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奋力写作的年轻人

那个奋力写作的年轻人_第1张图片

来看文时间长了,觉得上的作者应该多是九零后。透过那一篇篇上下几千的汉字文章,或干货或独白,似乎总能看到一个个孤单、寂寞、年轻的身影在宿舍或图书馆执着地敲打键盘。

前几年我曾和一个爱好写作的年轻人在一个办公室共事过几年,印象极深。听说他当时是以笔试第一的成绩进入我们单位,自然极受单位领导重用。

初始并未和他同办公室,见面连招呼都极少打。只觉得这个年轻人经常是目无表情,厚厚的镜片看不清眼神,一副苦大仇深的愤青模样。带着方言的声音极大,隔着办公室也能听到。真是很有个性。

后来在同一个办公室共事发觉他真是与众不同。

每天,基本是第一个到办公室的,先煮了开水,然后在电脑上打上一篇或半篇文章。上班时间到了,同事们陆陆续续到了就开始干活。

他平时很少笑,如果笑就笑得荡气回肠。喜欢在办公室里说个不停,讲古今历史、讲社会热点,像开讲座一样,容不得旁人插嘴。就算你觉得烦或不满,也不敢说他,因为他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发火,只得老老实实地听。那个时候应该是他最自信神气的时候,惟一在此时可以展露他的学识,有点指点江山的年轻人气势。

可他的脾气太暴躁了,连领导都怕。有一次,在财务室将出纳骂得狗血淋头,没有一个领导敢出来劝说。分配工作时也先问问他愿不愿意干。

整个办公室的同事都能感受到他的压抑,如若同事们在聊天,他听着不顺了也会发脾气。

这种压抑源自对工作、对生活的不满。他曾说过原本不想考我们单位,因为毕业的学校不是211的,所以只得报这里。我们问他为什么不到外地去考,他也没说什么。有人猜他是为了爱情,因为不久他就结婚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同事们才知道,可也没有人敢问。

单位是个清水衙门,刚毕业的年轻人,每个月的工资够用就不错了,更别说要照顾家庭。在这种一潭死水的单位里,年轻人总会对未来迷惘。

物质常常决定精神境界,苦闷是正常的。更何况他又是个极勤奋的人,干活雷厉风行,从不拖沓。听说他每晚必看书写字。

每个人的写作目的都不同,他的QQ空间里每天更新一文,头像昵称都是实名,毫不遮掩。为的就是广而告之,让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写作的人,想靠写作找到一条出路,改变生活和工作。

他从农村出来,一路靠读书走到了今天,心高气傲却又傲不过现实。单位里有的年轻人靠着家庭背景一路顺畅,他难免有情绪。可这又有什么用呢?脾气再火爆,别人闪开就是,远不如利益来的直接。

写了几年,他仍旧在我们单位,虽然在圈子里名气是有了,可什么也没改变。只是领导交给他的活倒更多了。

带着对未来的押注去写作,注定难得平静。我曾看过他的文章,愤青似的杂文,满纸唾骂,隔着屏幕都能感到这是一个随时要爆发的人。

有一天,我早上七点多到了单位,办公室里静悄悄的,他一个人趴在桌子上休息,一动也不动,眼镜放在一旁,也不知道前一天晚上又写到了几点。觉得他似乎已被痛苦压到了承受力的最底端,随时要崩起。

有一段时间,他家里似乎出了点事,整个人像一座火山。同事们都小心翼翼,生怕踩了火线。因为我曾和他争执过几次,平时就很少说话,看见他这样既怕又难受,总是躲闪开,怕被骂了。

其实他幸运之处在于他的性别。办公室里都是女人,对待异性,人通常会包容些。大家对他总是很宽容,总体谅他的不易,如果换作是一个女性,早就不知被孤立到何处了。可过于迁就也是一种错,在大家的包容下他常常失了分寸。

有一天,他没忍住,和单位里一位快退休的同事没来由地吵了起来。两人吵得很厉害,话都说得很过份,桌子都掀翻了。后来领导出来劝架,劝了很久……

奇怪的是,吵完这一次,他平静了。又回到了当初,没事时闷头写作,有事时嚷几大嗓子。

终于,在前年,上级机关领导将他调到总部去写资料了,多年的付出有了一点让人欣喜的回报。

去年,我出差时见过他,带着一群人到外地学习,被人“领导、领导”地叫着,意气风发了很多。偶尔他回到单位办事,又滔滔不绝地说着他这半年写了二十几万字,很辛苦。仍是那一把带着方言的嗓子。

他终于靠着自己的一支笔,找到了想要的生活的方向。写作于他的意义应在于此了。那接下来呢?还会继续写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个奋力写作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