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跟任何人都聊得来》,迈克•贝克特尔,2014
《跟任何人都聊得来》是写给内向者的,里面既有基本原理,也有一些实用技巧,或者危险的禁忌,非常实用。全书的内容被作者在序言中做了简要浓缩,并指出交谈的四个关键要素:坚持自己的个性,让自己的独特之处充分发挥作用;准备越充分,你就越自信;永远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千方百计让自己变得有趣;学会从他人的思维角度出发,真正在意对方。如果想改善自己的交谈,不妨读下这本书,如果没有时间,那我觉得认认真真的读完并尝试去理解、实践序言中的内容也就够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才要交谈;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的交谈并非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即便你以为理解对方了,也有可能与对方在歧途上。但是,这有什么不好呢?!回想一下,我们的生活多数时候都是四平八稳的,我们也因此觉得安心,多数人也比较喜欢这样的感觉,也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可是,最难忘的回忆却是那些让我们倍感考验的时刻,这样的时刻充满了挑战,与众不同。所以认识到交谈正是为了发现不同、拓展认知而变得富有挑战、不能时刻由自己掌控这个事实,我们才能更好的进行聊天。
看看我们周围,交谈达人一般特征明显,通常是那些“外向型”的人,外向型的人是指那些通过群体交流获得能量的人。他们倾向于通过交谈来思考。人越多,他们越是活跃。交谈中,他们通常都能够最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反应敏捷,不会因为人多势众而恐慌。可能一开始的结论略显浅薄,不过,他们会意识到这不过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最后会有更好的结论。而内向型的人却总是给人沉默寡言、不善交流的印象,而实际上“内向型”的人是那些通过独处就可以获得能量的人。或许很多内向型的人都在羡慕外向型的人,羡慕他们左右逢源,羡慕他们海阔天空、夸夸其谈。甚至是想要成为他人,这种情况下自己的独特性很容易丧失,因为注意力放在和他人的比较之上,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别人的优点上,而忽视了自己的独特性。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即便从内向型和外向型的角度去考虑,这两种人各有千秋:比如内向型让交谈更有深度,而外向型则更具行动力。接受自己的独特性,承认对方的独特性,这是交谈必需的基础。
既然自己是独特的,那各人的人际沟通技能会有差别,关键在于不要模仿他人,而是自我学习和成长。一旦我们接受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地方,我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选择正确的沟通技巧,选择合适自己的社交场合,和他人有效、惬意地交谈。
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不仅仅意味着自己与别人性格的差异,还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思维模式,也就有着不同的“词语过滤器”。同一个词语,通过不同的过滤器之后就会有不同的意义,这就为有效的交谈设置了障碍。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模式。事实上,当我们交谈时,我们会做出各种假设,猜测对方在想什么。而且,一旦做了猜测,我们就会错误地将其当作事实,进而以此为根据采取行动,而实际上,你的根据根本就不是事实。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角色,从“内容提供者”变为“内容开拓者”,通过交谈的方式,将模糊的明确,将猜想的核实,让自己接受的内容贴近事实,行为符合逻辑。
正确解读相互交流的结果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观点理解生活,如果误会了对方,也将会导致错误的行为。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沟通达人”,其目的并非改变他人的思想,而是理解他人。
那么如何开始交谈呢?关键在于寻找两个人的交集,这里都是真正交谈开始的地方。
