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风物:房与屋

故土风物:房与屋_第1张图片
村中大道

老家的街道、房屋布局工整,通常是前后两家一排、东西四家一行,前后沿街、左右沿路,中一水泥大道贯穿全村。门前种树,屋后栽花,树绿花红。在阳光映照下,池水铺金,屋顶带银。

每一户都是一“四合院”,北屋为正房,最为高大宽阔,其次是南屋,西屋、东屋为偏房,多堆放粮物。院子正中常用水泥铺地,麦收秋获时用于晒粮,其余空地多种花、种菜,也有种果树的。菜以黄瓜、豌豆较为常见,花则多种月季、马叉花(音),树则兴过好几阵:从最初的山楂到中间的石榴、苹果,再到现在流行的柿子树。小的时候,我家院中长有一棵梧桐,中无杂枝,直擎苍天,每到春末夏初,会开淡紫色的花,状如风铃。


故土风物:房与屋_第2张图片
青砖红瓦

原来的房子底部多用石头混以水泥垒就,上半截才开始用砖,屋墙之上用石灰涂抹,白墙红瓦,在苍穹之下别具风情。屋檐瓦脊上有砖雕小兽,蹲坐屋顶,守护着一家平安。每到傍晚,家家户户烟囱里开始升起袅袅炊烟,召唤着外出玩耍的孩子回家吃饭,看着便心生暖意。院墙多用青砖,中杂有白石灰(现在很多墙外涂水泥)。门原多用木门,门板涂以黑漆,间或用红线装饰,肃穆大气。现在的房子,则多用铁门,安全系数提高了,但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影壁。老家把入门可见的墙叫照背(音)。老家的房子布局都是有讲究的,一进院门不能一眼看到屋门,所以才有了照背。照背多高二米左右,贴有瓷砖,图案每一家都不一样,我家的是“西湖胜景”,去后西湖之后,发现和照背上画的区别较大。照背的作用多为装饰,正因为有色彩斑斓的照背存在,过于规整的院落才有了活力。

平屋。我家的西屋屋顶是平的,我们那将这种屋顶四平的房子叫平屋子,之所以是平顶则是为了晒粮方便。小时候,平屋子对我们来说是另一方天地,沿着石阶爬上平屋子,用粉笔画界,建立自己的“国度”。平屋屋顶还可用于消暑,在一年最热的时候,晚上奶奶会拿着凉席、枕头,带着我和弟弟上平房睡觉,枕着漫天繁星入眠,虽然也有睡着了滚下去的担心,不过听着奶奶的故事,习习凉风吹来,会慢慢进入梦乡。在平房之上,夜可观星,昼可远望,往南看是一层的树,往北看是层叠的房。

护林房。田野之中,会有青砖垒成的小房子,高不到两米,一米见方,有门无窗,屋顶是水泥板,盖得简简单单。记得南舍窑(音,地名)就有一个这样的房子,去玩的时候,盖的时间不长。那房子墙砖有缝隙,我们便踩着爬上屋顶,是躲猫猫的好地方。这种小房子曾经一度十分常见,上面多涂有“注意防火”字样。这样的小房子孤零零地立于广阔无垠的田野中,从其前经过,望着黑洞洞的门口,觉得里面十分神秘。

我们村没有楼房。去姑姑家需要经过邻村沙岭子,他们村便有一座小楼,比周围的房子高出不少(最近得知那座楼的主人是我们孙姓本家),心生羡慕。然后,在村北看到一家北屋是平顶的,有人说那是准备在屋上再盖一层,暗自高兴我们村也要有楼了,后来再去看时,屋顶已经铺瓦,与周边的房屋并无二样。村子里有楼的梦就此破灭。长大后慢慢懂得,人居心安,则为贵宅,不能简单地以高低评判。当然,居高楼,也是勤劳能干的象征。

村庄的房屋,伫立大地之上,任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土风物:房与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