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3:和喜爱的作者,在微信中相遇

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你也没有必要去复制,你只能做最好的自己。--熊培云


有的作者,一旦被我记住,可能就像在心里发了芽,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想要去寻访一下。前一段时间,意外在微信里看到了熊培云的公号“思想国”,打开一看,里面的文字一如我记忆中的风格,有些惊喜,就像一个久未谋面的老友。不过那时他的更新速度很慢,没有仔细打理吧,最近再看,居然也是每日一篇在更新,即使是随便的几首诗,读着都觉得有什么东西在体内奔涌和流淌,真不知道人家怎么能写出如此饱含情感浓度的文字,那些意象,那些组合,怎木就那么直击人心呢。

熊的文字,温和却有力量,让我想起那句著名的心理学名言--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我在一篇文章后留了言,没想到很快收到了作者的回复,细看,在30多份留言里,我是唯一被回复的,挺美。在这个微信时代,作者不再是书本上扁平的白纸黑字,而是那个每日相遇在咫尺之间的手机屏幕上,天天读着他新出炉的热乎乎的文章的那个,活生生的人,有感觉了还可以留言互动,我们和作者的距离,是前所未有的亲近。我们对作者的感觉,变得更加的丰满和立体。我甚至听到了他唱歌的声音,那个歌声,充满朝气和青春,和他文字中的深刻与老练还是有些反差。

附上以前写的随笔,现在看,那些句子我依然喜欢。

《自由在高处》是继《思想国》后读的第二本熊培云的作品。读完之后,意识到在中国大地上,还有一批守护良知与独立精神的媒体人,新闻人,保持着生命昂扬的本性和进取精神,以日拱一足的忍耐与坚持,在谋求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和改良。之于他们,我将始终如一地,充满温情和敬意。

这本书也是由几十篇杂文组成,但是政治时评的味道少了一些,更贴近普通读者阅读。我终于知道自己喜欢的文字类型,那就是1.真诚。2.既有心灵又有理性。“诗歌+论文”,这也正是作者自己认为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回想起我喜欢的作者,周国平,吴志翔,无一不是在他们的文字中达到了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太感性,容易让人感觉过于矫情,读完之后缺少让人深思的力量,而太理性,则文字稍嫌刻板,缺乏审美的情趣。

这本书的自序和演讲与独白部分我很喜欢。记下下面这些让我印象深刻的字句:

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你也没有必要去复制,你只能做最好的自己。

靠着“坚持”“毅力”去学课本上的知识,去做的事情,也许是我们一生中最不需要的。

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最大的不幸恐怕还不在于遭受了多少困苦挫折,而在于他虽然终日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最喜欢做什么,最需要做什么,只在送往迎来之间匆匆度过一生。

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中,人生都是要保持一些风度的。在苦难与阳光之间,我更愿意看到阳光的一面,积极地一面,看到万物生长,而不是百花凋零。

二十世纪是一个革命的世纪,流血的世纪;而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改良的世纪,流汗的世纪。二十世纪是鲁迅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胡适的世纪。

写作首先是为了生活,为了不辜负这一生的光阴。...让文字收藏我的生命和我想要的世界。

生命长远,但若是为了得到所谓的社会承认而永远做不愿意做的事,不如生命短暂,做了自己愿意做的事。

一个社会的富庶,就在于我们有较多种的选择。

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言论自由的第一步,是选择倾听他人言论的自由,接受信息的自由。

每个人都应该自由思考,而且只能通过自己思考,每个人都只能通过自己的生活与思考获得触摸世界的经验。

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三样东西:知识;独立;公共精神。

除了维护社会正义与新闻正义,揭批丑恶,新闻也应该把云层上的阳光给读者,把苦难外的温暖给读者,把困顿中的希望给读者。

一个没有独立思维训练与历史记忆的社会,民主仍不过是水上的浮萍,没有根基。

今日中国电影之所以乏善可陈,是因为这些电影既没有历史感,也没有任何思维乐趣可言。影像的躯壳,声色的装修不足以支撑电影这门思想的艺术。

大环境可以决定你的自由度,但你内心还有一个小环境,那里有你对美好生活的自由裁量权。而这完全在于你的觉悟,在于你对生命,世界的理解。

幸福只是我们在追求自我实现时的一个副产品。

衡量人类进步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自由,二是合作。在独立中思想,在思想中合群。

一个人,既要守住自己心灵的边界,同时又要有开放的思想。从个体而言,人唯有自由,才可能激发潜能,有所创造;从群体而言,唯有走向合作与和解,人类才可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相信,一个民族要想获得持久的创造力与生命力,就要不断有人从旧有的生活方式与仪式中解放自己。我们每个人,所有抱持平凡而高贵之心灵者,要积极地做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把一生当事业来做,把一生当作自己真正的远大前程。


D13:和喜爱的作者,在微信中相遇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D13:和喜爱的作者,在微信中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