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陈虎平2016年1月出版的《打破自我的标签》,有点费脑,但是挺燃的,现将其中与职业生涯发展有关的内容做出摘录和总结,供需要的伙伴参考。
为什么会读到这本书
阳志平老师在微博里说过:“我有很多君子之交,陈虎平老师是常常能畅谈畅饮的那类。”古典老师在《跃迁》中将这本书列入推荐书籍,并言之“从进化论的角度重新诠释自我突破,是一本被严重低估的好书”。
关于作者
陈虎平,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曾研究康德哲学、认知科学与演化论的哲学问题,自译和合译七部学术和科普著作;曾多年讲授GRE课程,获新东方20年功勋教师奖。作者的微博和博客名都叫“剪枝者”,会更新他最新的思考和文章。
关于本书
作者说:本书从演化论的角度看人生和自我,是关于人生奋斗的理论分析,写给我本人,也写给想要改变自己、改变人生的有志青年,尤其是出身平凡但努力向上的年轻人。我们都要先接受家族和生活的现状,与之和解,从这里出发,再一级级台阶向上。也许现状不算理想,但我们不逃避、不否认,要在此基础上努力前进。
核心内容
同样一本书,每位读者的视角和理解层次不同,各取所需,我是从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出发,只摘取这方面有启发和帮助的内容加以整理,可作为给年轻人的一些建议。
1、社会适应策略:行动强于思考。
作者以前相信,思想可以改变人,后来发现,别人通常不会被你改变,而自己也是要看到、听到、用了、做了,才能改变。外部刺激比内心反省更猛、更直接,伤害了你的骄傲,你才有动力去战斗。
当我们思考时,习惯以因果关系为主,针对已发生的事,反思已有证据,但社会比现有科学复杂,市场、社会运动、互联网,众多的作用者相互反馈,超越了古典的因果关系,相关、趋势、风、幂律,变成主导,你都来不及思考,新秩序已形成。
所以,行动甚于思考,跟随趋势甚于追问原因,行动起来试错,跟随潮流前进,才是社会适应策略。
2、成功是微小优势的连续积累。
微小优势的连续积累是达尔文演化理论的精髓,一个复杂的行为和思维能力,是多层练习的结果,你在每一个新的层次练习,并且比同层次的人多出一些优势,许多这样的优势积累在你身上,你就获得了超过普通人的成绩。如果你没有超出平均水平,那说明你做得只是普通练习,没有超出别人的优势,没有进入到下一个层次继续积累。
比如你认为有些人天生擅长交际,其实他是经过了长期的练习和积累的,开始是与父母亲人交流,然后是和同龄小朋友玩耍,然后是与同学一起上学、玩游戏、在群内合作和竞争,然后是进入工作场所与同事协作,然后是在大城市的陌生人环境中交朋友、找组织。事情越来越复杂,早已超出了基因和教养给我们的自动装配,要获得新思维新技能,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
所以,如果你想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就要学会分层练习,在每一层次完成小目标,形成小优势,一步一步上台阶,只要连续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不知不觉就会到达高处,成就神奇的事。
3、好的价值观:相信老天很公平。
价值观不是空洞的,它是一套组织行为的程序,告诉你在一段时间里,该选择什么,做什么,期望什么。好的价值观是相信老天很公平,相信好的东西总要付出代价才能得到,你付出了,就会得到应该得的,不多也不少。只有相信这一点,我们才会分析自己哪里出了问题,才会去改进。
坏的价值观是不相信社会是公平的,一切都是社会的错,别人的错,有了这种信念,就会习惯性地把现在的平庸状态归因于外部因素,这样自己就没事了。
那好的价值观怎么形成呢?家教、成长环境、工作环境都很重要,如果有大人、贵人、优秀的人告诉过你,应该得到什么,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得到,值得感激,如果没有,不要埋怨,已经是成年人了,又是互联网时代,可以模仿优秀人物的行为,多看传记、多见世面,多思考和对比,提升自己的高度。
4、要同时培养实力和“弱关系”。
我们都知道增强自身实力(财富、权力、知识、信息)的重要性,但一些看上去并不怎么聪明,没有太大实力的人,因为善于经营社会网络,也能取得显著成绩,而一些有实力的人由于性格、习惯等原因,与外界接触很少,失去了放大成绩的机会。这就提醒我们:实力和弱关系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不是先有实力才能培养弱关系,同时培养才是最佳选择。
弱关系的本质不是人脉,而是信息的传递,如果你只和强关系的亲朋好友交往,就很难接触圈外的人,你与外界交流的信息是重复低效的,而弱关系里的人,才具有与你显著不同的技能和资源。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即使再聪明,到了30岁就会发现,自己能做的也就那么多,去做真正聪明的人,寻找最好的信息源,勤听讲座、勤记笔记,取得贵人的信任,加入更好的团队、公司、平台,走得更长更远。
5、有志青年行动的动力、方向和技术分别有哪些?
