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需要等待

最近才发现是个不错的网站,我觉得很多人在这里能找到想要的,写想说的,我也来凑个热闹,把以前写的一些文章慢慢重新加工下。希望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同时认识新朋友。

2016/08/08发布的一篇文章,现在重新回头看看。但是标题有些变化,可能是为了配合图片吧。

各位老朋友,好久没有更新了,我觉得以后也会是个常态,最近一直在不断地总结自己今年以来的操作,发现脱欧公投后的操作最好,但是奈何最近的调整还是有些受伤。我也说过,其实之前对这个行情的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就是认为高度有限,其实3000以上的量能明显感觉乏力,而且我当时还在说沪港通一直流入,但是指数一直在调整,话说了2天不到,大跌就来了,其实最主要的问题我也提到了,知行合一,真的是太难,现在想想,可能被某些自己固执的想法左右,被很多市场上的声音所迷惑,而忘记了独立思考的成果。最近的思考主要集中三点,独立思考以及心态,投资上就是体系的完善。

先来说说体系:

之前我有说过,本来的我更偏重成长股,但是整整大半年都沉浸在技术中,当然我没有说技术不好,但是技术要求的能力更高,我不具备,这是从自身特点决定的。我不适合短线的技术,所以今后更多关注周线的走势。

成长股当然关心的是成长,所以首先第一指标ROE,至少要大于10%,当然非常看好而且ROE是持续增长的可以关注。持续保持15%以上最佳。这是所有行业,所有公司必须首先的第一指标。

至于更多其他指标,本身行业不同,差异也会明显,但是还是必须要明确毛利率<30%不考虑,负债大于60%不考虑(当然是有息负债,同花顺里面看到的就是直接的负债/资产,所以需要自己算下),因为我还没有到能够对企业研究特别透彻的阶段,所以还是需要有些规定。

成长型公司当然市值不能过大,100亿以内最佳,2亿股本以内最佳,当然特别看好除外,因为整个股票池还是需要有些大市值的好公司,比如顺网科技,华兰生物,宋城演艺,大华股份等等,家电,饮料,医药行业居多。

至于估值,这个问题可能从炒股开始就会一直探索的,但是我估计等你炒到老也要研究的问题,所以我肯定没那个本事来一言以蔽之。那么怎么办,不如模糊的看这个问题, 牛市,熊市的估值肯定不一样,50亿,200亿公司的估值肯定也不一样。当然牛市可能也没人考虑估值问题了,那么就重点考虑熊市,比如现在。估值更多的要关注成长,30%净利润增长,但是30倍估值合理,15倍可能就是绝对的低估了,你能等到嘛,A股有吗,所以我更愿意30%增长下,50倍估值给予50亿一下公司(总市值),40倍,200亿公司,30倍,400亿公司,20倍,800亿以上公司。当然这个问题本身就很笼统,关键还是成长以及低位。大A股偏爱小市值,所以还是要动态看,我给个标准也仅仅是参考,至少不能太离谱,这个东西如果有标准那真就好了,所以也期望大家共同讨论,具体还是要看行业,公司。这个真是这样。

技术上,我主要的目标还是均线,成交量,MACD,这也是我用的最多的,但是之前关注的级别太低了,所以更多的是看周线,可能在日线上找找买卖点,绝对不去关心分钟线。操作越频繁,越容易出错,对于大多数人都是真理。我一直想系统的学习缠论,目前只知皮毛,有空我会系统的学习,但这不是主业。

心态--其实有时候,你买入一只股票,说我是中线持有,买入后开始跌,套10%,好了,补仓,套20%,有没有搞错,什么垃圾股呀,更多的考虑割还是不割,割了疼,不割还跌怎么办,有些人熬不住,割了,然后股价开始涨,有些可能需要盘整很久后才涨,很多人都死在了黎明前。我相信,这些人不在少数,因为买入就是为了明天就开始涨的,当然包括我在内,所以接下来对于我来说就是练心,公司保持高增长,坚决持有,这是对自己的要求。

认真多看研报,公告,年报,分享一些研究成果,结交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投资者,相互学习。

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做不好股票。这可能是大多数人在这个市场活不下去的原因,很多人明明知道茅台会涨,但是依旧不屑一顾。因为你知道明天它不会涨停。(举个例子而已)

看了很多成功的人,无论是技术派,价值派,趋势派。都有集大成者,如果你想成为所有门派的大师,大多会走火入魔,只有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才能对症下药。我不知道自己找到没有,但是在经历各种尝试之后,我还是选择这种偏成长的方式,更多的精力花在企业的研究上。

今天说的体系还是有些粗,接下来更多的聚焦在行业,公司,这就要求我要放弃一些行业,本人职业就是搞技术的,所以更多的可能聚焦在TMT行业。这是下一步的计划。

投资是一场修行,更多的需要好的心态以及耐心的等待。没有好的心态,赚钱会很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投资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