永远是停在脑中的“假想”,由于没有真实的反馈,诱惑会越来越大,最终肯定让你后悔。而去做,就进入了一个尝试、反馈、修正、推进的循环,最终至少有一半概率能做成、不后悔

对于这条鲁莽定律,她说「38年亲测有效」。了解过她的经历后,发现的确如此。

先搞起来,就成功了一半

1997年,17岁的脱不花被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相中,于是在同学羡慕的眼光中,她去到北京突击补习英语,准备出国留学,然后光宗耀祖。从三线小城一下进到北京的脱不花,心突然变野了,鬼迷心窍地觉得花父母的血汗钱读书这件事太不酷了,她要自己赚钱。

17岁的年纪,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叛逆期嘛!但要么就是想想,下不了那个决心,要么就是征求父母后被骂一顿后,继续做“乖乖”,走着千万人都在走的路:高考,上大学,考研,找工作……

脱不花不一样,那时的她压根不知道啥是鲁莽定律,只知道想了就干

自己偷偷在北京三里屯找了份办公室小妹的工作,一个月380块,每天的工作是买盒饭、送材料。

为此,她和家里的父母长辈吵翻了脸。但她在接下来的人生中,用这一次的「莽撞」和之后一次又一次的「莽撞」,证明了当年的那个决定是对的。

脱不花打杂的公司,是一间只有40平米的广告代理公司。当时,是一个“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的时代,央视广告每年的“标王”是绝对的头条,就跟现在大家都做互联网差不多。

很多年轻人混迹其中,野蛮生长,脱不花成为其中之一。

17岁辍学,19岁当董事长,罗胖背后的女人脱不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起来!(强烈建议你精读此文)_第2张图片

当时北京广告圈有两处地方很出名,一处是现在“快书包”的老板徐智明开的“龙之媒广告人书店”,大量引进台湾、香港的专业广告杂志和书籍;另一处是开在中华民族园西门的一家酒吧:“广告人沙龙”,每到周末,都会有广告圈的名人来做免费讲座。

这两处,成为了脱不花的天堂。

某个周末,时任北京奥美总经理的湛国祥在“广告人沙龙”里做讲座,主题是“如何做提案”,脱不花恰好在那。

“提案”,对脱不花来说,这个词儿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啊,是国际级别的广告公司才做的事吧!她们用的词都是“汇报”。那一天,还是她这辈子第一次听说有个叫PPT的东西。

讲课结束后,湛国祥老师被听众团团围住,那时还没有资格拥有名片的脱不花鼓足勇气,钻进人群浑水摸鱼取得了一张他的名片。

这一次莽撞的好处,一个月后就显现了出来。

一个月后,脱不花在的那家小广告公司接到一家大公司的邀请,得到跟其他公司竞标的机会。这对当时的他们来说,真的是太重要的机会了,公司全员出动,不眠不休地研究客户、准备材料。

脱不花虽然是个外围打杂的,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跟着大家忙碌起来。一次听着大家的讨论,她突然蹦出一句话:为什么跟我在讲座上听湛祥国老师讲的不大一样呢?

大家虽不耐烦但是非常友好的反问:你说咋搞?

呃,不知道呀!

要是一般人,也就这样过去了。答不上来就算了呗,最多被人笑一下。脱不花不是,不懂没事,去搞懂啊。

她翻出了那天浑水摸鱼得来的湛国祥老师的名片,对着名片上的号码发呆良久后,咬着牙忍着紧张拨出去那个号码。

电话是秘书接的,说湛老师在开会。一般人到这,可能也就作罢了,早就没有了一鼓作气的勇气了。

但脱不花就是不一样,她又鼓起勇气,说:请转告湛先生,我是在广告人沙龙上听过他讲课的一名学生,我有些问题想要请教他,能否请他给我回个电话?

结果过了一会儿,湛老师亲自把电话回过来了。脱不花傻傻地说:湛先生湛先生,我是一个小朋友,一个月前我听过您讲“如何做提案”,现在我们有机会做提案了,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做,请问您能帮帮我吗?

脱不花后来回忆,那可能是这辈子她讲的最傻最二的一个电话了。

没想到,湛国祥老师竟然没有拒绝帮助,还约当天中午见面谈。约在三里屯,放下电话,脱不花抱着尚未准备好的材料,火急火燎从西三环跑到三里屯,当天晚上就要赶火车去见客户了!

