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加冕

究竟是什么,能把一个青年人逼到非要杀人不可的地步?都说谋财害命,看来这世上的命案大都和金钱有关——凶手企图得到被害人的财产。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拉斯科尔尼科夫却不仅仅是为了钱。

没错,一开始他确实只是想要从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那里得到三千卢布作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基金,好让自己不拖累家人。可是,他杀了老太婆抢走钱后却把钱藏了起来,并没有动用一分一厘。而且,杀了老太婆后他并没有获得预想的快感。按理来说,老太婆原本就是一个万恶的吸血鬼,人人对她恨之入骨,如果他杀了老太婆,那就是为这个世界做了一件好事,应当被众人当作凯撒那样的伟人来看待。

最终的最终,他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如果得到钱是他杀人的目的,连目的都没有达到,那这次冒险杀人算是失败的吧。他想通过杀人来给自己失望沮丧的性格带来一些改变,让自己长期被压抑的心情获得一点快感,可笑的是他最后得到的竟然是无尽的绝望和深入骨髓的痛苦——他始终迈不过这个坎儿。拿他自己的话来说,如果他成功地杀掉了老太婆、顺利地得到了一笔钱、顺理成章地开始自己的事业,那么他将会像拿破仑那样被加冕。可是他无论如何都做不到“顺理成章”。

就算教皇把皇冠举到他面前,他连低下头接受都做不到。

在无数个昏沉的梦境里,他开始反思自己,杀了万恶的老太婆真的能让他受人敬仰成为英雄吗?万恶的老太婆一定要死在他手上吗?老太婆真的该死吗?没日没夜地反复质疑自己大概真的会把人逼疯,他似乎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精神病人,他分不清现实和梦境,他会把应该出现在梦境里的话说给现实中的人听,因此难免会引起怀疑,就这样,他把这件凶杀案和自己的联系一条条地捋给别人看,这终于引起了侦查员波尔菲里的注意。

我认为《罪与罚》中最精彩的心理描写是波尔菲里和拉斯科尔尼科夫对峙的那一段,波尔菲里一定是杰出的心理专家,从谈话的开始,根本就看不出来波尔菲里怀疑男主,甚至是通过不断地替男主撇清关系来摸清男主的心理状态,最后话锋一转,突然表明自己的怀疑来击破男主的心理防线。

眼看着他就要在心理战中被波尔菲里抓住了,可是他却被另一个十分想给自己赎罪的狂热教徒给救了:那个狂热教徒顶下了这个罪名。按理来说,他这次终于可以顺理成章地开始新生活了吧?

教皇都把皇冠戴到了他头上,他却一把扯下皇冠、扔得远远的。

他还是不能接受自己杀掉老太婆这件事,经过反复的思考,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像凯撒那样杀人像开香槟,他承认自己永远都接受不了自己杀人了这个事实,尽管是一个万恶的吸血鬼的生命,他也没有肆意决定的权力。

医生有个信念——没有任何价值能凌驾于生命之上,因此真正的医生是没有国别信仰之分的,即使在战争期间,医生也不会看着敌营的战士死在自己面前。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它价值的高低不会因为依附个体的道德水平而浮动,因此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权利决定芸芸众生的生死的,如果有,那和古代浸猪笼的暴行有什么区别?

真诚的反省让他明白了自己罪孽之深重,他犯下的傻事是轻视生命的罪,他永远的忏悔是对一切生命青灯古佛敲鱼诵经的罚。

#9���,+

你可能感兴趣的:(失败的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