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再无干将莫邪?谈国人渐行渐远的工匠精神与贵族气质

世上再无干将莫邪?谈国人渐行渐远的工匠精神与贵族气质_第1张图片

剑,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时至今日,它仿佛从我们的文化中消失一般,只见于小说情节和公园里大爷大妈们的手中。

冷兵器时代的消亡,带走了宝剑的荣光。而今,各类电视剧、游戏已经把剑妖魔化,不仅剑的造型极其另类,功能更是强大,曾经靠锋利与刚毅致胜的宝剑,而今靠的是剑气,主人公一剑挥出,方圆三里再无人烟,堪比重磅TNT炸弹,编剧们,拜托,你们要不要这么糟蹋我们的传统文化?!

回到今天的话题,第一讲宝剑,第二讲个人心得。

一、渐行渐远的匠人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当之无愧的十大名剑是:胜邪,纯钧,湛泸,巨阙,鱼肠,泰阿,龙渊,工布,干将,莫邪。这些名剑以干将莫邪最为大家熟知。其中,制剑大师欧冶子曾为越王铸五剑,名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后因风胡子之邀,与干将赴楚,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三剑。每一剑都是赫赫有名。他的徒弟干将和女儿莫邪结为夫妻,他们合铸了着名的干将(雄)莫邪(雌)双剑。

以上这十把宝剑,几乎每一把都能找出一个历史故事与之匹配。大秦帝国开篇处就提到了“工布剑”,魏国权贵公子卬(魏惠王的弟弟)将其视为至宝,时不时的还要在客人面前显摆一下!工布剑削铁如泥,吹毛立断,锋利无匹!然而却被秦国密探景监带来的蚩尤剑(天月剑)斩断,秦国人将蚩尤剑送给了公子卬,书中道“公子卬惊喜至极”,一股脑的就帮秦国人把事情办了,可见宝剑在那个时代的价值!

这些宝剑凝聚的是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匠人精神。

先看大匠人欧冶子制剑的过程:《越绝书》载:越王允常(勾践之父)恳求天下第一铸剑大师欧冶子为己铸剑,欧冶子奉命之后,带着妻子朱氏和女儿莫邪到闽、浙一带名山大川遍寻适宜铸剑之处。当他见到湛卢山薪炭易得,矿藏丰富,山泉清冽,适宜淬剑,就结舍于此铸剑。3年辛苦,终于铸就了锋芒盖世的五大名剑——湛卢、钜阙、胜邪、鱼肠、纯钧(又作纯钩),名列第一的是湛卢。湛卢之剑可让头发及锋而逝,铁近刃如泥,举世无可匹者。

再看干将莫邪铸剑过程:莫邪站在高耸的铸剑炉壁上,裙裾飘飞,宛如仙女。莫邪看到干将的身影在熹微的晨光中从远处急急奔来。她笑了,她听到干将嘶哑的喊叫:莫邪……,莫邪依然在笑,但是泪水也同时流了下来。干将也流下了眼泪,在泪光模糊中他看到莫邪飘然坠下,他听到莫邪最后对他说道:干将,我没有死,我们还会在一起……铁水熔化,剑顺利铸成。

虽说这其中增加了些文学的元素,但是颇具代表性,是那个时代精神气质的体现,是为求极致,奋发努力,不惜牺牲自我的大匠精神!

