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第一部《巨人的陨落》,时间跨度从1911到1924年,多视角描写这一场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战争中不同国家、不同阶级的几个年轻人的成长,是本鸿篇巨制的砖头书。
肯叔用笔选了英德俄美四国代表来体验战争,有贵族的虚伪,有贫民的愤怒,有亡命徒的大胆,书中每一个小人物都成了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但他并没有平分笔墨。战争中的大事件只是背景点缀,作为暗线贯穿小说,没有赘述。但作者力求真实,涉及历史人物都要找专家考证,使得小说在脉络发展上更顺畅,而且没有违背历史的硬伤。
肯叔擅长借书中人物的质疑来引起读者反思,同时借他们的口来表达的自己的看法,语言不华丽,在平实却更有力量。
1.对宗教的质疑
信仰究竟重要吗?宗教的统治是不是一种束缚?
开篇从威尔士矿工比利的成人礼写起,最先引发对宗教统治的质疑,无神论者,新教徒还有后文中俄国移民对东正教的虔诚都有涉及,通过个人的生死来加深印象,信仰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影响在比利身上尤其巨大。刚开始十三岁时他被称为“耶稣的比利”,绝望被困矿井下的时候,他靠对宗教信仰,唱着赞美诗支撑着自己渡过难关,那时他是虔诚的小新教徒。而后十六七岁遭遇矿难,他开始发问:上帝为何如此待他的子民,让他们遭遇苦难,但同时他还是去教堂做礼拜,努力从圣经中找寻答案。随后十八岁正式参军,战争中,不再是耶稣的幻像,而是求生的本能指引他带领部下们一次次从战场上活着回来。
2.对战争的质疑
陨落的巨人究竟是什么?傲慢的贵族阶级?腐朽的制度?是庞大的帝国统治在战争中的崩塌。一个崭新的世界重新建立的过程中,战争的作用又是什么?英国的茉黛女勋爵,德国的外交官沃尔特,美国的总统幕僚格斯,这些年轻人在一开始就在发问为什么要发起战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白白送掉性命,究竟为了什么?
里面关于战争的小片段尤其让人感慨,停战前几分钟,格斯所在排攻打小村庄的时候,他手下19岁下士克里,冒着生命危险去投弹,仅仅因为战争就要服从命令,死就是这么简单残酷。格斯最后合上男孩的眼睛,只说“上帝原谅我。”似乎谁都没有错,但的确有生命就这么没了。
对比之下,俄国的工人格雷戈里入伍后,带着是手下们进攻时,故意拖延,宁可杀死长官也不会想冲锋牺牲掉自己。违反军规,但保存了力量活下来了。
小说中展示战争中不同国家军人们的生死观,没评论对错。一战中的著名战役不少,肯叔借用的并不多,但用到了圣诞节英德两军停战这段。能看出来他对人本性的称赞,以及对战争本身的反感。
3.对制度的质疑
究竟哪种制度最好?
小说里战争发生前,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德奥俄国帝制,美国联邦制。战争推翻了帝制,各国内部的矛盾不断被激化。英国这个老牌贵族统治的国家,工人阶级开始觉醒,工党在议会能占有一席之地。美国威尔逊总统提出国际联盟的号召,美国在给自己重新定位。俄国布尔什维克主义泛滥,革命还在继续,帝制直接跳转到共产主义还需要时间。各国各阶级都在动荡中,改变着本国的制度,或推翻,或完善。并没有普遍适用的所谓最好的制度标准。
毕竟肯叔是英国小说家,他的态度,是赞成英国这种议会投票选举的方式,进行温和的改革,反对俄国的流血革命改变政权的方式。
4.对权力的质疑
究竟有没有真正意义的权力平等?
