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笔记 | 刘轩 | 《教你巧用心理学,过更有效率的人生》2. 克服拖延症

拖延的毛病人人都有。所以当下一次自己拖延的时候,先不要急着骂自己。因为骂自己属于内耗行为,反而会陷入“越骂越拖延”的恶性循环。

为了更好地和自己相处,同时提高做事的效率。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克服拖延症的小技巧,不过在那之前,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我们为什么会拖延。

下文提到的各种技巧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到微云中的随堂讲义查看。

我们为什么会拖延 - 拖延心理的特质

拖延都怪那只猴子

在我们大脑的脑缘系统,住着一只名叫“及时行乐”的猴子,它代表了我们最急躁、懒惰、及时行乐的情绪;而在大脑的另一个区域(前额叶皮质),住着一个勤奋小人,它负责复杂的咨询处理、分析、决策和自我控制等。

我们每天的工作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成是猴子和勤奋小人的斗争;而我们做出的决策,就是他们斗争的结果。

所以光靠意志力,是不够战胜拖延的。更糟的是,靠意志力这样很容易让自己疲倦,而疲倦的时候,猴子更容易取胜。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训练这只猴子。具体的做法是:

- 设定大目标

- 将大目标分解成多个小目标

- 选择第一个要完成的小目标

- 给这个目标设定完成时间(一般不超过几小时,否则就说明目标分解得不够小)

- 设定该目标达成后的奖励(不能过大,奖励时间不能超过完成目标所需的时间)

- 开始行动!

- 目标达成时一定要兑现自己的承诺

重复达成目标、重复实现承诺,猴子就会更听话。

如果看完以上步骤还是觉得无从下手,那就从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开始。

拖延来自于对未来的无感

对我们的大脑来说,现在永远比未来重要。因此越是设在很远的未来的事情,越难让现在的我们有感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倾向于拖延那些deadline遥遥无期的任务。解决的办法在于:

尝试让“未来”具象化,让自己产生危机感。 例如想象未来的那一天,自己在哪里、什么样等,越具体越好。还可以利用手机APP“见一见”老年版的自己,听说会有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哦。

破解有关拖延症的谣言

列待办事项有助于克服拖延症?

并不一定。事实上,错误地列待办事项反而容易让人失去动力,因为“列清单”这个动作本身,会让人误以为自己已经有了进度;另外,过长的“To-do List”也会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那么如何正确地列待办事项呢?答案是,遵循“The Rule of Three”,具体而言:

每天从所有待办事项里选出最重要的三件事情(也可以前一天晚上选好第二天的),优先完成他们,再做别的事。

建议第一件为比较容易完成的事,第二件跟未来计划有关,第三件为今天必须做完的事情。这样做的理由在于,让自己轻松完成第一件事,得到成就感;然后把因成就感产生的动力放在最容易拖延的事上。等这件事有了进度,再来处理今天不得不完成的那件事。

Multasking可以提高效率?

Nonono。事实上同时多任务反而会降低效率;而且注意的频繁切换反而有可能加深拖延症。

解决的办法就是,一次专注一件事情,可以借助“番茄工作法”来完成。

推荐阅读

《Procrastination:why you do it, what to do about it》

比较学术,实操建议较少

《The motivation switch: 77 ways to get motivated, avoid procrastination, and achieve success》

偏向实操,亚马逊电子书免费

《Predictably irrational,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

很有趣味价值的心理学书籍,部分涉及拖延心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笔记 | 刘轩 | 《教你巧用心理学,过更有效率的人生》2. 克服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