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顿与假模假式的世界,聊聊《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与假模假式的世界,聊聊《麦田里的守望者》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前言:你真该亲自体会一下这他妈的混帐翻译,我简直要被它气到炸裂,我是说真的,我变成了一头活脱脱的河间大叫驴,哦,我想,或许天底下没什么比这更糟的了,天哪,你真该亲眼看看,我的老天,我打赌你会因此气出病来,我是说整本书,全tmd是这个腔调,嘿,信不信由你,我言尽于此(全书的翻译文笔,基本上都是这个感觉,我想你懂的)

相信不少朋友都听说过这本《麦田里的守望者》,大多是久闻其名、不见其形。或是怀着朝圣之心翻开书本,却在第十页左右受不了书本中那恶心的脏话,愤然离席。我不得不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很文艺的书名,但当你准备耐心读书之时,却发现这本书不一般的脏,书中粗鄙之语甚多,多到连婉约派骂人学者李敖都望尘莫及,若论粗鄙,估计也只有王小波同志能及其一二。你一定很困惑,为什么这本《麦田里的守望者》如此污秽不堪,却在中国大受欢迎?你知道的,甭管是媒体、老师、cctv、还是小姨家的朋友,几乎都向你宣传过这本名著,它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在中国,假如你连这本书也没听过,那就会很尴尬,如同你没听过《西游记》、《三国演义》的大名一样尴尬。
在国外,纽约时报这么描述它: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那么问题来了,这本每页都要从男主角口中出飞出3800个“他妈”的书为何如此家喻户晓,如此大受好评,如此反复被人提及呢?它究竟高明在何处呢?是民众们猎奇?还是它真的具有某种你我未曾洞悉的内在魅力呢?让我慢慢来讲吧......

首先,我还是引用那句话,“佛眼里皆是佛,鬼眼里全是鬼”,阅读此作,请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点扯了......我是说,不妨我们暂且别去理睬那些粗鄙之语,用内心去真正感受作者的意图。

本书的剧情,可以说是相当真实,又相当“魔幻”,魔幻的像当代生活一样,以下我用最简单的方式先叙述一下本书的梗概,或许略枯燥,还请诸君见谅

在美国,有那么一个学校叫“潘西”,潘西跟某实验附中差不多,也如我们国家的所有学校一样,批量生产着一堆又一堆假模假式的利己主义者。
潘西里有那么一群人,这些人基本上全是假模假式的装逼犯,比如,高大帅的室友,满脸痤疮的损友,特他妈喜欢巴结有钱人的校长,和爱说教又说不对的历史老师,当然,除了男主角霍尔顿,除了这个考试批量不及格,被学校开除了得坏小孩,他是该学校唯一一个“不假模假式”的人。
当这唯一一个不假模假式的人被开除之后,他开启了浪荡模式(主要畏惧爹妈,不敢回家让瞅见)故事最大篇幅也是发生于此间。
当他开启浪荡模式之后,打车去了纽约,漫游了三日,期间,他这个未成年试图怂恿出租车司机去带他去喝酒(被拒)。
接着在宾馆里被男老鸨忽悠找了个妓女,结果叫了妓却没胆子操,给了妓女五块钱,本想打发走,却被妓女熊了一顿,并被无耻的男老鸨接机黑吃黑,被其爆给揍了一顿之后,又给人抢走五块钱(总共损失十元,可以说是十分倒霉了),第二天在大街上闲逛,见到两名修女又捐了十块。
他打电话找自己的女友去看电影,顺便求一些心理安慰,却发现女朋友一如既往对他“假模假式”,压根听不懂他的话,并且也不大想听,他此时发掘自己只是喜欢女朋友的肉体,而非女朋友的本质,自己唯一喜欢的人是琴,在此之前,琴已经被同宿舍的高大帅当作炮友给那什么了,自己还跟高大帅打过一架。
于是,果断于现任分手,之后他来到酒吧,与好友一起泡妹子,并喝的酩酊大醉,却发现好友跟其他妹子都在假模假式的活着,瞬间无奈,之后感觉自己可能得了癌症快死了(只是瞎想),如果死了就再也见不到自己亲爱的妹妹了!
于是偷跑回家,找自己亲爱的妹妹,终于,他妹妹大概是这世界上唯一了解他并理解他的人,他告诉妹妹他想去搭顺风车去西部,去一个没人认得自己的地方重新开始。当他说“他只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时”,妹妹被打动了,果断收拾行李准备“长期陪伴”(抱歉,我可耻的想歪了),但他却又拒绝了自己的妹妹,他担心自己的妹妹,担心她的前程,不愿她像自己一样颓废、迷茫、漫无目的、居无定所的生活,最后他带着妹妹去游乐场疯了一天,回到家之后病了,病好之后被爹妈送去接受心理治疗,并准备着前往下一所“假模假式”的学校......结局几乎是一种轮回,也可以看作是新一轮假模假式的开始,或是浪漫理想的崩溃

