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极一时的国学热,现在何处?

本文引自微信公众号凉川的诗”,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前些年,天安门广场的孔子像立了又拆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议论和关注。有人认为,把孔子像树立在如此显要的位置,破坏了天安门广场作为首都形象的文化内涵,且将其所代表的儒学作为国家的主导思想和主流文化加以弘扬,有些过于张皇其义了。有人则坚持,儒家学派提倡的仁爱、克己、立德、知礼、诚信等思想修养和行为准则,应当作为国学大力宣传,并成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这场涵盖了文化界与吃瓜群众的争议,牵出了一个红极一时的词汇:国学热。

红极一时的国学热,现在何处?_第1张图片

       从各路学者专家们“品三国”、“说唐”、“解读红楼”、“满清十二帝”开始,大量历史迷、古典文化爱好者就被迅速吸引,形成了全民读史的热潮。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以读《论语》为重点,学习儒家经典和古代文化入门教材的风潮。一时间《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这样的儒学启蒙读本席卷全国图书馆、书店,甚至有了以专门讲解这类读物为内容的实体课堂。电视上、网上那些年少的儿童,坐在仿古而建的私塾里,身穿宽袍大袖的汉服,头戴浩然巾,摇头晃脑地背诵之乎者也;到了年纪,就在父母师长的陪同下,与同龄人一起行古代及笄礼、加冠礼。

       那几年,我还在上初中。于丹《论语心得》是那时全校热捧的读物,几乎到了人手一本的程度。同学们被要求熟读这本书,甚至摘抄并背诵其中的个别段落。很多老师甚至教导主任都在家长会上推荐了这本书。全民追捧“国学”的跟风现象和不理智态度,此时就已经凸显出来:读《论语》以及先秦百家的著作是学习古汉语、追思先贤遗风和塑造理想人格的必经之路,但一本解读《论语》的N次文献被捧得比原作还高,这样真的好吗?我始终坚持不买这类书——要读国学,为何不直接读原著?

       多年以后,“国学热”像一场发了汗的高烧,迅速地退去。于丹们被指责“拿理想主义当饭吃”、“儒学不是伪道学”“要听人话不听假大空”,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一场疯狂的文化复古主义闹剧,让大家都跳进了国学的大坑。国学=儒学?中国人的精神领袖=孔子?这种狂热的极端思维,比起当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文教上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有何进步?难道孔子以后的百代没有产生融合的思想?难道儒学就没有其片面糟粕之处?在崇尚言论自由、制度民主的时代,还试图用统一的思想作为社会各阶层的行为和道德规范,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经验教训,仔细想想不得不觉得恐怖。

       挺儒派坚持,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修养,自我约束、克制的品质,仁义博爱的情怀乃至“德政”的政治理想,可以作为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运用于齐家治国。但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民主国家,不可能依靠每个人的自律来实现永久太平,社会治理和高效管理必须依靠健全的法制。否则满口仁义道德的人,私下里行龌龊之事,也可以堂而皇之地挂出“儒家”的招牌。缺失了法度规矩的世界就像《镜花缘》里的两面国,人人都可以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虚与委蛇,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直到天下大乱。

红极一时的国学热,现在何处?_第2张图片

       “国学热”的消退,恰恰是一个好现象。这说明我们开始以理智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试图平衡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主流价值导向的关系。一个法纪严明的国家,辅以道德的教化,可以促进政治文明的进步;但弱化法治的作用,单纯一厢情愿依靠推行高尚的品格来实现整个社会的治理,就无异于照搬柏拉图的《理想国》,它终究是只能在书本上勾画的梦幻而已。

       国学热,该退烧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极一时的国学热,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