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咨询师解决道德两难的“黄金十步”说起 (2017年4月4日 周二)

初学“黄金十步”时,我如获至宝,断定这个武功招式可放之四海而皆准,为大部分生活中的决策两难提供参考。

所谓两难,一定有冲突。越艰难的决策两难,越隐藏着深层次的冲突。被卡在原地动弹不得,是因为想不清楚,没有套路。更可能的,被情绪所困:挫败,无力,自责,于是不想面对问题,躲进小屋成一统。巴不得问题自动消失,或由别人解决。

这样逃避几次,自然打击自信,活得不爽。

闲话少说。何谓“黄金十步”?

第一步:让自己对实务的道德层面保持敏锐

Be sensitive. 其中,咨询师特别强调,对自己的情绪和自己当下能力局限的清醒觉知。合格的咨询师,绝不会掩饰太平,把自己扮成全能专业人士。实际上,清醒觉知自己的情绪和局限,恰恰是咨询师工作能力和专业的体现。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副教授徐凯文说过:“心理学,包括临床与咨询心理学,还远不能说是一个成熟的科学学科。而人心,人性,远比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要复杂。从一百多年前的弗洛伊德到现在的积极心理学,应该说都还是在盲人摸象的阶段。每一个心理学派或心理学工作者多半都是基于自己的经验来提出对人的看法观点和理论。”

比如说,咨询师本人经历过离婚的伤痛,面对离婚的案例,不可避免会牵动自己强烈的情绪和个人价值观。不是一定不可以接这个个案,但先处理自己的情绪,确保面对案主可以保持客观清醒,才是对案主负责的行为,才能确保一切以案主的最佳利益为依归,而不是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利用了案主来满足咨询师自己潜在的需求。

推广到父母对子女,异曲同工。子女所作所为,有时难免牵动父母强烈的情绪和个人价值观。不是不可以管教,但父母最好先处理自己的情绪(承认,认清,接纳),尽量清醒客观地处理问题。否则看了N本教育经典,学了无数育儿妙招,收效甚微,预料之中。

(未完待续。今天是清明节,香港工人姐姐放假。上午爸爸一人带三娃,下午就是妈妈我的档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心理咨询师解决道德两难的“黄金十步”说起 (2017年4月4日 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