就故事情节而言,是不是感觉挺蛋疼的?不只是你,我都为自己的蛋捏一把汗......当然,我不想过多的讨论故事情节是否合理,也不想过多的吐槽他这魔幻又无聊的当代生活,让我们把重点单单放在男主角霍尔顿身上

聊霍尔顿之前,先说说我吧,就当是大菜前的小咸菜;我跟霍尔顿有那么些地方其实挺像的,我很喜欢讲荤段子,也很爱写一些尖酸刻薄的东西,但我却很不喜欢复制粘贴那些名人名言来武装自己,来使自己看起来像个文青。因为我一样感觉那样做非常“假模假式”,借别人的口,装自己逼。我始终觉得我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在tmd糟也是自己的,别人的东西你再tmd复制粘贴也是别人的。也许我讲段子最多只能博人一笑,而长篇大论的引经据典却能让大家感觉“哇塞!你懂的好多哟!哇塞!你的关注面好广哟!”不过我并不在乎,就像是霍尔顿一样,他根本不在乎,不在乎这些无聊的现象,和装模作样的人海......霍尔顿,他或许是这浑浊世界中唯一清醒的人,我这么说毫不夸张。

好的,回到正题,我们的男主角“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出一头,整日穿着风衣,戴着鸭舌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透了......”(该段落系书中原文)
如果你让我来形容他的外貌,我会说“帅帅的、坏坏的,再加一丝邪辟的气质。”简单易懂,方便使有效。

到这里,很多人会对他产生“小混混”的刻板印象,但是我要说,他或许算得上一个小混混,但却是一个内心善良、纯洁的小混混。让我们先放下刻板印象,放小“小混混”,好好聊聊男主角霍尔顿,聊聊他的内心自我。
众所周知,他是一名中学生,他与无数中学生一样,中二、胆小、迷茫、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价值观、也一样像每一个中学生一样出口成脏,三句话,句句不离“他妈”,抽烟,喝酒,还有...打架斗殴...这些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他甚至被潘西中学开除,因为考试除了“英语”之外全部挂科(这里的英语,你可以理解为语文)
我想假若他在中国,大概会成为家长们口中的“坏孩子”,就是“你可得离他远点,千万别跟他这孬孩子耍”那种,这句话是不是格外亲切?相信你一定没少听......不过,这些只是“迷茫”,这些只是我们最易触及到的表象,他的内心是单纯的,是隐藏在那无数的污言秽语,无数的“他妈”,无数的“做爱”之下的,就如我所说,你若想了解他,了解霍尔顿,你必须深入他的内心深处,在那里,他不仅单纯,而且善良,不仅有一个美丽的梦,而且深爱着自己的妹妹。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群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 麦田里的守望者。”(该段落为书中原文)