拥有更多的讨论话题固然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是,如果只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所知道的内容,我们就错过了人际沟通的最大资源:对方的人生阅历和思维观点,而这才是我们交谈的真正意义。为了有效的使用交集,在不改变对方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千方百计让自己变得有趣,“样样都通”比“一门精通”更重要、更有效。所以,平时要多留意搜集信息,千方百计让自己变得有趣,这是有效沟通的秘密之一。然后再加上周密的事先准备,比较具体的观点才会一一浮现,这样,交谈中你才能不偏离轨道。用心留意健康友好的谈话,会发现双方的信息输入应该是平衡的,注意力偏向任何一方都会失衡。因此,将注意力集中于你们所处的情景,是最为安全的做法。对于加入加入新的交流群体时,请牢记尊重交流中的其他人,在合适的时间用温和的话语参与进去,不要贸然评论别人或不适宜的话题。
一旦开始交谈,交谈的内容也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变得丰富多彩。沟通达人善于通过听觉、视觉及其他感觉系统捕捉周围环境的变化,他们往往会关注小细节,并以此调整交谈的方向。注意观察肢体语言有助于我们作出判断。因为多数的肢体语言都是无意识的,恰恰能反应出对方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眼神交流、手势及动作都为交谈的进行提供了一定暗示。早期的一份研究表明,交谈中,只有7%的内容是话语传递的,38%的信息靠语音语调传递,而高达55%的信息都是来自肢体语言。话语方面可以伪装,但是,肢体语言往往会出卖我们。当与他人交谈时,通过感官吸收信息,关注正在发生的一切。当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正在谈论的内容不相符时,我们就可以说,肢体语言比有声语言更可信。细心观察肢体语言有助于更深入准确的交流,而真诚的赞美会让对方对自己充满信心,进而在交谈中会更放得开。交谈过程中要永远保持一颗好奇的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常见事物:假设所有和你交谈的人都知道一些你不知道且很有趣的事情。弄清楚这些内容,并以此为目标,探索隐藏在表层之下他们真正的反应。无须在脑海中列出一堆的话题,其实对方才是你挖掘话题的源泉。如果你是真的充满好奇,想要弄清楚他们的兴趣所在,那和对方交谈就容易多了。
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出发。谦卑地服务他人并不会损害一个人的领导潜能,相反,这恰恰会促进领导潜能的发挥。在领导之位上,弱化“我”的存在最终却会让“我”更为凸显。”对他人感兴趣,是任何人际关系得以维系的智慧所在。一味觉得自己有权利,理应享受舒适,我行我素,这种过度关注自我和自我需求的思维模式自然会带给你痛苦。相反,如果我们选择服务他人,也就为坚固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与他人融洽相处恰恰就是我们进行有效交谈的能力源泉。每个人都希望被理解,被赞赏,被理解意味着他人将时间和注意力集中于我们,将精力倾注于我们,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我们的存在,与我们互动。被赞赏意味着他人喜欢我们,并示意和我们建立联系。一个资深的谈判专家说过,自己少显摆,多给对方显摆的机会,这是人际沟通的不二法宝。
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并不是要否定自我,不再自信。相反,只有自信的人,才是真正接受自己的人,才能够适当的弱化自己、服务他人并且能够持续地保持愿景,将交谈的目的设定为建立联系,感恩对方愿意花时间与你交谈,从而获得满足感。
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出发,要学会倾听,这样对方才能聊得开,话题才能够不断深入。作为倾听者,你觉得自己属于哪种水平呢?先来看看下面几个问题:对方说话的时候,你是否正在准备自己要说的内容?在他人结束说话之前,你是否喜欢插话、打断别人的思路?如果他人说话的时间比较长,你是否会失去耐心?你是否觉得让他人理解你的观点比理解他人的观点更为重要?如果他人告诉你自己的烦恼或挣扎,你是否喜欢出主意?人们是否觉得你善解人意?如果有这些方面的问题,那就要注意调整一下了。同时作为一个倾听者,不仅仅是关注自己的嘴,要真正关注对方,保持坦诚。学会真正在意对方以及对方关注的事情。越是真实,你的有声语言及肢体语言就越相称,对方也会感觉到你在倾听,那么预期的联系也就会建立起来了。
