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社会性动物》(上)

读书|《社会性动物》(上)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1

现如今,心理学几乎已成“热学”。说话写文章不引用几个心理学名词,感觉你的见解没有什么新意。随着心理学著作的不断更新,心理学渐渐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慢慢走近我们的生活。

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怎样才能保持健康的身心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如何才能处理好人与家庭、群体、社会的关系?这些问题,或许心理学会给我们答案。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他是美国心理学会110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杰出著作奖(1975年)、杰出教学奖(1980年)和杰出研究奖(1999年)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而他的《社会性动物》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

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一个观点: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

亚里士多德也说过,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那么,“社会性动物”意味着什么呢?是来自老师的鼓励,会使小朋友的课堂反应更积极;一个人对他人的看法,会受到朋友们的影响;有奥运冠军代言的麦片,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男朋友的绝交信,可能使女孩子情绪突变、暴饮暴食。

以上列举的情境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社会影响。

作者认为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就在于“社会影响”。这句话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理解,比如人们是怎样受到影响的?为什么会受影响?这种影响是长久的还是短暂的?

很多人都对类似这样的问题我感兴趣,因为所有人都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度过绝大部分光阴的:被人影响着,也影响着他人

02

还有一个观点对我影响颇深:从众心理。

人是社会性动物,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总是处于个人价值取向和社会要求遵从的价值取向之间紧张冲突的状态中。当人们选择跟随其他多数人行动时,从众行为也就产生了。

那么,从众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从众”这个词本身带着一些贬义,但是从众这种行为本身是很难界定其好坏的,因此我们需要强调,在下文提及“从众”时,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只是指合作、顺从,而“不从众”指的是偏离、不顺从。

从众的好坏之所以难以界定,是因为社会对从众和不从众的看法总是不一致的。有时不从众是令人讨厌的。

从众可能造成灾难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几秒钟后爆炸。尽管此次发射遭到了来自工程师们郑重的警告,航天局的官员们仍然作出了发射的决定。是他们罔顾航天员的性命吗?更可能的解释是,一系列经济、政治和公共关系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们做出了发射的决定:以往的发射都成功了;普通公众热烈期待此次携带了平民的太空之行;航天局希望展示力量以获得资金投入……在狂热和充满外界压力的氛围中,发射的命令就“顺理成章”地下达了。

从上面的例子中不难发现,群体决策时,往往会陷入群体思维中——在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排他小群体中,由于人们共同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因此该群体会轻视甚至无视实事求是的评价。而我们只有通过仔细地分析,加深对这些过程的理解,才有希望改善人们的决策方式,并因此减少人们未来可能做出的灾难性决定。

03

作者认为,增强和减弱从众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致性

在类似阿希实验的情境中,一个影响被试从众行为的关键因素是:多数人的意见是否一致。只要有一个不同的声音出现,被试从众的压力就会骤减,遵从错误判断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表态

如果被试首先公开表态答案为B,其他三个人后面全部回答A,被试就很少会修改原答案。

责任

当需要为决定负责时,人们更不容易从众。当不需要负责时,大多数人会为了相安无事而顺从他人。

个体与文化

与高自尊的人相比,低自尊的个体更易屈从群体压力。如果个体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承担当前的任务,从众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此外,集群主义社会(如日本、中国)比个体主义社会(如美国、法国)从众的现象更多,女性比男性更可能从众。

如果群体具有以下特征,会更易导致从众:

第一,群体由专家组成;

第二,成员们对个体来说是重要的;

第三,成员在某方面与个体类似。

04

随着媒体的发展,人们更容易在宣传的影响接受某种观念或者事物。作者还分析了影响宣传效果的因素。

想象一下,你的门铃响了,一个穿着花茄克、衣领破损、裤子皱巴巴、胡子拉碴的中年男子,提个小罐子,试图说服你向一个没听过的慈善机构捐几块钱。他讲话时目光飘忽不定,尽管他的话很有道理,但你会被说服并捐钱的几率有多大呢?好,现在我们回到几分钟前,门铃响了,你打开门,看见门口站着一位穿老式西装的中年男人,他的衣服制作考究、熨烫平整,他目光正视着你,请你向那个慈善组织捐几块钱。他说的话与前一人没有区别,但你是否更有可能掏出钱包呢?

