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阅读心得 150916102 程星升

        《西游记》是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说,深受读者喜爱。我也是十分喜欢这部作品,从中理解了很多。

        《西游记》作为经典著作老少皆知,其中塑造的师徒四人形象深入人心,尤其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桀骜不驯,神通广大的形象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孙悟空同样是我的偶像,他的形象是我读完《西游记》感触最深的。孙悟空可以说是每个男生的偶像,他从一个吸收天地精华的仙石里蹦出,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气势,可谓是一名天才。悟空靠着自己的天赋和勇敢在花果山里找到了水帘洞,从此成为美猴王,得到了众猴的肯定,这个地位是他的很大程度上天赋赐予他的,但是也离不开他的探索未知的无畏精神。

         若是美猴王孙悟空就这样在花果山上无忧无虑地过上一生,那么他就不是我们心中的孙悟空了。美猴王在花果山也算是一个领导人了,他需要有一个和平安稳的生活环境,那就必须使自己强大起来,保护自己的伙伴们。因此就有了美猴王拜师学艺,练就了一身本领。因为具有超人的天赋,悟空学习很快,但是他不满足师父教的东西,大胆地要求学习更强的本领,就像一个天才要最大程度地开发自己的能力一样。

        就这样不断提升自己,武装自己后,不成熟的悟空得罪了东海龙王和阎罗王,他们的领导人是天庭。面对如此强大的孙悟空,天庭只好任用,可是弼马温显然是让孙悟空觉得自己被轻视了,这样埋没人才的天庭就该“倒闭”,便有了“大闹天宫”。而天庭这个庞大而又意义重大的机构必然是不能这样被毁的,悟空这样的人才最终还是被如来佛祖这个“伯乐”相中了。只不过悟空大闹天宫带来了损失就要接受惩罚,便被压了500年。

        同样是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平而安稳的是唐玄奘,而那三藏真经就仿佛是一部成文的进步的制度文献一样,这种制度就像我们国家的共产主义制度一样,需要我们走很长一段路去探寻,是一个伟大的目标。人就是为了目标而活下去的。唐玄奘始终坚持保持那能包涵天地的博大胸襟,这是获取真经并加以运用所必备的精神。而正义的追求道路上总会有一些恶势力来肆意剥夺你的利益,取经道路上的各种妖魔鬼怪都是利益所驱使者。而如来佛祖仿佛又充当着老一辈的正义者们,为这个对前途迷茫的探索者留下了不可动摇的武装——悟空,悟能和悟净。这三徒弟分工明确,彼此能够培养情义,说明如来用人恰到好处。

         悟空有情有义,知恩图报,唐僧确实喜欢他。但是他总是意气用事,屡次触碰唐僧坚持的胸怀天下的精神底线,就必须要控制。唐僧需要“金箍”和“紧箍咒”,就像社会需要法律和执行法律的措施一样,绝对的武力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只能增加仇恨。八戒这个形象就是憨厚老实,原职位天蓬元帅高高在上却犯了所谓的“天条”被贬下凡,明智的佛祖却认为天蓬不该就此被埋没,好歹也是统管十万天河水兵的神仙,实力肯定是有的,只是没有悟空机灵罢了。至于沙悟净与天蓬也是相似的遭遇,实力相对悟空与八戒差一点,但一路上全靠他担起“辅助”的担子,沙悟净稳重的性格总能够使问题不极端化。白龙马原为西海龙王三太子,因无意纵火烧毁玉帝赐的明珠被判死罪,被观音求情救下,后来化成白龙马。白龙马一直默默地付出着,是取经途中必不可少的保护唐僧的徒弟。

         师徒四人途经许多国家,每个国家都有特色,每个国君看似都没有把自己的国家发展看得很重,许多国君被妖怪迷惑,我想这是作者希望当时的明朝政府看到能够联想到国家的现状吧。很多妖怪是天庭神仙或者菩萨身边偷得法宝逃到凡间,从而称霸一方的。我想天庭并不是理想中的社会,而是表面强大却已被一片迷雾笼罩,不被人们向往;相反得到三藏真经的大唐也许才是人们渴望的,历史上的大唐盛世也证明了这一点。

         天庭上的神仙决定着凡间百姓的生活,而他们做的只是简单的呼风唤雨,便对凡间不管不问,尽享蟠桃盛宴,天伦之乐。就好像在凤仙郡时玉帝因为郡王一家的做法不当,就让龙王不让凤仙郡下雨,不顾百姓的苦痛。当看到孙悟空无意间打破了天庭攻无不克的神话,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便一个劲地压迫悟空。我想作者也是希望能有一个“孙悟空”来勇敢无畏地打破天规,与天抗争。而去天竺取经又暗示了学习别国先进文化,并没有依靠天庭的力量让天下太平。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以一敌百,而在取经道路上与一群拿着神仙们的法宝的妖怪们斗智斗勇很是吃力,也从侧面体现了当时天庭没有可以真正有用的人才。

         无论个人还是民族,都会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都生活在一个西游记式的社会里,过程必然艰难,但结局也必然是美好的。每个天才都不该被埋没,每个人都应该保持着狂热不变的心,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安稳的社会里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正视自己的过错和未来的方向,每个人都应该斩去阻碍自己成长寻梦的魔障。西游精神应永远存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游记》阅读心得 150916102 程星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