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这里有治疗选择困难症的妙方

你是否有选择困难症?

有时候是否觉得难以做决定?

是否经常花了很多时间却只做出一个看起来不太理想的决定?

这几天断断续续看完了一本书,这本书从阅读到整理笔记用了大概270分钟左右,连贯起来大概也就是一个下午的时间。

只需要在一个慵懒下午茶时光面前用专注的姿态去把这本书读完,便可以领略到关于如何做一个好决定的花样分析,且对自己有所启思,你觉得如何?

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P.Robbins) 写的这本《理想掌控工作与生活:做出好决定》让我对”做决定“这件事上多了一份新的理解。

来,我这里有治疗选择困难症的妙方_第1张图片

——【1】——

早上你会考虑选择吃什么食物作为早餐;周末前你会思考一下行程并做出去哪儿的决定;投资理财的时候你会慎重思虑如何做出更优的决定让自己的投资受益,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就是由无数个决定组成的。

小的琐事叫选择,一般的情况下叫决定,大的事件叫决策,生死攸关的叫抉择。

同样是周末,我选择呆在自己的房间里进行阅读写作,我的朋友决定去一趟远门进行短暂的旅行,另外一个朋友觉得和同学进行聚会是个不错的决定,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不同的质感。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生活的质量取决于自己的决策的质量。我们每天所做的几十个简单的决定聚集成一层复杂的体系,悄然无声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足球场上一个球员如果不在进入对方战区出现良好进攻机会时进行决定,犹豫中错失妙传与射门的机会,错过了进球,如此一来离掌控比赛胜利的程度就将渐行渐远。

工作与生活如同赛场,提高决策水平,就是提高你赢取生活中比赛和战斗的概率。

不过很多人虽然并不怎么了解关于决策的知识,但他们的日子过得也不错。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2】——

这很简单,他们对差不多好的结果就很满意了,并不一定要求达到最优。

只不过多数人的生活并不会一直不错下去,有时候出现了一些不顺利、不愉快的经历,有些人也任由其发展,不做反思。

我们已经获得了决策的所有信息,这其实是一个已知的结论而非决策了。

当面对复杂的决定时,我们都倾向于限制自己的搜索范围来尽量简化流程,我们大多数人在回应复杂问题时,都会把问题简化到一个容易被理解的程度。

很多人做决定并不提前计划,过于自信,太依赖以往的经验,吸取教训能力太差,导致时常出现不必要的混乱情况,出现与决定初衷背离的事情。

那么做好一个决定前,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来,我这里有治疗选择困难症的妙方_第2张图片

——【3】——

A、你是马上做出决定还是拖延着做出决定?

引起拖延症的原因,可能是脆弱的自尊,害怕犯错,过于追求完美,渴望获得控制权,缺乏动力组织能力差,以及经常觉得时间充裕。

在一些情况下拖延症可能是好事。

例如你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做一个全面的决定,在其他更加重要的紧急事情需要立即处理或是决策所带来的后果很重要需要考虑很多方面那么这时拖延症可以降低做出坏决定的概率。

但是慢拖延症会让人丧失机会,导致悔恨以及其他不良的后果。

同时,还有一个因素在影响着我们做出决定的反应。

那就是我们的情绪!

当你心态平和的时候,你清晰的头脑和理智的行为,会让你更容易做出明智的决策,然而,作出决策之后,强烈的感情会让你处于优势,因为它会增加你执行决策的可能性。

所以感情会变成你执行决策的动力,大部分的时候只有在心态平和,能掌控好情绪时,你才可能做出更好的决定。

有些人很喜欢在情绪激烈的时候做一些令自己愉快而开心的决定,有时候这些决定不切实际到令人后怕,他却无所顾忌。

比如工作不顺的他一生气就把工作辞了,比如在心情不错的时候网购,看见这件不错就买,看见那件还可以就下单,完全不考虑自己的需求。

不要因为一时心烦意乱而做出永久性的愚蠢行为。如果感觉很好,我们就想立即享受,如果感觉痛苦,我们就想延迟它。

情绪会影响决定,也会破坏我们的理性并导致不太理想的结果,特别是负面情绪会限制我们的注意力,加快决策进程并导致冲动行为。

尽管我们鼓励当机立断,但当我们在做重大决定时,如果压力过大或过于激动,可以尝试推迟作出决定的一些时间,如果你不能推迟决定,那么向他人征询建议,或者花点时间扩大你的选择范围。

但在一些孤立的小事情上,习惯性的犹豫不决,并不会对你的生活产生长期的影响。

未来的好处离我们越远,我们就越不珍惜它。即使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如果只是坐在那里,你也会被超越。


来,我这里有治疗选择困难症的妙方_第3张图片

B、你是否对自己作出决定过于自信?

