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雪山顶,有一处【阴阳界】,岗南晴空万里,岗北云蒸雾涌,中间仅两米宽的山脊,置身其中妙不可言。
人生好像也有这样的分界线,譬如跳槽?于是,入职履新那档口,就像中间那山脊,有可能感受到别样风景。
我来讲讲我刚经历的一段。
【一】
这故事有个欢快的开头,即使我选的这一次跳槽,降薪降职。为啥?你想,一个做市场营销的要搬去成都,新工作的平台依然能负责全国范围,还是为一家国际顶级机构做品牌。换句话讲,拿着上海总部的工资在成都办公生活-作为落脚的第一份工作,是不是已然很幸运?
只可惜,跟新公司的蜜月期,在入职第二天嘎然而止。
【二】
入职第二天,新老板找我谈话了。他说:“Vicky呀,大家说你有点aggressive哦~”
我凝神端详他的表情,想赶紧确认,这个aggressive是我字典里的褒义,还是刚刚听出来的贬义。老板是个清秀文雅的上海男人,从我们在营销圈里认识起就一直是暖男的模样,他语调仍然温柔,也透了一丝见我不接翎子的急:“作为朋友,我晓得你是想干事的人,但没办法,在公司我作为老板,重要的是平衡整个团队。”
我意识到是人际出问题了,可哪里做错了呢,我竟毫无觉察?见我呆傻萌蠢,无奈之下,老板只好继续点拨,挑明了那些“aggressive”的表现:
· 早上内部研讨会,头脑风暴陷入尬局,你是不是分享了下“迪斯尼策略”的方式?
· 晚上部门微信群里,你是不是转了几条数字营销的干货帖子进去?
· 听说,你自己联系了Tax市场团队,想去做志愿者支持他们的活动?
原来,我以为的开放共享积极主动,尽快了解业务贡献价值,在别人眼里是-
· “你是怪我没组织好么?”
· “你是在教育我们怎么做营销么?”
· “你想做什么,从来没人这么要求过!”
当时我内心,只觉比窦娥还冤,“你们一个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委屈之下,我急于辩护自己的初衷,老板却似乎并不愿评判孰是孰非:“重要的不是你怎么想的,而是别人怎么想的。”
这一句,叫我真正意识到,我跳槽了!
这里是大公司,人多的地方江湖本凶险;
这里你是新人,还没人了解你率真的秉性;
这里你是经理,指点江山的总监范是不是该收收?
过去与现在世界的巨大差异冲撞,痛感越明显,我们越警觉,而这样的提醒来得越早越好-从这角度讲,我们要怀着欣喜的心情,接纳跳槽之初所有的误解与被误解。
【三】
“后来你和团队怎么样了?彼此理解啦?“你可能会这样问我。
其实我不太清楚。一开始,余震影响还是有的。但所幸,我很快离开总部彻底搬到成都,远离大家视线,加上坚持对事不对人的无差别协作态度,起码两三个月后,耳边不会再飘进啥传言了。
工作配合顺畅,这样就好。
【四】
这段经历,在这几个月中,我会不时拿出来咂摸一下。不是放不下被人误解的那点小委屈,而是不甘心,素来擅长合群而居的我,是缘何步入那境地的?
“别人的反应,存在即合理,是你急了!”,现在的我再复盘时,会这样告诉自己。
这种急,是经验主义的急。木遥这样描述过跳槽:
你被幻觉所吸引,奋力一跃,承受冒险所带来的失重感,假定——很可能只是盲目地假定——你过去的经验有助于你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铆劲冲锋式的“拼”,曾是一路助力我职场快车道的秘诀,“要么滚要么狠”的鸡血速度感,进入新车道仍刹不住,全然不先看看赛道变成了登山还是泥地。
进入一家新公司,文化变了,运作模式变了,对你的期待值变了。你要先了解好所有这些,才能正确定位新的自己。
仔细辨味,这份“急”,回甘里还尝出了不自信?怎么会,我再尝,果真是:我语出惊人,我东奔西突-我那么迫切地想要大家知道,我原本可是总监级别的而且有着实至名归的能力;我那么迫切地想获得大家的认可,生怕去了成都之后山高水远无人记起。
为何新团队的认可对我如此重要?为何如此执念放不下总监这个名号?
这些内心最深处的渴求,绕过我的意识,伴随着侃侃而谈的音调和亲切温和的笑容,散发出去,成为我场域最真实的信号。世界笑笑:“小屁孩讨夸呢,我偏不给~”
【五】
可能对于职场老司机,看到前头我描述的那些“aggressive”行为时,早已一眼明了我踩了哪个坑-着陆新职场,请低姿态进入。
可我确实花了好一阵子,才渐渐平复情绪、接纳反应、浮现反思。算算也职场十年,道理一想都懂,怎么还像愣头青一样有勇无谋?
或许这就是“知道”到“做到”的距离?
小小一段距离,反求诸己而后跨过去,向更圆熟通透的自己迈进。
在更大的尺度上来看,这只不过是平凡的一步向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