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刚上高中,谈到未来3年的高中生活觉得会像初三一样苦,高三应该更可怕。想起我的初中时代,教室里贴着一副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可见不论什么时候,大多数人都认为读书是件“苦”差,不过也许是一种谬误。
读书的感受,分好多种。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做学问的料,不让他读书那才要命,这属于少数;另一种,见书就头疼,“珍爱生命、远离读书”对他来说再好不过。然而,大部分人应该处于中间状态。社会发展文明的传递必然导致再不爱读书的人,也希望自己的问题不要遗传到下一代,可见他们骨子里其实是对自己不爱读书的无奈,对读书本身并不排斥。
初中的课本里,让我们读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多了也就信了。更重要的是,那时年少,对未来的憧憬中,觉得相对确定的路径好像也只有把书读好才有未来。尤其对穷人家的孩子,似乎只能努力抓住读书这根稻草,才可能看到点希望。我也不免这么想。因为有比读书更难的生活,不论是现实的还是将来的,比如“包地”。
初中以后去城里上学读书,跳出井底的那一刻,感觉好大一片天、好长一段路。开学前几天,先设法到十公里外的团部买第二天的长途车票,为了再省点钱,通常会在四连“亲戚”家里住一晚。带着赶路的警醒,满天星斗就得起床,带上打包好的被褥、衣物的包裹,走大约1公里马路到大路上等车。在路边站没多久,远方划破黑暗的车灯渐渐驶近,到了跟前停下,司机下来把车顶的网袋解开,将我大大的包裹拖上车顶、塞进网袋,系好。
上了车,心就暂时安定下来,车走着走着天就亮了。约莫6小时后,到了城里,再转趟2个小时的市内公交,就到了学校所在地。把行李丢到床上,心才彻底放下来。每年寒暑假的回家、上学都在不断重复这样的旅途。我脑中始终挥不去的就是这些片段:赶夜路等车、车在石子路面疯狂地颠簸、灰尘从车子的缝隙里钻进来铺满全身、推开家里久无人烟的房门……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只能一遍遍重复这个过程,总有结束的那一天。如果重新来过,我想这依然是我主要的经历,会习惯的。
现在的孩子跟我们是两个世界了,环境到个人的心理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我总想找到些彼此都能接受且符合客观规律的道理。外甥女从小学开始问我:学这个有什么用、这个老师没有教啊?学习就不需要问有什么用,真正的该问的是怎么才能学会学好?老师不是所有东西都会教的,老师只是个职业,很难指望他们做得更多。
侄女说,看微博上说大学也不轻松。我说:看自己吧,要求高点就辛苦点。年轻时辛苦不是事。
其实对她们的问题和态度,我常常不知道如何去说服。话说的重了,怕有反面效果,说的太轻,又觉得没有触动。最近在看的书是《穷查理宝典》,常有年轻人问查理:“教我如何不费力气地快速致富。不但要让我快速致富,你还要快速地教会我”。查理没有回答。
一个人能想明白一件事并不容易,跟年龄、阅历、悟性有关。我们在年少时同样是懵懂的,所以也别给年轻人太多压力,也许他们会豁然开朗、改变行动,也许顺其自然也是一个不坏的选择。
本文附录《精进》摘抄文字:
因为高考本身带来的挫败感、二三流高校学生的身份设定及环境暗示、不称职的老师引发的失望以及同学间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作用,都容易让他们(刚入学的学生)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一天。
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一个二三流大学的学生,能够勇敢地以“985”高校学生中的中档乃至高档水准来要求自己才是更恰当的做法,他也一定会从中受益。
如果心中有了更高的标准,他甚至可以选择“炒掉”自己的学校、专业,打破旧环境束缚,寻找更高层次的新环境,比如选择做这些事:
1. 选择网络上高水平的在线课程,不选择本校水平稀烂的课程;
2. 选择国内或国外优秀的教材,不选择国内某些拼凑而成的注水教材;
3. 选择与最优秀的同学或学长交流,不选择与班级里成天玩乐的同学为伍;
4. 选择参加具有挑战性的各类竞赛,不选择只满足于基本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