造成麻烦的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事,而是我们所知道的事,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

过于自信的程度会影响你决策的质量。

在决策和判断中,没有任何问题会比过度自信更为普遍和更具灾难性。我们要明白,认知更多地会受到个人的主观因素,而不是事情本身的影响。

我们的所有认知都存在偏见,有个方法,增加自己对此的意识,勇敢面对自己的期望以及换位思考,想想别人是如何看待这一事物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倾向于过度自信呢?

因为优越感,我们觉得自己好厉害好强大,在对这件事情上面做决定好像就是那么有感觉,天真的认为自己可以控制事件开头和进程、甚至结果。

然而,我们的能力却是有限,不能想到事情发展的所有可能途径。而且,往往我们倾向于寻找信息来巩固自己对已经相信的事物的信任。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太熟悉某些套路。

当我们做决定时的情况和以前出现过的情况类似时,我们倾向于把之前做过的决定照搬过来。

为了最大限度地克服熟悉度偏见,我们需要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地带,寻找那些看似遥远或者陌生的决策方案,尝试未尝试过的事物。


C、你做出的决定是不可逆的?

书里讲到一个观念,叫做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指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重视的倾向,一旦沉锚后,我们很少再去考虑随后出现的信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们的大脑会给一开始得到信息过多的关注,最初获得的印象观点,价格和估值与之后的相比,分量会更重。

一旦谈判开始,锚定效应也就开始了。

有时候我们在买一件东西的时候,因为很多人难以评估他们真正值多少钱,我们经常会被卖家开始说的价格牵着鼻子走。

最初的信息会影响你后来信息的获取,锚定效应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是买家,不要太看重最初的价格,如果我们是卖家,可以通过制定最初价格来获取主动权。

事件的终点取决于决定的起点。

所以我们在决策之前,不要过分依赖于自己的记忆来获取信息,多多质疑自己的信息,问问自己是否受到一些已经存在的最近的或者未证实的信息所影响,持点怀疑态度,积极寻找与自己决定有关联的信息,再去做决定。

而信息量涉猎的广泛程度来自于自己的经历、见识、阅历是否丰富,所以,没事多看看书、交交友、到处走走还是很有用处的,因为你正在暗暗的积累知识和眼界。


来,我这里有治疗选择困难症的妙方_第4张图片

——【4】——

这本书还告诉我一些之前没意识到的观念:

A、花时间做出决定的重要性。

我本以为当机立断是果断、有胆识的决策作风,但是有时候我们可以顺应拖延症的肆虐,让自己慢一点做出决定。

特别是不可逆的决定上,比如类似股票收益是否大起大落的投资理财,更需要花些时间。

B、不纠结、不沉迷于做决定。

考试的时候,我们老是纠结于ABCD的选择,时间就过去了。

抢高铁票的高峰期,我们总是纠结着决定要不要提前一两分钟准备等待,结果票点一来,我们在纠结中就与车票擦身而过。

在琐事上不要沉迷于慢速决定,该快则快,快刀斩乱麻而不纠结是对琐事决断最好的负责。

C、不作为也是一种决定。

我总觉得做决定就好像要带着仪式感去做一件轰轰烈烈的事一样。

其实不然。

在没得到全面的信息反馈,没得到一个良好的决策想法之前,什么都不做也是一种有利于自己做出更好、更全面选择的决定。

D、国家文化和个人性格会影响决定。

一个好的决定很可能是依靠直觉做出来的。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灵魂、宗教、迷信才是决定背后的驱动力,并不是理性。

在任何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决策风格和实践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

一个国家如此,更何况人呢。

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大部分人的思维模式、决策套路都与我们类似,每个人有自己的风格,而我们的决策与别人不相同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认清楚这一点,我们做决定的时候就不会经常纠结了。

随心而走,理性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来,我这里有治疗选择困难症的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