湛老师翻了材料,说:思路大抵是对的,内容再改已经来不及了,我的建议是在形式上下功夫。

对当时的脱不花来说,那是一场堪称奇葩的谈话。

身为北京奥美总经理的湛先生,居然详细向她介绍了怎么用叫做 PPT 的软件、到哪里买投影胶片、怎么制作和保管胶片、标题应该用几号的黑体字、哪些要点应该呈现到胶片上,甚至告诉我用什么样的文件夹来装胶片比较美观等等。

但脱不花就是脱不花,就是一个字:干!和湛老师分开后,她飞奔着去买老师提到的各种物料,又飞奔回办公室做文件,一直到同事们必须去赶火车的最后时刻,她们终于搞定了。

期间经历了经历了打印机和复印机的各种卡纸事故,她一直没有放弃。

最后一分钟,老板突然朝她一指:

你,一起去!

好!

然后一整晚,她和同事把卧铺间的桌子当做投影仪,模拟放胶片、换胶片和准备台词。

天快亮的时候,老板又一指:

你,讲后半部分!

“莽撞”如此脱不花,她当然不会拒绝。

她本来不过就是打杂的,结果因为一次次的莽撞,她竟成了主力。

最后的结果?那天的提案并没有让她们成功争取到项目。但是没事,罗胖曾说过:所有的事到最后都是好事,如果不是,说明还没到最后。

那个失败的提案给她带来两个后续好运:

第一,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家客户直接把一个小项目交给她们公司做,因为大老板觉得“这家公司虽然小,但是精气神不错”,之后又继续合作了7个项目

其次,脱不花从湛老师以及那次提案上获得了“社交自信”,老板也见识到了她在众人面前的表现,于是在公司开展新业务方向的时候,脱不花被直接指定为项目负责人兼培训师

脱不花说:我所负责的第一个客户,组建的第一个团队,合作的第一个媒体,写的第一篇文章,培训的第一个学员,赚的第一笔奖金,买的第一部手机,都源于此。

自此,她也成为有名片的人了。

先干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

如果不开始干,脑子里一直盘旋的只是“要不要干”,但如果一旦开干后,“如何干好”就成为你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时候,你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因为空想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更不能让你成功。

后来,由于有了湛国祥老师这一次经历,脱不花不再恐惧“被拒绝”。先后扑过当时还算传销的安利中国的总经理郑李锦芬、扑过点子大王何阳、扑过台湾成功学大师尚致胜白崇贤、扑过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界名人温元凯、扑过易学专家张其成、扑过当时的样板公司顶新雀巢可口可乐的经理们……

真是“莽撞”啊,没有任何人的背书和介绍,没有支付任何费用,就敢生猛地上前拦住人请教,而且居然他们都给她做了解答。

恩,这就是莽撞定律,先干起来,就成功了一半。

17岁辍学,19岁当董事长,罗胖背后的女人脱不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起来!(强烈建议你精读此文)_第3张图片

没有执行力,再完美的计划都是空谈

脱不花人生真正的转折点,是1998年的时候,同样来源于一次莽撞经历,这一次她用鲁莽定律告诉我们:

没有计划生来天生完美,只有一流的执行力,能让一个计划以完美告终。

有一天脱不花路过一个酒店的会议室,里面正开一场培训会。她溜进去坐在最后面旁听了一会儿。她记得讲的是“惠普之道”,内容十二分的吸引人,老师讲的战略管理、4p均衡发展等等,在当时的她听来真是闻所未闻,非常震撼。

这时候,她的“鲁莽”再一次驱使她,在会间休息时,她冲上去找老师交流,想问老师什么时候再讲课,她想完整学习。结果老师说从来不在公司以外讲课,这次是给朋友帮忙而已。

一般人问到这也就作罢了,但是脱不花竟然问:如果我们也举办公开课,可不可以请您来讲课?老师愣了一下,说: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试试。

话虽出口,但她其实也不知道咋干。

一扭头,她发现一位酒店的工作人员也站在会场后面旁听,她马上过去找那人,恰好那位工作人员就是负责销售的。于是脱不花就问他租这么一个场地要多少钱,对方一报价,把她吓了一跳,租不起啊!

那销售经理也很有意思,又问脱不花:你能接受多少钱?

