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很多人看《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而欲罢不能,今天小妹想给大家推荐另外一部LBGT题材的电影《每分钟120击》。
该片的烂番茄好评度99%,豆瓣评分8.4。
它也是今年备受瞩目的影片,第70届戛纳电影节上,本片获得了评审团大奖。西班牙著名导演阿莫多瓦作为评委主席相当喜欢该片,因为他本人也是同性恋者。
但最后,最佳影片还是被《方形》拿下。而且奥斯卡公布的最佳影片名单里,《每分钟120击》也没能入选。目前获得三个协会最佳外语片奖项。
本片是导演罗宾·坎皮略的第三部长片,他此前执导的处女作《东方男孩》,就以法国大叔和东欧男孩的感情,探讨移民少年的生存状态等社会问题,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大奖。
这部电影其实也算是他的半自传作品,已出柜的坎皮略在1992年4月加入过“行动起来”的巴黎分部,本片的编剧菲利普·芒朱也是该组织的一员。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性解放运动的兴起,艾滋病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但是大众对艾滋病依然知之甚少,甚至艾滋病和同性恋者的污名化经常被联系在一起。
法国当时成立了“抗艾”组织Act Up, 宗旨是向大众宣传防治艾滋病传播的基础常识,和反抗制药公司的高价垄断。
组织里的成员大部分都是已经感染艾滋病的患者。他们会在组织召开会议时,安排接下来的每一个抗议活动。内森(阿诺德·瓦罗里斯饰)和西恩(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饰)也是在这里认识。
他们一起冲进制药巨头的巴黎实验室,抗议他们的不作为,抗议因为他们迟迟不宣布检测结果,大家恐慌,身边也有人在不断恶化。
一起去高中发放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时,一个女孩的反应是:我不会得艾滋,我又不是同性恋。西恩当时直接凑过去亲吻内森,那个画面很美好。
然后两人没有过多的相处和你来我往,而是直接就papapa了,节奏的音乐,两人的性爱。
西恩透露自己16岁就面对突然到来的死亡倒计时,而后的每一天里,他都只能通过不断告诉周围人来提醒自己:生命还有值得去追寻的目标。
尽管他勇敢、积极、乐观担当,最后还是无法抵挡病情的恶化,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精神也逐渐萎靡,在组织里也不断与其他人发生分歧和争吵,最后年仅26岁就离开了。
他的人生都消耗在了组织里,他们在正式会议像发言人仍血袋,在在实验室抗议,在街头跳舞抗议,在街头向别人宣传,开会讨论活动标语,活人成群的躺在街上祈祷。
这些行动看起来是如此的微不足道,甚至在很多人眼里这是扰乱秩序,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靠这份信念活下去的。
虽然西恩的生命最终还是如一摊血水般融入塞纳河,但是他的骨灰里,都是他没有用完的热血和激情,永远为抗艾奋斗。
片中的音乐和病毒细胞的微观世界,相互穿插,让本来沉重的话题和冗长的时间变得有节奏,即使深陷绝症的人在奄奄一息时,我们感受到的都是生命力。
我给身边的人推荐同性电影的时候,很多人听到它是“两个男的”表情就会有些许变化,而这部电影,受众更会缩小,但小妹想说的是,这样的影片,应该被更多人看到。
最后小妹简单再科普一下关于HIV,它的传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以及母婴传播。还有一些预防办法。(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希望有朝一日能真的有医学技术能治愈HIV,也能真正实现零艾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