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吴晓波太原书友会的新成员,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线下的分享活动。说实话,我原本更多的是想做一个听众,看看别人这一年里的收获和成长,反思一下自己,给自己加加油打打气,勇敢地去面对接下来的生活。但没想到素不相识的媛香却给予了我极大的信任,直接邀请我上台来给大家做分享,前面晓磊哥和严若讲他们的职场经历,轻描淡写,很云淡风轻的样子,我感觉自己现在还在职场里苟延残喘。那我就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过来人可以帮我指点迷津,还未毕业的小朋友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这几年,体制内外的话题关注度很高,微信公众号上有篇很火的文章,《我身边离开体制的人,目前没有一个后悔的》,作者spenser在文中提到“真的,我身边离开体制的人,并不是因为在体制内混不下去了,反而大多数都是在体制内其实混得已经很不错了,仕途前途基本一片平坦光明;但是,他们觉得不够,他们有更大的野心。”
体制外就真的那么广大天地大有作为吗?体制内就一定是温水煮青蛙,平淡无味吗?其实,大牛们在哪里都能站住脚,那我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并非体制内混不下去哈)讲讲从体制内调到体制外的经历,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我从小就是很普通的那种孩子,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乖巧听话不惹事,当然了也没什么想法,所以啊,比起我那些招人喜爱亦或个性使然的同学,我真的就像是一棵小草。我至今都还记得我哥有次吐槽我,那是我大一暑假的时候,我去找他玩,他看见我穿着一件白色半袖,当即就要带我去买衣服,我说我这衣服就是新买的啊,他咬牙切齿地跟我说,不要穿白色的,把你扔人群里都找不着你,好歹穿点鲜艳的,有些辨识度。(所以我今天特意穿了条颜色鲜艳的裙子~)
2010年我大学毕业,毕业时学校催着签三方,辅导员每天喊着三方协议是多么多么重要,情急之下我找了一家可以签三方的国企,北汽福田,但我并没有去那里上班报到。我总共去过福田的办公大楼三次,第一次面试,第二次签三方,第三次解约。解约的原因很简单:第一、我不想从事我本专业的工作,(实际上,当时我压根儿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第二、在前两次的到访经历中,整个环境给我一种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感觉。办公楼外是漫天黄沙,楼里很多桌子上落着灰,员工之间也没什么交流,像一座被废弃的大楼。我还记得我签完三方回学校的路上,特别想哭,因为这根本不是我所想象的职场生活。所以毕业后我回家呆了一个月,父母尝试劝我先去试试,不行就不干了,但没能说服我,还是决定解约了。当时的违约金是5000元,想想自己当时真是任性,我揣着父母资助的违约金,拿回了我的档案,就这样结束了我的第一份工作。
之后,我在一家教育培训工作了3个月,网站编辑,实际每天做最多的就是复制粘贴,后来我通过了一家政策性银行的招聘,正式成为体制内的一员,过上了传说中“钱多事少离家近”的生活。(当然,我们的待遇也是这两年才改善,刚入职的时候也是少的可怜,过了几年寅吃卯粮的生活)
大家对银行接触最多的可能就是柜员,一般新入职的员工都要在柜台上磨练一到两年,然后转岗或是内调其他部门。我一入职就直接被扔到了后台信贷管理部,没有分配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在上班的前半年里,我几乎都在做自己的事,考了托业和会计证,看了很多书,在单位做最多的贡献就是每次包饺子的时候帮着擀面皮,(别笑,你看连阿姨都知道我很闲),以至于有次单位聚餐,我擀了一上午的饺子皮,结果回到家我奶奶也在包饺子,我只好又拿起了擀面杖,结果手掌心一接触擀面杖,特别特别地疼。我奶奶问我怎么了,我说早上在单位擀了一上午的饺子皮。等到周末我要去单位上班的时候,我奶奶送我到门口欲言又止,我就问她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我奶奶说去了单位给领导说说好话,认个错,表现好一点儿。你看看,在我奶奶心里,一个上进有为的大好青年沦落为在单位帮厨的。
可能有人会说是我不主动争取工作,不是的,是因为大家真的都很闲。但转机还是来了,总行资金计划条线组织知识竞赛,层层选拔,行领导就让我们这几个刚入职的年轻人去参加,市分行的选拔我是擦线而过,当看到有人答满分的时候,我意识到应该要认真准备一下,这或许是次机会。最终我代表省分行参加全国的竞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正是这一次的表现,让我回到行里后真正有机会接触到了业务。我开始负责资金计划,做各种报表,人送外号“表妹”,再后来做客户经理B角,赢得了主管客户经理的信任,放手让我直接对接客户。再后来,行里很多专项活动都会把我叫上,又因为自己属于黄牛座,只干活不说话,被行长调岗去柜台分管费用。基本上,5年多的时间里自己在各个业务口转了一遍,行里各个部门的工作我都有了解。