脱不花咬牙报了一个五分之一的价格,她实在是没概念啊。但没想到对方居然同意了,条件是给他5个免费听课的名额。

场地有了,脱不花又回去问老师的讲课费。老师也愣住了,他还从来没收过讲课费呢。然后俩人合计半天,最终商量定了一个今天看来低得令人发指的讲课费。

这位老师,就是高建华先生,在之后的几年间先后担任中国惠普公司助理总裁、首席知识官(CKO)、公司决策委员会成员,市场总监,战略总监等职务,也是中国第一个CKO(首席知识官)。

这就是脱不花的鲁莽定律,啥都没有就开干,干起来一步步就解决了。现在老师有了,场地有了,还缺学员。

脱不花想了想,见过企业家最密集的地方,是央视广告部。于是立即跑去找到那的广告部行政秘书,那还是她替老板跑腿儿时认识的。找到人磨了半天,复印了一份秘书给的名片夹,拥有了一本企业名人通讯录。

一个个打电话、发传真,忙活了好久。最初才卖出十几个座位,这时候还真要感谢换给酒店的5个名额,开班时坐了二十多个人,不算太难看。

学员少,服务凑啊!

首先老师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另外她还做主持活跃气氛,还设计抽奖环节,又评选优秀学员,忙活一溜够。总之最后大家都给了很高的评价。

当时有位学员被评为优秀学员,他对脱不花的服务大加赞赏,后来又带了十几位高管听课。创业成功后,邀请脱不花做他的公司的咨询顾问,一合作就是十年,成为脱不花重要的大客户。

这位优秀学员,是牛根生,当时在伊利做副总裁,后成立蒙牛。

你回过头来看,因为一次偷溜听课,脱不花竟这样莽撞的冲进了企业家培训领域。她组织的第一次培训课,提前有完美的计划么?没有,但她想干就干,用一流的执行力,把这件事做起来,并且最终成功。

脱不花的鲁莽定律也影响了逻辑思维,罗胖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做一件事,它到底靠不靠谱,你坐在家里想是没用的。我们的风格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主意出来大体觉得靠谱,先干起来!

17岁辍学,19岁当董事长,罗胖背后的女人脱不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起来!(强烈建议你精读此文)_第4张图片

写在最后

脱不花的经历,你说是运气吗?有的。但更多的是她当时所做的选择。很多时候,她并没有过多考虑自己会什么,而更多的是想我要什么,因为不会我可以去学,想要的,去做才能拥有。

如果她的经历放在另一些人的身上,很可能已经在同事问到你认为该咋办的时候打住了,要不也在老板指定她上的时候,突然畏缩了;

在有了开培训课的想法后,要么想到场地、价格、学员这么多事之后后退了,要么在开课后人数很少时放弃了。

而她,想干就干,干了还坚持了下来。所以,她成功了,变得闪闪发光,耀人眼目。

大多数人是头脑中有了某个想法,但之后就是纠结纠结再纠结:我不会啊,我不懂啊,我没有资源啊……他们总是停留在天马行空的想象阶段,从没起身去实践,然后也从没变得牛逼。

高手之所以成为高手,牛人之所以成为牛人,就是因为他们的思维跟做事方式跟普通人不太一样。

17岁辍学,19岁当董事长,罗胖背后的女人脱不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起来!(强烈建议你精读此文)_第5张图片

他们在面对一件事时,不会局限在现在会什么懂什么的问题上,而更多的思考是:我要不要做这个

只要自己的回答是“是”,他们便着手去做,不懂不会没关系,我可以一步一步去解决,成功也就一步步逼近。

一位邻居兼同学大林,毕业后家里托关系给他在一家很好的公司,找了个轻松的职位,每个月五六千块钱,福利待遇也不错。三线小城市能拿这样的工资,在旁人看来,他已经过得非常好了。

但他自己总觉得:生活该是这样的吗?终于有一天,他跟父母说要辞职,去干装修。父母指定不能同意呀,亲戚们也轮番来劝。

大林不为所动,终于,他还是辞职了。

先是在一家装修公司做学徒,干活时有不懂的就问。干一天累得骨头都快散架了,回家后还在要再练习,上床后还捧书看一会儿再睡。

大林什么时候出师的,我不知道。只知道很快他自己就拉了一个装修队,出来单干了。三年后,一个同学聚会上我见到了大林,人依旧低调,但据说他一年已经可以赚到30万了。

所以,请记住,90%的情况下,先干起来都是稳赚不亏的,而90%的情况下,光想不干是稳赔的,因为你耗掉的时间和精力不会给你任何回报。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起来。

17岁辍学,19岁当董事长,罗胖背后的女人脱不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起来!(强烈建议你精读此文)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17岁辍学,19岁当董事长,罗胖背后的女人脱不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起来!(强烈建议你精读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