现在的中国人越来越缺乏这种精神,几乎大部分人,为了获取眼前之短期利益,沉溺于金钱与地位的诱惑,甚至不惜偷工取巧,不再追求完美,盲目的换取利益必然导致质量的下降,这是十分不可取。如此一来,原有的竞争力荡然无存,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后反而挣不到钱了。

相比之下,我们的邻国日本,在这方面做的很出色。他们精益求精的这股劲,真是值得我们学习。一位做手工宣纸的日本老人,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制造技艺,还不断的摸索创新,每日都在坚持这单一的劳作,并不被物质生活的高标准所困扰,这股执着与投入值得敬佩。

又如,瑞士工匠手工打造的瑞士手表,很多时候一块瑞士手表,可能要打磨组装好多年才能到客户手中,这些融入了极大热情和心血的作品,是足以传家的。再看看德国人的严谨作风,实在让我们汗颜,在德国企业工作的朋友知道,德国人看似呆板,做事一板一眼。

现实是,中国人活的太灵了!这种对待事情、处理问题的所谓“灵活”固然有其好处,但是更多的人把“灵活”等同于了“投机取巧”“走捷径”,本身就是一种浮躁,不自觉的给自己的头顶加上了一块天花板。有的人本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走了捷径,结果中途而废了。也许“灵活”的结果是你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了短暂的满足,然而,抱有这种心态的人,往往会因势利导,路反而越走越窄。

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国人丢失了曾经的匠人精神?我想,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外环境浮躁,内环境缺乏修炼是主要原因。人之初,本来是一张白纸,那么内在的东西还是外来的给养导致的,归根揭底,是外环境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才导致了一群人、一代人的精神缺失!希望大家,都能认认真真的做事,不浮躁,不投机取巧,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不被浮躁的社会风气所左右,用心做自己,用心做一个匠人。

二、渐行渐远的贵族气质

在春秋战国时代,“士”文化异常发达,处处体现的是贵族精神,忠诚守信,英勇无畏,讲的是公平正义,追求的是道德制高点。

大家可以选择决斗,杀的你死我活,但是有原则有底线,你用一寸剑我也要用一寸,你若让对方用两寸,对方会感觉受到了极大的羞辱,甚至不惜自裁,且从不斩尽杀绝,只要你服就够了!若是你不服该如何?很简单,放你走,等你觉得翅膀硬了,再来挑战,就是这么大气!

自古宝剑配英雄,宝剑在手天下我有!宝剑体现的不仅是地位与权利,更是一种气度。

大秦帝国书中提到墨家一派,以匡扶正义为己任,诛杀暴虐,每每要杀一人,必须开坛辩论,有一人不同意都不能下手,且被诛杀对象有反驳之权利,只有无言以对,伏法受诛,才能动刑,若是不能辩还不服者,可以指定某人为己辩论。杀人诛心,可见一斑。不禁感叹,这些都是民主思想啊,我们的民主来的何其早乎!

‍追溯到2000多年前,你我的祖先可能都是贵族出身,各位不妨查查,都是名门贵族之后。然而,今天大多数国人早已全无贵族气质,剩下的只有草根气息,我们时常羡慕老外的绅士之风,虽然有崇洋媚外之嫌,自己却又不去做表率!

我们的祖先可不是这样的!忘了吗?我们早在3000年前就是礼仪之邦,欧洲的国王,日本的天皇,贵族一直存在,他们的价值在于国民表率,他们就是一根标杆。而我们的贵族,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历经近代的翻天覆地之巨变,现在只剩下“人民”了,貌似是没有贵贱之分了,实际上分别还在,只不过现在的贵指的是富贵而非高贵。贵与贱不是歧视,而是层次,认识,价值观的差异。真正的贵不是手里有几个臭钱,不是手上掌握了多大的权利,真正的贵应该是高度的自我约束与自我修养,贵者应为他人之表率!

昨日下班路上,和同事聊到春秋时期的贵族精神。感叹于先祖们崇敬的正义、公平以及豁达的人生观与世界观。那个因羞耻就能拔剑自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可以不要脸,不能没有钱”,一部分人更是彻底无底线。古往今来遗留下来的众多优秀品质,比如看似“一根筋”的匠人精神,在不少现代人眼中,可以归为一个“傻”字,如果一定要加一个字的话,我想是“傻X”。

孰高孰低,到底谁傻?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上再无干将莫邪?谈国人渐行渐远的工匠精神与贵族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