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精神扶贫”的良药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精神扶贫”的良药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

1.重温“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了她的妈妈,几天后,小悦悦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两名肇事司机和18名路人恐怕都比捡垃圾的阿姨富裕,但是在精神道德层面,恐怕又都比捡垃圾的阿姨“贫困”。

事情已经过去了6年,在今天,在绝大多数人都已脱离物质贫困的今天,老人路边跌倒有人扶的仍然是少数;虐童事件依然屡见报端;食品安全事件依然在惊心上演;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和押金不能退成为考验国民素质和社会诚信的“试金石”......

种种道德滑坡事件不断挑战着社会的底线,各种唯利是图的行为不断拷问着我们每个公民的良知:灵魂的成长能不能跟得上科技进步和物质增长的步伐?精神上的荒芜和心灵上的“贫困”该如何改变?每个人是否都有能辨别是非善恶的良知?如果每个人都存在这种良知,那么为什么人们不能按照良知去做事去行动?

《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在介绍王阳明传奇一生的同时,着重讲解了王阳明心学的基本思想和逻辑。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心学思想重视心灵家园的构建,强调精神世界与行为活动的一致,对治愈“精神贫困”、“心灵荒芜”等“文明病”具有丰富的意义。王阳明的心学,是我们这个时代之所需,也是我们每个人之所需。

2.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可为圣

王阳明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恶,“是非”属于智慧,“善恶”属于道德,圣人也不过是既有智慧又有无懈可击道德的凡人,每个人一出生就具备这两种素质,所以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圣人。

只要你按良知的指引去思考做事(致良知),那就是圣人了。自然而然致良知的,是圣人;勉强自己而致良知的,是贤人;不肯去致良知的说明他的良知被遮蔽了,那就是愚人。虽然愚人的良知被遮蔽了,但他的良知却仍然存在。如果能致良知,那和圣贤就没有区别。也就是说,圣和愚的良知是一样的,只要肯“致”,那就是“人人皆可为尧舜”。

盗贼也有良知。据说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过了一会儿,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过了一会儿,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这就是良知中的羞耻心,连无恶不作的大盗都有,何况普通人!

3.万物一体

“任何一个人看到一个小孩儿要掉进井里时,必会自然而然地生起害怕和同情之心,这说明,他的仁德跟孩子是一体的。

“或许有人会说,哎哟,那孩子是人类,所以才有害怕和同情的心。可是当一个人看到飞禽和走兽发出悲哀的鸣叫或因恐惧而颤抖时,也肯定会产生不忍心听闻或观赏的心情。飞禽走兽不是人类,他仍有这样的心情,这说明他的仁德跟飞禽和走兽是一体的。

“或许有人又疑问:飞禽和走兽是有灵性的动物,如果他看到花草和树木被践踏和折断时呢?我确信,他也必然会产生怜悯、体恤的心情,这就是说他的仁德跟花草树木是一体的。

“又有人说,花草树木是有生机的植物,如果当他看到砖瓦石板被摔坏或砸碎时呢?我仍然确信,他也肯定会产生惋惜的心情,这就足以说明他的仁德跟砖瓦石板也是一体的。这就是万物一体的那种性德。

“那么,这种性德是怎么来的呢?这个问题无需证明,它与生俱来,自然光明而不暗昧。

只不过有的人心已经被分隔而变得狭隘、卑陋了,然而他那万物一体的仁德还能像这样正常显露的时候,是他的心处于没有被欲望所驱使、没有被私利所蒙蔽的时候。”

人人都有良知,与生俱来,不必外求。一个有良知的人不会去杀戮同类,也不会去残害飞禽走兽,更不会践踏草木瓦石,因为有良知的人能把天地万物都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对万物说,我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伤悲着你的伤悲,快乐着你的快乐。而那些杀戮同类、残害飞禽走兽、践踏草木瓦石的人不是没有良知,而是良知被遮蔽了。

4.为什么不能致良知

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不致良知呢?用王阳明的解释来说,就是因为我们人类总是在外部世界不停地折腾,把外部世界弄得极为复杂。在和外部世界的较量中,我们必须绞尽脑汁,反复思考,如此才能取得胜利。在明代,一个富裕家庭的孩子才开始说话,就要背诵诗书,少年时期就开始接触“四书”,目的就是为了考中进士做官,所有精力都用在这上面,哪里有时间去关注良知?在今天,一个孩子的脑子里除了必要的书本知识外,还要被迫上各种培训班,他们哪里有时间来关注良知?当外部世界已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世界时,我们面对它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光明自己的良知,而是如何来适应它,如何击败它。这诸多的想法就成了私欲,成了乌云,遮蔽了我们的良知。当我们有一天想要把良知光明时才发现,为时已晚,因为遮蔽它的灰尘已成了一座大山。

虽然如此,但王阳明还是认为,我们的良知一直在发挥作用,只是你不理睬它。很多人都会对下面例子的判定深信不疑:高楼上掉下一个冰箱来,我们第一反应就是逃跑。而当我们看到高楼上掉下一个婴儿时,绝大多数人的反应是去承接。这就是致良知,遇到冰箱逃跑,是因为我们的良知告诉我们,它是恶的,砸到你会把你砸死,而生是本能,所以要躲开。看到婴儿掉下,良知马上会告诉我们,他是善的,因为他是一条生命,我们的良知对自己的生命重视,当然也重视别人的生命,所以要去承接。

如果你的良知光明,没有乌云和尘埃的遮蔽,它在刹那间给你指引的声音犹如滚滚天雷。可当我们被物欲遮蔽后,它的声音虽然微弱,却仍然能被我们听到。那么,问题就在这里,我们虽然听到了,却不遵循它的指引,这就是不能致良知了。

我相信,小悦悦事件中那18位路人,肯定不会都是良知彻底泯灭的人。在第一眼看见小悦悦时,他们中的大多数,内心肯定有过短暂的犹豫和挣扎(从现场视频看,确实有这种迹象),但他们最终之所以选择离开,并不是因为良心被狗吃了,而是因为他们在现实和利害计较中抑制了良心的作用。

5.知行合一,体验致良知的快乐

每个人的内心都不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良知,缺乏的仅仅是把良知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有好的想法就去实施,有恶的念头就及时制止。从身边小事中做起,从一言一行中做起。这绝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不需要我们拥有多么高尚的道德情操。事实上,要在生活中长期做一个抱怨、冷漠、麻木的人,往往要经常遭受自己良心上的谴责和折磨,也是一件蛮辛苦的一件事。有时候换一种习惯生活,少些物欲贪念,多谢乐善好施,学会做一个心有善意并习惯于把善意付诸行动的人,反而会比前者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当我们向他人和社会提供道德服务时,我们不仅是把善意带给了别人,而且还把快乐带给了自己,这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如果我们能经常让自己的道德情感自然而然地转化为道德行动,做到“知行合一”,那么我们的良知就会时时呈现,从而体验到一种由内而外的纯净而自足的快乐。

王阳明的心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我只是写了我的一点点笔记和感悟,感兴趣的书友们可以抽空阅读,若有所得,幸莫大焉。了解心学,让我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另一扇大门,让我们更加关照我们内心的世界,让我们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让我们收获更加富有的精神。

nC[x,ݍ$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行合一—“精神扶贫”的良药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