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之神》读书笔记(10)

第十九章 无尽的地平线

正如许多学生物的学生所痛心疾首的那句话说的一样,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时间进入21世纪,之前生物技术先驱们所使用的"反向遗传学"不时髦了。基因组分析的迅猛发展,为生物技术事业铺就了另一番宏伟蓝图,注定成为"利润的源泉"。这项技术能为科学家带来更多有用的基因,但同时投入也将远远超过80年代的生物技术热潮。

1999年,随着科学开辟了新的前沿,另一轮生物技术热潮开始了。风险投资涌入新兴的生物技术创业公司。基因组分析带来的"圈地热潮笼罩着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广阔的知识产权地产等待着人们攫取"。可是,这些公司和80年代的孟山都一样,用他们的新基因创造的新品种"与其说他们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实际效果,倒不如说他们推进了创造力的表达,拓展了可能的疆界"。

但是(我发现自己的读书笔记里充斥着这类转折词),孟山都的历史告诉我们,

"知识,尤其是农业知识,并非总是可以转化为产品,遑论利润"。

农业生物技术一直是"一个巨大的宝塔型系统",仅仅有少数公司如孟山都和先锋凭借运气、除草剂或者低价获得了利润。基因组分析会重蹈覆辙吗?

约翰-贝德布鲁克在这件事上很有发言权。在AGS这家生物技术公司研究转基因番茄的经历使他意识到"农业尽管魅力无穷,但并非精妙的技术改良的领域"。除非新基因的价值重大,否则谁都不会注意。但在AGS的失败并未阻止他的探索。他加入了一家叫Maxygen,一家拥有"DNA洗牌技术"的新兴公司。在这里,他可以像化工工那样,塑造出执行特殊功能的基因。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坐在实验室里研究,把生产种子的任务交给别的公司,他只需要"单单围着基因组转"。他就像加州淘金热中卖工具的人,而不是真正去淘金的人。前者在淘金热中发了大财,他希望自己能复制这种成功。

而约翰-霍华德,Prodigene的创始人,则有别的想法。他认为,要想把基因组分析"用在植物上赚钱",方法是"把植物变成制药厂",而把农业从生物技术领域完全踢走。利用转基因细菌生产药物的想法不新鲜,但是利用植物做同样的事则一度贝看作荒诞不经。但是霍华德和其他研究相关技术的机构,都无法证明能否真的通过这种方法大幅降低制药成本。药厂也难以下决心把他们价值高昂的药物"种植"在农田里。但要摆脱农业的经济局限,这条道路恐怕是"最稳健的途径"

"制药或许有能力从农业的诸多制约中拯救转基因植物,但是这么做,农业将成为弃儿"。

后记:故事

《收获之神》的后记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关于转基因问题的评论没有之一。他最好的一点是,不去指责任何观点,而是提供了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和讨论问题的框架。

作者从一开始就指出,人们的观点和态度为何并不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作者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再在客观事实和证据中,而是"深深根植于故事中"。故事是改变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的力量,我们被一些故事吸引并从此在脑海里只能填充同样的故事。

支持转基因的人可能被进步的传奇所吸引,为硅谷的创新故事而陶醉;反对者可能则热衷起源于意识形态的故事,如大企业剥削小农民的故事;利欲熏心的企业破坏政府管制,强行把新产品推向市场的故事;新技术无穷潜在风险的故事。更深的层面上还有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古老故事:对"超出人类合理界限"的警惕,对人类对上帝越俎代庖的恐惧。

这些故事无所谓真与假,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成见。

"它们让我们得以认识世界大事。但是如果真相不符合这种预成的模式,它们也蒙蔽了我们的双眼"。

作者试图在本书中做到的就是拨开故事的迷雾,获得一些有益的教训。

第一个教训是,农业不是IT行业。他更桀骜不逊难以控制,更加保守固执不愿改变,最重要的是更需要"谦虚、忍耐这样的旧道德"。如果科学家和投资者连谦虚和忍耐都无法做到,那他们一开始就不应该接触农业生物技术。同时,在对待生物技术和传统农业技术时,大多数人都抱有双重标准,虚拟了自己对生物技术恐惧和主张特殊管制的逻辑一致性。传统农业同样有巨大的生态和健康风险,但是人们视而不见。这种双重标准的真正来源,一是认为人为改造生命体会贬低生命的价值,二是认为生物技术对生命基础材料主张所有权的质疑。这些因素在作者看来凌驾于所有的风险预测之上。

作者也对孟山都榨取基因所有权价值的行为感到反感。孟山都的商业野心也许是人们反对生物技术最强大的动力。反对生物技术的运动也并非总是捣乱。至少运动迫使企业和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机构合作分享更多工具和知识,并更加急迫地发展真正有益于人类的转基因产品。

作者最后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不再把生物技术和传统农业区别对待,更多地关注全体农业的影响。二是尽快”废止知识和情感的双重标准”。他希望,”让基因工程成为一扇窗,透过它去认识更为重要的事务"。
简而言之,就在这里,

让农业的神话(myth)终止,让现实起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收获之神》读书笔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