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 :钱学森传》读书笔记(上)

《蚕丝 :钱学森传》读书笔记(上)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书店里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吸引我的是作者张纯如,美籍华人,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而闻名,一个年轻的生命在照亮黑暗的同时,也被黑暗所吞噬。而对于一代科学大师钱学森的故事我也只是从电视上、新闻上听说,并没有全面的了解。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认真的拿起了这本书。

州(1911-1914)

那湖,是西湖。那城,是杭州,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城市。自古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10世纪时,吴越王钱镠疏浚西湖,钱学森正是其后裔。尽管钱学森在杭州只度过童年的一小段时间,但他的家族传奇赋予钱学森天生的骄傲,在他成长过程中,在他那些消沉和倦怠的时刻,不断提醒他,中国最伟大的城市与他祖先的故事彼此交织,在他身体里,流淌着王族的血液。

北京(1914-1929)

在北京生活的15年,让钱学森得以吸纳这里积淀千年的文化,同时也目睹古老中国现代化的动荡转型。耳濡目染京城恢宏雄伟的宫殿城墙,绚烂夺目的奇珍异宝,不可避免地在他心中打下以北京为傲的烙印,这种骄傲与他的自信合二为一,成为影响他终生人格的一部分。

1、在专门招收天才儿童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钱学森是模范学生,课业永远超出同学一筹,并且在老师的安排下特意跳了一级。同班同学回忆,钱学森叠的飞机机身严格对称,折痕又光又平,这样飞出时就可以"行稳致远"啦。可以看出,尽管年纪很小,钱学森做事已经习惯了周密思索,用科学的办法达成目的。

2、在钱学森的少年时代,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父亲,从不硬性灌输,相反会激发他的好奇心,鼓励追求兴趣爱好。70年后,钱学森在报纸上撰文写到:我的父亲是我第一位老师,他为我打开了一个艺术、音乐和文学的新世界。

3、初中三年时间让钱学森有机会探索不同的人生轨迹,他擅长画动物、流水、花朵;他的生物学作业完成的非常生动,多年后依然被学校保留;他对音乐有着异乎寻常的敏锐感知;他拉的一手好小提琴;他被推选为班级代表参加辩论赛,天资卓越的钱学森毕业时可以有十多种不同的人生选择,然而,他的中学时光与中华民国最艰难的岁月恰好重合,最终决定在科学领域一展所长

4、1929年,钱学森以第三名的成绩被上海交通大学-全国最好的工学院的机械工程系所录取。深思熟虑后,钱学森决定主修铁路工程。在当时的形势下,铁路就是国家命脉。国民党接管政权后,开始致力于统一铁路,随着铁路的不断建造,铁路工程师的需求逐年看涨,这是一个胸怀大志的青年学生投身于脚踏实地的重要基础工业的绝佳机会。

      1929年的秋天,钱学森脱下中学制服,换上一身学生长袍,怀着成为一名铁路工程师的梦想,直奔上海交通大学。他与北京,就此作别。

上海(1929-1934)

1、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的成绩总是第一。上课的时候,别的同学都近乎迷信的做笔记,生怕漏掉一个字,而他却坐在最后一排,埋首看他的学术论文。然而,对于陈石英教授的课钱学森却非常用心。陈石英毕业于麻省理工,英文授课,在黑板上用优美的小字写下一行又一行数学公式。钱学森对陈石英一丝不苟的教学风格和黑板的高效利用赞叹不已,以至于日后这两个特点也成为他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1930-1931钱学森在家养病一年。1932年,中国的局势变得更加暴力动荡。风起于青萍之末,一群日本僧侣的被殴事件最终引发了上海"一二八"事变。日本海军于1月29日凌晨对闸北进行轰炸。战后,上海尸横遍野,满眼皆是断壁残垣。面对现代技术,中国的军事力量简直不堪一击。飞机成为了令人们闻风丧胆的新式武器,广阔无垠的天空,已经成为争夺世界霸权的新战场。

    这次轰炸对钱学森的冲击不容低估。所有的一切向他表明: 科技不仅对工业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严重关乎国家安全。

    如果说过去的4年,钱学森致力于成为一名优秀的铁路工程师,那么接下来他将另有打算-在铁路工程之外,也在中国之外。航空就是未来,他可以去英国,拜在剑桥大学空气动力学理论的泰斗门下,也可以去美国,在那里,莱特兄弟已经揭开了现代航空航天的序幕。

庚子赔款留学生(1934-1935)

1、庚子赔款: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北方地区达到高潮,大清帝国和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紫禁城。1901年辛丑年,中国和11个国家签订屈辱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国家年收入的两倍。这次巨额赔款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约9.82亿美元。美国分到的赔款+利息约4600万美元。美国罗斯福决定拿出赔款的一部分,建立中国学生留美奖学金。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一批在美国接受教育的具有影响力的未来领袖,从而在智识和精神上对未来中国的领导人施加控制。

2、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庚子赔款奖学金一直是中国最高等的奖学金。一大批最好的中国学生被送往西方接受科学和技术的训练,从而有朝一日具备了与她最可怕的敌人日本相抗衡的实力。

3、1934年8月钱学森启程前往南京参加庚子赔款奖学金选拔考试,与80名和他一样急于脱颖而出的年轻人一起竞争20个名额。10月名单公布,他成功入选,也是唯一一名攻读航空工程的学生。

4、每一位奖学金获得者将被指派一位国内导师,替他们决定上哪所学校,师从哪位专家,专攻哪个领域。并且去美国之前,要在中国游历一年,了解国家对其专攻领域的需求。

麻省理工(1935-1936)

1、钱学森在麻省理工的时光短暂而不愉快。一方面是1935年的麻省理工对航空工程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另一方面是钱学森的个性与麻省理工格格不入。

2、打道回府,意味着前功尽弃,思前想后,只有一条路,寻找另外一所愿意录取他攻读博士学位的院校-加州理工,当时加州理工主持航空项目的冯卡门以秉承德国式的理论思辩而著称,这很适合钱学森。

加州理工(1936)

1、航空学院领域的学术巨擎冯卡门是加州理工的传奇人物。他的思维如此敏锐,可以在餐巾纸上片刻之间解开其他教授为之纠结了几个星期的复杂数学难题。

2、而初次见面,钱学森就给冯卡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冯卡门在回忆录中写到:这位个头不高,表情严肃的年轻人在回答我的问题时精准异常,他敏锐深邃的思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钱学森与冯卡门的合作犹如天作之合,冯卡门拥有天才的物理洞察力,可以将空气动力学问题形象化并直接找到问题的关键,而钱学森却以坚忍不拔和在应用数学方面的天赋而见长,他负责搞定论文的各项细节。

对于钱学森来说,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学生生涯,也是通往一个辉煌灿烂的职业生涯的起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蚕丝 :钱学森传》读书笔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