必须承认,倾听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于自己所听到的对方所说的话,我们都会加上自己的注解,用自己的经历去理解,然后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一点是很致命的,很多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源于此。而那些经验丰富的沟通达人会避开这一点,他们往往会从倾听者的角度提出问题,而非从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出发。向对方提出开放式的问题,贴近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尝试使用“Who(谁)?What(什么)?When(什么时间)?Where(在哪里)?How(怎么样)?Why(为什么)?”这六个开放式的基本问题,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一般情况下,有效的提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提一个封闭式问题。然后选择新闻采访使用的开放式问题:谁、什么、哪里、什么时候、怎么样、为什么。仔细倾听对方的回答。重复。就这么简单!倾听也有出现进行不下去的情况。如果发生了,那就体面地结束谈话吧,继续其他事情。
任何值得去做的事情都需要耗费能量,而适度的压力能够输送所需的能量。正视交谈过程中的压力,既不一味指责别人,也不将交谈的责任认为是是我们单方行为的结果,因为交谈至少在双方之间展开。基于事实的态度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不能把交谈的失败归咎于某一方。在有压力的时候试着呼吸练习加以缓解。
合理的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分歧,将彼此之间的分歧视为分析自己的思考角度以及和他人观点相比较的机会。客观的承认自己观点或自己的立场未必是最好的可能,暂不自我防卫,仔细倾听对方在说些什么,无论对于自己的立场还是对于他人的立场,你都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控制自己,也不要让自己被对方的愤怒传染,冷静,然后认同对方观点中正确的部分,而不是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让对方信服自己错了。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是对的,当时就不可能听得进任何人的话。
人际关系中没有什么操控术。一切的一切,其关键还是要诚实,真正对他人感兴趣。我们并不是要你学着如何在棘手的交谈中“获胜”,而是坦诚相对,让双方都受益。任何别有用心的伎俩都不利于交谈的顺利进行。你无法控制对方的选择,只能控制自己。如果情境比较紧张,你尝试温和且有效地去解决问题,而对方根本无视这些,那就不必再继续了。体面地找个借口走开。每次交谈后写下你了解到的内容,探索他人的生活阅历,这就是为再次交谈做准备的最好方式。整理自己获得的信息,以便于下次和对方交谈时能够很容易地回忆起关键点,自信地应对。
时至今日,人际沟通的方式也会越来越多样化,但是,不管何时,都不要忘记面对面交谈的重要性。毕竟,人际关系中真正重要的是人,技术不过是加强人际关系的工具——仅此而已。利用电子邮件交流时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邮件内容尽可能简洁;遵循黄金法则:面对面不愿意说的话,网络中也不要说;尽可能仔细地检查和编辑你的文本。要记住,现在能够给对方留下印象的只有你的文字,面部表情、肢体语言都帮不上忙。一旦点击了“发送”,你就没有机会检查了;慎用缩写。虽然邮件中缩略词、缩写是很常见的,但是,如果收件人完全读不懂你的缩写就麻烦了;不要转发笑话或故事,除非你确定对方想要收到这些。如果他们真的喜欢,也不要直接将已经转发多次的内容再次转发,可以将笑话或故事本身复制粘贴,然后附上自己的观点或评论;没有对方允许的情况下,不要发长篇大论;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应避免使用电邮和电子卡片;商务信函和私人信函一定要分清;群发邮件的时候,要确保你已经隐藏了第三方的地址;在邮件中尽量避免幽默。幽默包含说话的口吻、时间选择及面部表情,需要这些因素配合才能达到幽默的效果。;不要让网络交流取代了面对面的交流。不要在电邮上面花太多时间,千万不要因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束缚,生活变得单调而和他人取得联系。
电话中和他人交流就像面对面交流一样,唯一的不同就是我们看不到对方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因此,我们所说的话、说话的口吻变得尤为重要。在电话交谈中也要使用黄金法则:你希望他人怎么对待你,你就应该怎么对待他人。以己推人,考虑他人的处境和感受。如果整个交谈过程中你喋喋不休在发表看法,他人会有怎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