《一代宗师》里叶问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说“如果人生有四季,四十岁前,我的人生都是春天”,那么,就我自己而言,在目前来看,离开体制内之前,我的人生都是春天。
我是2016年9月离开体制的,这一年有三件对我触动特别大的事儿。一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最信任的人,有一天打电话告诉我她得了抑郁症,医生给她开了很多药,她吃了有些犯迷糊,决定不吃了。在我心里,她一直是一个特阳光向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颇具大将分范的人物。(有时间我可以讲讲她的故事)接到这个消息,心里很难过,以前对于抑郁症的了解来源于哥哥张国荣,现在我的至亲遭遇了这样的事,一时不知所措。那段时间,自己心绪也很乱,就在5月份的时候休了假,临时起意去杭州,去接触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意外地在那里遇到了大学同学。大学毕业后,我俩一直就没见过,她先是留在北京一家国企工作,两年后跳槽到了外企。机缘巧合,她的同事跳槽到了华为,也在杭州出差,我们几拨人就一起聚了一下。那几天,他们之间的谈话让我眼界大开,如果说我跟同学之间的成长差了3年,跟她的同事相比起来就差更远了。在他们的世界里,人生梦想都是可以被丈量的,可以一步步实现的,梦想一点儿也不遥远。
此次杭州之行,给我的冲击特别大。回来之后,我就着手准备离职的事情。结果这个时候,接到跟我一起入行的同事“老大”,得了急性白血病生命垂危。接到消息的那天是周一,我还记得上周五得知他住院,我还跟他打电话,他说没事,有点贫血,我俩还嘻嘻哈哈开玩笑。那一整天,我坐在那里是蒙的,复核业务没有一笔是一次通过的。晚上,我躺在宿舍,怎么也睡不着,突然很不甘心,晨晨,你的人生就这样吗?不,我打算经历更多!半夜十一点,我爬起来打开电脑开始写离职申请,年终奖我不要了,裸辞就裸辞吧!我怕后悔,怕一觉醒来又昏昏沉沉的过日子了。就这样,我开始了体制外兵荒马乱的生活。
离开体制,需不需要勇气?要,嘴上说不要,内心其实都忐忑不安。体制内可能给不了你最高的待遇,但它旱涝保收,奖金有别人一份就有你的一份,薪资透明。各种福利补贴少不了,过年有福利,三八节有,端午节中秋节有,有些行甚至国庆节都有福利。每个月的通讯补贴、交通补贴,有好吃便宜的食堂,有免费的职工宿舍和健身房,外地同事甚至可以享受周五中午下班后就可以回家,路费还给报销。全年基本没有加班,工作时间早八点半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美不美!只对公不对私,基本碰不到有客户投诉或是闹事,爽不爽?很爽!任务指标完不了,扣很少的考核绩效,基本不会对生活造成任何影响,简直天堂般的生活,是不是?
但呆久了,你会不安,会恐慌,这里大把有的是时间和安逸,但你不知道体制外江湖上的血雨腥风。刚入行时,有位同事积极学习专业知识,考取各种证书,现在呢,依然在学习,只是劲头大不如以前了,知识没有转化为生产力,上升通道有限,很多时候是望眼欲穿。体制内,拼什么?学历重要不重要?是不是党员重要不重要?一把手二把手不和,你站哪一队?我记得有次我跟前同事聊天,我同学听完当时问了一句,你们单位原来也看学历啊?我直接回答她:不,我们单位看血缘!
后来,我跳到目前这家单位工作,做财务,让我想起有个关于银行的段子是这样说“我很自豪地说,我曾经是个前台,咱也被顾客欣赏过;我很不幸的说,我现在是个后台,咱已经年老色衰,退居二线。”
第一个感觉,累。部门只有我一个工作人员,我的直属领导在外地,工作内容相当于我原单位三个部门的工作,活多人少事杂,加班是常态。这就是体制内与体制外的一大区别,体制内会首先考虑这个工作可以由几个人来做,再成立相关小组,挂上N个大小领导;体制外不同,如果工作可以一个人完成,基本不会考虑配置两个人,我们单位的后台部门几乎都是一个人的配置。待遇方面,薪资结构很简单,只有基本工资+年终奖,但不是透明的,需要你自己跟老板谈,其他福利一概没有,只是年假相比体制内要多一些。组织管理,采取的是条线化管理,一句话你只归你老板管,这样的一大不便就是你的表现同事们看得到,老板看不到。
刚接手的时候,加之前一任离职已好几个月,光熟悉工作内容就把我累趴了。那个时候,晚上八点下班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奢侈,每每站到楼上看着府西街上灯火通明车来车往,我都说我会记住这一刻,这是我最后一次看到这个画面。然并卵,我们每个月的加班时长规定不得超过36小时,而我的加班时长远远大于这个数字。而且财务工作会有各种各样的上报日期、截止日期,真的每天像打仗一样。一般,体制内都会安排一位老员工(师傅)带新人,体制外就纯粹是一个野蛮生长的状态。
就这样,没人帮近乎没人管的状态,我自己硬生生地扛下来了。我对自己的表现挺满意,但我老板总是告诉我他有一个很完美的PLAN B,那段时间我真的压力超大。我开始满脸爆痘,胃火大吃不下饭,精力不济,神色憔悴,我的朋友见到我都会心疼得不得了,要知道,咱也是以前做过银行前台被客户欣赏过的人啊!
