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4读书笔记

昵称:洲木

日期/星期几/天气:2017.06.13/周二/雨

今日阅读时长或页数:30min

本周阅读时间:未统计

书名:《做最好的自己》

摘抄

    培养自信的关键在于认识并发掘自身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比弥补自身的劣势更重要。许多年轻人缺乏自信的原因是,以往的教育总强调人的成长是不断克服缺点的过程,中国的家长和老师更喜欢批评而不是鼓励学生。再这样的教育环境中,许多学生逐渐相信了家长和老师在批评自己时使用的说法,并慢慢认为自己脑筋迟钝、无可救药,自信因此而从成千上万名资质甚佳的学生身边悄悄溜走了。所以,中国的青年一代更需要在自信的指引下,仔细而全面地寻找自身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感想

    看这本书经常会想起教育的话题,首先是因为李开复本身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西方教育造就的优秀人才,就像他说的“我出生在热爱祖国的中国家庭,受教于崇尚自由的美国学校,是一个跨中西文化的代表者。”所以看他的书,很容易就会发现,他会经常站在西方教育的立场上去看待中国教育出现的问题,或者说是在经历了中西不同教育的洗涤之后,通过自己的经历、经验帮助中国青年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以求让青年自我认识到,并能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挣脱传统教育中不良思维的束缚,以求“最好的自己”。而这也是这本书对于读者最大的价值:一个秉持着某种中国传统社会的名士情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西方教育精英主义与自由思想为观念背景,结合现时代年轻人遇到的成长问题进行分析,做出成功多元化的观念传达,会拓宽自身的眼界,从历史、文化等角度去看待中国与西方的差异;

    以小看大,困惑于现在年轻人的成长问题,也是这个社会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存在的问题,从19世纪中国人认识到与西方的差距开始,中国社会一直是混乱有趣着的,从“全盘西化”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到欢迎传统文化的回归,就像TG的马克思主义—经济主义—“民族”主义,都是很有意思的进程,而这大潮之下被影响的一代代年轻人,不断受着思维文化的冲击与改变,还得时时刻刻去分辨哪些是“糟粕”,哪些是“谷物”,以防自己一个不注意便在三观的小路上走岔了,苦命啊,所以啊,能活的最幸福坦然的,一种是懒得去分辨,安心于自己的那一份小天地的人,一种是站在浪潮的顶端,俯瞰潮起潮落,而不动于心的人,像我这种被浪来浪去快打成渣的人,嗯,只能偷偷喊操了!扯远了,所以这本书,对于个人来说还是有用的,因为里面蕴含的精英思维和积极思辨的想法,正是这个时代精英所欢迎的,也是能够成为三观支柱的一种路径,当然了,这本书写于十多年前,如果放到现在,单单“成功学”三字就会吓退一大堆人。

    再说回到教育,以前看知乎,评论下面会有“一想到做父母不需要经过任何考核,就会觉得很可怕”的调调,而且受到很多人的赞同,近年来因为年龄的增长和自己成长的经历,总会不自觉的去想怎么去教育下一代,未来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才是健康的、对三观有积极影响的。我非常同意上面这个调调,我的意思是,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三观健康,价值观形成并坚定的“完整的人”,才能去思考有了孩子,怎么教育,其实不用教育,你有丰富健康坚实的内在,你的孩子也会这样,so~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06.14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