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变为抢人?

       今天学习了刘润老师的5分钟商学院中《找人,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这篇文章,先附上思维导图供大家了解:


招人,变为抢人?_第1张图片

        其中有两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1、一个CEO,在企业的成熟期,其实是个COO,中间那个O是Operation,主要负责运营。在企业的转型期,其实是个CSO,中间那个S是Strategy,主要负责战略。在企业的创业期,其实是个CHO,中间那个H是Human Resource,主要负责人才。“

       是的,企业在不同时期,着重点是不同的。尤其是企业创业初期,人才没有,很多事情就只能是空想,无法落地,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期总裁班培训课程,课程主题就是《落地为王系列》,落地方能为王。

       ”2、随着时代发展,资本和人才的重要性,正在剧烈地向人才倾斜。用资本,像购买生产资料一样地去“招人”,变得越来越困难。怎么办?第一,管理者要转变心态,变招为抢; 第二,管理者要转变方法,不断创新。“

       其中润总提到了两个方法,挺有意思,同时也开阔了我的思路,第一个办法就是抢人,当雅虎宣布关闭北京全球研发中心的时候,350人即将被裁。对于无数互联网公司来说,这是天大的好机会,于是一场”双十一“一般抢人的戏码即将上演。招聘群里300多家公司和猎头信息的不断涌入,楼下招聘人员的蹲守,附近公司”游击式“的推广,甚至连地库里都有人在等待。1分钟内收到10余家公司的邀请,可见人才的重要性和抢手程度。

       第二个办法就是创新。变主动为”被动“,与其一点点地去找他们的联系方式,不如让他们主动把名片交过来。比如要找产品经理,和西少爷肉夹馍联合,在所有连锁餐厅推出产品经理套餐,只要拿产品经理的名片,就可以1元吃到产品经理套餐。如此一来,就收集了大量产品经理的名片。

       除了线下以外,还有线上的方法。熊节在组建分公司团队时,就在豆瓣上抓取读过他认为的那些好书的人,然后不断递归,再抓取这些人还读过什么其他书,不断抓人,不断分析,最后筛选出几十个技术大牛。 

      相比之下,目前有些企业的招聘方式稍显保守,普遍依赖的平台是人才市场、招聘网站、信息网站、贴吧等等,中高级人才会通过猎头公司,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新的办法吗?

      主动出击也好,化主动为被动也好。总之目标确定,方法可多样化。这让我不禁想起有位老板朋友的一句话:现在的社会,别说是“人才”了,先找到人就不错了~人才人才,先要有人呀,人都找不到,何来人才呢?这位老板朋友就曾用过一个办法,我认为不错,在这里也推荐给大家,他当时需要招聘一个专柜店长的岗位人员,主要负责对店铺销售、人员和货品的管理,于是他就安排朋友去一个知名度较高的同业品牌那里,把当地所有的店铺都考察一遍,采用的办法是先在店里购买一件商品,然后提出退货的售后要求,看门店店长如何处理,经过了十多家店铺的测试,他终于找到了一位优秀的店长。后来在他与这位店长沟通时,他直接让店长开条件,在对方说过薪资及待遇之后,他无丝毫犹豫,全部同意,经过一个月的再次观察后,他再次找到这位店长,主动又给对方追加一条,就是给他专柜利润分红。如此一来,这位店长的干劲就更大了,后来又陆续晋升为公司区域主管、大区经理,至今跟他共事已有6年之久。

       通过上述事例,让我想到不仅招人重要,招到人以后,如何留人也同样重要。有位网友经营火锅店,想招个店长,问大家有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推荐,我建议他直接去知名度大的火锅店里找,比如海底捞、巴奴火锅等,或者找猎头,这样可以缩短培养期,但是是否能留住,就看你的企业文化了,虽然人才找到了,但如果留不住的话,公司人力成本会翻倍!


招人,变为抢人?_第2张图片

       还有一个关于星巴克的案例。2014年6月星巴克启动了一项“星巴克大学成果计划”,让星巴克的员工——咖啡店服务生、咖啡店经理及其他雇员,无论全职还是兼职——去攻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的网络课程,未来可以获得学士学位。为此,星巴克将提供全额学费约2.5亿美元,使其在美国的十余万员工受益。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在读的美国大学生中,大约有一半人不能读完四年大学。而星巴克在美国的员工中,超过70%的人都是在读大学生或者渴望上大学的高中生。这就是星巴克的企业文化。

        看到这篇文章的公司老板们,你们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了吗?你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招人,变为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