小说里面两个主要的女主人公是威尔士的茉黛女勋爵和女管家艾瑟尔,贵族和平民的女权主义者代表。她们都在为争取妇女的选举权奋斗,阶级的不同带来的结果也不一样。
茉黛代表英国上层贵族,她热衷争取女性选举权,为单身母亲开办慈善性质的医疗机构,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女性发声,是最初登场的女权主义者。作为一个没有多少遗产可继承,依靠哥哥资助的富家女贵族,社交场合游刃有余,但在政治上却过于追求完美,并不是真的懂得权力的获取过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她的阶级局限性。
艾瑟尔从一个女管家到成为工党的女议员,她的故事就是部草根奋斗史。她代表底层民众的发声,权力的变革不再是贵族的特权,普通人民也有机会改变历史。
看得出肯叔是同情女权主义者的,书里面女性角色都很有头脑。要么独立,要么懂得利用自身的优势,哪怕是姿色。几乎都是正面形象,哪怕是任性的公主也让人恨不起来。
除了女权问题,像种族歧视,阶级不平等,都仅仅是提及,而没有着重写。预计,在后面两部作品中会更侧重些。
故事情节以外的精彩之处,主要有
1.人物塑造上,立体多样,英国贵族绅士,俄国工人落魄,德国的勤奋和高效,每个角色都符合自己的身份,并且个性鲜明,没有一个人物设置有雷同感。同时也有共性,几个年轻人上战场前都担心“如果真有人朝他开枪的话,他会如何反应?掉头就跑?”。
2.伏笔设计巧妙,利用人物的见解来做铺垫,保持叙事的连贯性。例如:介绍格斯对国家关系着迷是因为里面“充满友谊和仇恨,结盟和战争”。而德国海军上将汇报工作提出准确的数字,让沃尔特怀疑计算太精确,太确定。而“战争从来都不是这么容易预测的”。德国的轻敌要为后来的失败负责任。格斯对俄国战争的预测:“最后的赢家是俄国人民”。对二战的暗示也在全书的第三部分世界重生中出现了,借评论威尔逊总统的一句话,说“孩子将来不得不再打一场世界大战”预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
3.语言上英式幽默的运用,强烈的自嘲和讽刺在小说中随处可见。例如战后,在巴黎和会期间,英国代表团在“宏伟”酒店设立总部,为了防止法国间谍,用自己人替换了所有的工作人员,结果是“食物变得难以下咽。”读到这句,瞬间笑喷了,这自黑得行云流水般,肯叔一点儿也不避讳英国食物是黑暗料理的事实。
英国所谓的绅士礼法,嘴上要求不说谎,却在做满是谎言的事,菲兹伯爵因为私怨报复比利,对阶级性永远无法调和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小说中也有些肯叔不太拿手的部分,例如:
1.他描写的爱情都太突然,用的一见钟情的路子,只是结局各不相同,感情戏直白但稍显乏味。
2.对于战争的描写比较薄弱,大战莫名其妙的开始,又没来由的结束了。由于小说的历史背景真实,所以很多想当然的地方,少了些背景交代。知道一战历史的人读着可能就是个时间的一笔带过。而对历史不了解的会觉得有些仓促,到最后有完全为了推动故事情节而强制结束战争之感。
对于作者肯叔的看法
1.肯叔特别顽皮,可以把一次抢占阵地写得很详细,借比利来写战争中大兵们的状况,但只讲一次,告诉你,战争细节我也可以写,但这不是本书的重点,来一场做代表就好。
2.肯叔很乐观,文中描写俄国战争中,士兵在饥寒交迫时,还懂得欣赏贝加尔湖。作家笔下的人物往往是作家心声的写照,肯叔塑造的人物无论多么艰难的情况,都没有想过放弃,是对生命的一种赞美,也看出他想通过此书传递出的积极意义。
3.肯叔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他笔下几家年轻人都说过的一句是将来我们的孩子要在什么样的国家生活。人心之所向都是未来,下一代的幸福生活才是最原始的追求,无论阶级国籍。肯叔反复提这句,也是希望读者能多些这样的思考。
在结尾部分,写到1923年的故事,希特勒第一次非正式出场。很期待看到世纪三部曲的第二部《世界的凛冬》里面如何讲述二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