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生活初体验

跟媳妇去逛商场(我媳妇每周必选的涉外活动之一),看中一双鞋,左试右试,都觉得很满意,准备付钱,突然想起一件事——我还有一双功能差不多的鞋,貌似还没有破,等我穿破了再买吧。然后硬生生放回去了,留下凌乱的媳妇。

自从读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我就有点“变态”了。东西穿不烂不丢,不丢不买。嘴上天天念叨着“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添实体。”

结果是什么呢:

第一个改变,代表物品是我的书。我已经十个月没买一本书了,我说的是实体书。家里的实体书,1年以上没翻过的,我都扔了。或者已经读了好几遍的,也扔了。就剩下我准备在一年之内读完的。空出来的书柜,就空着吧,真的挺好。有想读的书,我首选买电子版。书只是代表,这大概就是山下英子所说的“断”,断绝新产生的垃圾。

第二个改变,代表物品是我的皮鞋。我前面专门写过一篇擦皮鞋的文章。以前,一有活动就买(双十一,双十二),反正每天上班要穿,趁便宜多卖点。结果是,一堆皮鞋,窝在鞋柜里。有的底子磨掉了,有的越穿越大到无法再穿,都不舍不得扔,总想着哪天下雨、哪天不小心脚肿了这些皮鞋就能穿。后来,我把多余的鞋都扔掉了(其实是捐出去的),就留下两双。每周日晚上,我会把两双鞋恭恭敬敬请进家来,先用湿纸巾擦一遍,再用干纸巾擦一遍,再抹上蜡质的鞋油,轻轻涂抹,感受鞋的皮质,橡胶的味道。我会告诉你,我以前半年磨破一双鞋,现在,这两双皮鞋1年半了,一直如新买的一样。这算“舍”吧,山下英子说,”舍”是“舍弃”,但在我看来,应该是“舍不得”,是珍惜。你越舍不得你的物,你的物就越会用的长久。

第三个改变,代表物品是~~我的脑袋。以前,我心里总装这一堆事(办公室工作就是杂乱),一会儿想着明天还有人要来参观,路线好了没有;一会儿又想三天后要提交一个报告,还没开始写;一会儿再想想中午吃饭的事。我128MB内存的大脑,稍微一运行多个程序,马上卡克。断舍离的“离”,让我有机会超然“我”之外,以第三视角来审视,是不是可以舍弃掉其它杂念,只关注一件事。我百度、知乎,总算摸到了门道,那就是番茄工作法,一个时间段只干一件事,也只想一件事。比如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那18块钱的劣质厨房计时器就在滴滴答答倒计时,25分钟一到,我会立马收尾。没有了杂念,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效率极高。

好了,一分钟倒计时了,用一句以前听过的很能装13的一句英文结束吧:The simple,the better;

你可能感兴趣的:(极简生活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