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我记得我刚入职不久,人行开展同业账户调查,我们分行在A行开立的账户资料没有更新,为了不被处罚,A行要求我们更新账户资料,但他们要求见证总行的一些证件原件。说实话,我连区域财务的同事都不认识,要求我提供总行证件原件,无异于难于上青天。怎么办,干还是不干?上一任同事因为太难完成,才没进行下去的。跟老板请示以后,老板以要求过分为由拒绝配合。
我当时的立场是:一、我们会要求客户有变动及时更新账户资料,同理,那我们作为A行的客户,我们也应该配合;二、如果我们拒绝配合,会怎样?很简单,首先这次人行检查的处罚我们要为自己的“拒不整改”行为来买单,其次,办理结算或是关户的时候,A行可以以资料不符拒绝你。是,老板说他给你撑腰,但最终麻烦只会是你自己。所以,我决定去做这样事。我联系到总行的一位同事,她说可以帮忙联系看证件,但这些证件分别在三个部门,需要我自己去协调,好,没问题,我一一去沟通解释,中途说我流程不对,我又重头来过,临门一脚的时候总行对接的那位同事要休假,也不肯提供一位可以接管的同事,甚至说这事儿一开始就不该归她管,一切回到原点。A行这边急着要去上海,想哭但没时间哭,个中滋味,只能留给自己体会。
直到接到A行工作人员的电话说证件都看完了,我心里的这块石头才落了地,虽然过程坎坷,结局还是好的。当时已经很晚了,我在办公室依然没有走,因为我想想听听我老板对我是什么评价。猜猜老板对我的评价是什么?三句话:这事办的一总行不高兴,二A行不高兴,三他不高兴,听完之后我也不高兴了……难过吗?难过,委屈吗?委屈,因为这件事太难了,耗时耗力,我为什么还要去做,我把我的顾虑解释给他听,他没再多说什么,只说了两个字:下班。回到家,我大哭一场,第二天醒来,坐在床上,又哭了一场,说实话,我好久没有这么哭过了。那个时候,我在想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吗?如果是这样,我可不可以不要?
之后的日子,正应了那句话,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有过不完的坎儿。尤其是刚刚过去的6月份,可谓暴击一个接着一个,自己真的是咬着牙在坚持。奇葩说里有道辩题,“生活的暴击真的值得感激吗”,女神春夏的发言直击我的内心,她说“经过暴击的我自己,变得不会撒娇了,没有那么柔和,而且攻击性超强,变成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因为这样是最安全的,我变得很敏感,我会在意每一个人的感受。我也许获得了很多,但是这真的好吗?
回顾我离开体制这9个月的生活,时间过的太快,生活基本被工作占据,我也曾多次问自己这个决定对吗?后来,罗振宇在奇葩说里这么说:是我们讨厌的事,是每个人都会发生的事,是每个人发生的程度和方式都不一样的事,这个事我们通常称之为成长。成长有可能无是无非,成长不好不坏,比如说在大多数人身上都会发生,年岁越大,你的口味就会变重,年轻的时候爱喝糖水,年老的时候爱喝酒精。没好没坏,这也是成长,成长的本质不是提高,不是向好,成长的本质是变得更复杂。成长就是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你掉进去了,叫挫折,你爬出来了,叫成长。
我现在还在爬坑,我为什么那么想要离开体制,因为我特别想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和极限在哪里。但是,对于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人们,体制内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我原单位的一位同事,我称呼她为太阳小姐,一度也想辞职,但她并没有选择离开体制,她调整自己,她尝试组织小型的书友会,开始读书写文章抄经,参加共享会,一点一点的改变着。上周她来出差,我俩见了一面,她的状态特别好,你现在问她要不要辞职,她会告诉你:不想混日子不一定就是要辞职吧。即使很简单很平庸的工作,如果能一直一直都做好,也非易事。自己把握好自己生活的节奏,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认真做好,别让自己处于混日子的状态,这比较重要。
体制就是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大浪淘沙,是一场冒险者的游戏,选择保守,未尝不是一个睿智的决定。以上就是我的成长故事,如果对体制内外感兴趣,我身边还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给你。有感兴趣的可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