以上,全文的点睛之笔,疏通一切逻辑的关键,到这里,你才能真正窥视到他一直隐藏着的内心世界,他一直是个不愿与这可怕的世界同流合污的人,他隐藏了自己内心中的纯净,甚至在这个世界里没人在乎他的内心,却只记住了那个污言秽语出口成脏的他。
他喜欢称那些人为“被世界磨平了棱角,还陶醉其中”,也就是我提到最多的那四个字“假模假式”,假模假式是他所鄙视的,无奈的是,全世界却几乎都是如此,他曾经喜欢自己的哥哥D.B,直到哥哥去了好莱坞,开始迎合大众的胃口,为钱做事,他方也觉知,自己的哥哥也是假模假式大军中的一员。

对于他的内心,可以这么说,一直保有着人之初最原始的灵性,也正是这一点,特别能引起我的共鸣。然而,不止如此,想要了解作者真正的意图,你还必须记住一个关键词“异化”,异化具体是个什么鬼呢?在卡夫卡的《变形记》里,世界是异化的,简单来说一下异化,举个例子,当你有时聆听内心的声音,真正渴望些什么,真正追寻些什么,或是本善的人性,或是真挚的温情,你执着的盼望它们,想获得他们,来到内心里的理想世界,但却发现这个世界并非你所愿,整个世界都在焦躁中苟且,没人在乎人性,更没人在乎理想与浪漫,钱钱钱,房房房,世界想做不过一杯浊酒渡余生,并且不止他们这么想,还要强行教化你与他们同流合污,否则你就是异类。在这时,对于你来说,世界则是你纯洁心灵的对立面,也就是我说的异化。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世界同样是异化的,而霍尔顿也一样是异化的对立面,在霍尔顿的内心深处,是纯粹浪漫理想主义的追寻,唯一不同的是,从霍尔顿口中说出,则就成了“假模假式”,假模假式的人,假模假式的学校,假模假式的世界,大家都在碌碌无为,按霍尔顿的话说就是“忙着装自己逼”,你或许可以想象到,一个理想主义者面对如此一个异化的世界,他几乎没了原本的一切单纯诉求,更没了那么多繁文缛节,此时此地,换位思考一下,你认为他还需要以礼相待吗?还需要绅士风度、君子之礼吗?信仰在他面前是崩塌的,理想在他心中是溃败的,他不需要对这个世界“礼貌”,因为这世界在此之前早已伤害了他,早已碾碎了他的梦,在这里,他是一个悲剧角色,承受者,无辜的牺牲品,他早已卸下了虚伪的面皮,早已撕下伪装开始正面与这世界对抗,所以你在他的生活中,在他的言谈举止中,几乎找不到美的修辞,有的只是无穷尽的“他妈”,无穷尽的脏话。

我总用世界和霍尔顿作类比,反衬二者之间一个肮脏,一个纯净,但或许直接这么讲挺不负责任的,毕竟我们中国人或许生来就被灌输如何更好的活着,灌输一系列关于活命之道的哲学,我们未曾没有经历过战争,更没有经历过反战运动,没有体会过垮掉的一代们的心情是如何炙热,更无法真正从他们眼中窥视这个世界的无边黑暗,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是西方人,或许体会不到活着之下的那种信仰的沦丧感,正义的背离感,和大厦崩塌后的焦躁与彷惶。
到这里,我本想谈一下垮掉的一代,然深入谈这个话题几乎是要跑题的,于是就此打住,若您愿深入了解这一代人的内心,了解垮掉的一代人,推荐可以去读一下《在路上》这部大作,我也会抽时间好好重读一遍在路上,也顺便找机会写一篇在路上的读后感

到了该结束的时候,我想说,永恒轮回是种神秘的想法,尼采曾用这句话让不少哲学家和知识分子陷入无边的困境,有朝一日,或许这一切都将以我们熟悉的方式再现,这个梦魇,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有时候不是霍尔顿清醒,亦不是那一代人清醒,而是太多人都像是个沉默的大多数,将这梦魇看作一种合乎情理的状态,似影子一般,毫无分量。在书里,在你我眼里,我们可以大谈这些荒诞的情节,大谈这些纯真的无邪,就像是隔着纸张窥视历史一样,无所谓它是残酷、美丽、绚烂的,也只是我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显得不费力气,但......也会被很快遗忘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霍尔顿与假模假式的世界,聊聊《麦田里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