尽管信息是一样的,但来源不同时,对人们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实验表明,著名诗人和批评家可以左右人们对一首诗的评价,权威医学杂志可以改变人们对某种药物的看法。因为他们是领域内的专家,更值得相信。

那么有哪些可以增加宣传效果的方法呢?很明显,提高可信性是一个关键因素。那么如何提高可信性呢?

第一,如果一个宣传者的立场明显与其私人利益相反,他的可信性就增加了。比如,售卖某品牌电脑的店主在回答什么电脑最好用时,推荐了(自己没有售卖的)另一个品牌,那么他的可信度就增加了。

第二,如果一个宣传者看起来没有试图影响他们的意见,他的可信度会增加。如果一位股票经纪人向你推荐股票,你可能会犹豫。但当你无意中听到他跟别人聊天说某股票价格可能会上涨时,你反而更可能购买该股票。

第三,如果我们喜欢并认同某个人,那么至少是在不太重要的观点和行为上,他们比通常的内容更易影响我们。就好像我们很清楚明星只是为了获利而代言产品,他们的可信性很低,但是我们仍然愿意接受他们的宣传。

05

也许你会不相信,但是有一个事实是: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记忆不像录音带或者录像一样纪录客观事实,它在生活中不停地被过滤和改造。

在1986年,亨尼斯被控谋杀和强奸罪并因此入狱,直到两年多后一位法官要求重审本案,他才被宣判无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原来,有目击者认定在犯罪现场附近看到过亨尼斯,其中一位证人巴恩斯作证说,曾看到一个很像亨尼斯的人在使用一张银行卡。尽管亨尼斯能证明案发当晚自己不在场,并且现场也没有发现与他有关的物证,陪审团仍然认为,目击者的证词可信,并宣告亨尼斯有罪。事实上,当巴恩斯第一次与警察接触时,她肯定地说,事发当天她没有在取款机前看到任何人,但后来却更改了证词,她在说谎吗?

在上面的案件中,巴恩斯是在说谎吗?更可能的是,经过警察和律师不断的盘问,她重构了自己的记忆,并且逐渐相信这是事实。

除了对突发事件的记忆可以被重构,我们的自传体记忆——即对过去经历的事情的记忆,也会出现严重的歪曲,以便适应我们对自己的整体印象。例如,如果我们总体上认为童年是不幸福的,父母对自己很冷淡,那么我们更容易回忆起那些符合这一印象的童年事件,而淡忘那些不同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改写了对过去的记忆。

06

自尊的重要作用

从理论上讲,如果一个人自尊很低,当他做出不道德行为时,并不会感到太多失调,毕竟“我干坏事”和“我这人不怎么样”的观念不矛盾。而自尊高的人,为了避免失调,更可能拒绝做出不道德行为。

但我们必须谨慎行事,因为一些研究已经说明,如果一个人只是盲目地自尊自大、自我陶醉,而没有相应的事实依据,它就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鲍迈斯特及其同事发现,当一个人的自我陶醉式自尊受到批评时,他会强烈攻击批评者以维持受到威胁的自我形象。自我陶醉式自尊只是一种自我吹捧,并不是真的自尊心。具有这种“自尊”的人在校园中会恃强凌弱,以获得战胜他人的优越感;而真正高自尊的孩子会感到安全,不但不会欺负他人获取成就感,而且会保护受到欺凌的人。

以上就是这本《社会性动物》(上)给我影响最深,也我最受用的几个心理学现象,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社会性动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