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自己无知,并不丢人
作者:二次元猫小姐
接触技术工作越久,班门弄斧的事情就看得越多。
我原来供职的一家贸易公司,有一个手艺出神入化的老师傅。他有三十年制鞋经验,肉眼可代替卷尺测量尺寸,分毫无差。
老师傅专门负责确认工厂送来的鞋子样品。他一向脾气不错,但有一次被一家工厂的小业务气得火冒三丈。
按公司规定,看鞋子除了业务跟单,还需要有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在场,以免传达有误。但小业务拍着胸脯说他懂技术,老师傅就破了例,开始查看鞋子。
第一款是一只布面的鞋子,鞋面皱巴巴的。老师傅摸了一下贴合方式,发现鞋面与内里之间胶水刷得过重,便建议他们用部分刷胶的方式进行加工,我们俗称“点胶”。
小业务不以为然地说:我拿回去用高温烘一下吧!
按制鞋常识,真皮类的鞋子起微皱,可以借助高温烘一下熨平,但布料没有弹性,且全片被胶水粘死,是没办法起死回生的了。
小业务这话一出,老师傅对他的水平就心中有数了,便说:你把我的话照常转述给你们技术部门就好。
小业务却还在嘀咕:改点胶也没什么意义啦,该皱的还是要皱,这种鞋子本来就不好做,起皱是不可避免的……
每讲一个问题点,以上的对话方式就重复一次,小业务不依不饶的把老师傅的建议一一驳回,老师傅脸色越来越难看。
鞋样款式不少,问题点也很多,小业务一直忙着跟老师傅辩论,也没做一下笔记。面对老师傅的质疑,小业务说,没有关系,鞋子上的记号我看得懂,也记得住。
老师傅终于在“看得懂”“记得住”的重复声中发火了,他立即打电话给工厂老板,要求更换业务跟单。
老师傅说:不敢承认自己不懂的人,是没办法进步的。
其实从小业务身上,我也看到了自己多年前的影子。
以前刚接触技术工作的时候,觉得很深奥,什么都不懂,跟着前辈学了一点皮毛,就急不可耐的想要炫耀给别人看,想要获得认可。
我从未想过,我的行为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的可笑。在遭遇了几次冷眼之后,我越发想向别人证明:我不是一无所知。
幸而,这种状态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我就碰上了一位堪称良师益友的姑娘。
当时我们在同一家鞋厂工作,由于年纪相仿,我们走得很近。
她入行比我早,在我做文职工作的那几年,她就已经积累了不少技术方面的经验,而且由于常年和老外打交道,她的英文水平相当不错,常常出国参展。在我心里,她是一个偶像般的存在。
有一次,她接待外宾,我去帮忙打下手。当时我英文水平不好,对他们的谈话内容只能半听半猜,但每次客人问我听明白没有,我都斩钉截铁地回答“Yes”,坚决不让客人发现我的英文是个半吊子水平。
意外的是,在谈到一个细节时,被我视为偶像的这位姑娘说:对不起,我没听懂,可以再重复一遍吗?
客人耐心地重复了一遍,姑娘拿起纸笔,把自己理解的意思用图片的形式画了出来,并跟随客人的指示修修改改,直到客人点头确认为止。
在我眼里,这位姑娘是一个十项全能型的榜样,我从未料想到她也有不懂的地方,甚至敢在客人面前这样直言不讳。
会议结束后我问她:直接在客人面前表示不懂,客人难道不会对你失去信任吗?
她回答我说:每个人都不是无所不知的。承认自己不懂,一点都不丢人,反而,不懂装懂,导致做事的结果不理想,才会让对方失去信任。
她的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让我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虚心地跟着前辈们学习。
时隔多年,再想起自己当年的行为,不免觉得可笑。内行人看门道,我们肚子里有多少货,经验丰富的前辈们一看便知,根本不必装。
武装自己并不能让人看上去更体面,只有放下姿态,虚心求教,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认真的时间越长,越能以谦卑的姿态成长,因为一边收获,一边会发现自己需要的了解的越来越多。
学,而知不足,知不足,而更好学。学习就是一个这样循环的过程,学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懂得少;越明白自己懂得少,越是虚心好学。
俗话说:一桶水摇不响,半桶水响叮当。
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敢承认自己不懂的人懂得更多。因为那些认为自己很懂的人,无一例外地对新知识有着本能的抗拒。一旦浅尝辄止,就只能原地踏步了。
所以,横在我们成长路上的障碍,从来都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那些已知的、我们以为已经足够用了的东西。 人一旦开始骄躁,思想就停止了成长。
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不丢人;假装自己无所不知,才会贻笑大方。
- END -
作者简介:二次元猫小姐,一个只写好文章给你看的塌鼻子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