- 动力,人的动力来自情绪、激情、感性,不是来自理性、分析、计算。
动力可能来自于社会中的比较,平民子弟看到城市里的同龄人,城市普通子弟看到更优秀的同龄人,会自然地产生动力,要追赶或超过别人,就要更加勤奋。
动力更有可能来自崇高目标的激励,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幸遇到一位世界级的或中国一流的人物,并受其人格魅力感染,成为忠实粉丝,以之为榜样和目标,效果会很强烈。或者,跟随父母长辈见过很多大场面,重型机器、连绵不断的生产线、海量的设备,心灵会受到震撼,终身难忘。这些见识和经历带来的动力是书本和灌输难以比拟的。
马云去了硅谷,受到巨大的触动,回到中国,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段永平见了巴菲特,受到巨大的激励,另开一局,开始互联网投资。只要有机会,就去亲身感受更多让人热血上涌的时刻吧。
- 方向,方向是信息问题,与行业内的先进群体保持联系,你就能捉摸到。
很多人想改变平庸,但找不到改变的方向,感到迷茫,如果你生活在一个都是平凡人组成的微环境中,身边没有优秀的人指引,也没有读过什么历史或名人传记,要有方向是很难的。
所以,要找方向,首先是到大城市,然后是实际接触比你大10岁左右的人,跟随他们学习,5-7年后听他们谈到新的趋势,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不会采取行动,但你去行动,这样就可能超越。
- 技术,技术是后天习得的资源,提高技术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理商和情商。
理商是系统推理和控制的能力,比如健身、做题、编程、行业分析,主要涉及个人范围;情商是情绪同步和共振的能力,比如聊天、合作项目、管理公司,涉及到群体协作。
如何习得这些技术?即时反馈、在费力区刻意练习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工作到七八年,30多岁时,无论在技术岗还是营销岗,都会遇到收入的天花板,这时要突破的,就不是个人能力,而是要借助团队、公司、平台、潮流等。比如,转到管理岗位去,投资某公司的股权,又或者参与创业。
6、中国大时代背景下的学习和择业
作者认为,未来30年,中国的经济机会依然巨大,可以去国外读书,一定要回来发展职业,年轻人就要去尘土飞扬的地方,去大风刮起的地方,中国就是这个世纪最大的风。
中国现代社会的核心是工业化、科技化、城市化,所以无论学习还是择业,都要围绕核心来,工科最强、理科商科次之、社会科学再次之。注意不要被民主正义平等这样的大词所害,概念扯多了,人就会脱离实际、不接地气;也不要被个人的爱好、性格所限,那样还是太自我了,待在安全的心理地带,看不见外面的世界。
年轻人可以重点关注的领域有:互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车、高端制造、文化品牌,工作的标准应该是“以可以复制的方式满足更多人”。一定要坚定地留在北上广深,未来可向南京、杭州、苏州、佛山、厦门、武汉、成都、重庆、西安、郑州、天津、沈阳靠拢,深度参与中国大城市的发展。
作者还谈到,好的人生需要家族的积累,因为成功所需的时间是恒定的,上一辈积累的好,就是为下一辈节约时间,如果上一辈的基础薄弱,那就从自己开始,不论处于人生的哪一层台阶,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努力前进,向上攀爬。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比阶层固化更可怕的是心智的固化,给自我贴上种种标签是偷懒和封闭的选择,害处大于益处,打破他们,成长起来,去风起的地方,去尘土飞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