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你做好挖坑自埋的准备了吗?

迷失笔记

这是李幾米的第三篇原创

大学是学生时代与社会的交界点,更是你人生的开。


大学四年,你做好挖坑自埋的准备了吗?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Yorkon (Flickr)

1. 有些人,花四五年挖坑自埋

前段时间,一位曾咨询过我 Personal Statement (PS - 出国留学申请必写的个人陈述)写作的妹子拿到了澳洲某顶尖大学的管理硕士录取通知书。 但我并没有替她高兴。

她是北大心理学硕士,一心要出国留学转专业。在她的PS初稿里,前后逻辑的矛盾与漏洞表达出来的是一颗迷茫的心。尽管我给她的PS添加了几分色彩,却对她的无知回天乏术。

希望她在留学时遇到的挫折中能意识到自己与社会的距离。

这样的例子在我身边十分常见。有很多学生一味追求出国留学,似乎这是他们唯一的路。

他们的认知还停留在学生时代。要么选择继续读书来掩饰自己对社会的恐惧,要么一无所知地进入社会被现实暴击。

大学,是社会与学生时代的交接处。在这四年里,你可能会遇见灵魂的另一半,找到值得追寻一生的梦想,或者挖一个坑,毕业典礼后把自己埋了。

大学给你的自由是最好的社会模拟,但它于现实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很多学生天真认为毕业是来日方长。

学生的身份是终身的,学生证的期限只有寥寥数年。毕业后,才发现社会与学校的天差地别。有些人, 花四五年挖坑自埋 。


大学四年,你做好挖坑自埋的准备了吗?_第2张图片
图片来源:Drollgirl (Flickr)

2. 来重新认识你的认知

没有认识到毕业后的颠覆,意味着步入社会时的你会遭遇认知意外。

你的大脑最擅长的是偷懒。人类的基因还停留在远古时期,为了生存避免一切消耗能量的动作。大脑只占据你体重的2%,却消耗着20%的能量。

在你思考的时候,它能消耗静止状态15倍的热能。 所以,思考本是违背生理的自虐行为。不过思考不能达到减肥作用。

认知是你思考的附属品,而认知的无知主要来自信念固着。

信念是通过环境和接触的事物形成的。我表弟小时候曾经把手指伸进了汽车点烟器里。手指被轻度烤焦了,滴下的泪水固化了他对点烟器恐惧的信念,从此不敢在车上乱摸。

一旦信念形成了,它就是你面对世界的准则。信念成为你所有思考的出发点,情绪和欲望都会围着它而产生。

而经历了十几年教育系统的酝酿,这一机制的特点早已固化于你心。

你从小就被灌输三好学生的思想。你的主要任务是学好课本的知识和听家长老师的话。

在现有的教育系统里,努力和反馈机制具备一定的可预测性。换言之,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学习,成绩也会相对更好。

但是社会与职场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因果关系互相缠绕。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明确的反馈机制,所以很多人说社会不公平。

在社会上,没有通用的课本充当你的日常任务,督促你成长的只有你自己。每一件事情都是一场考试,但你可以选择寻求帮助。

社会给予人们塑造游戏规则的机会,这跟学校有很大差别。

除此之外,家庭是形成你信念的初始源。你对世界的认知一开始都是通过父母形成的。

但大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线性关系 - 读好书 = 好成绩 = 好工作 = 孩子幸福。 一直强调成绩,而忽略孩子认知上的提高。

这导致很多学生在面临毕业时惯性地选择继续读书,因为他们的认知一直没有做好离开学校的准备。

最致命的是,父母有能力帮你安排好工作。给你人生无数多的捷径,替你承受着本该属于你自己的风险。

陈铭在「奇葩说」说过一句一箭穿心的话:“只要人生中有捷径,它都会变成唯一的路。”

到最后,那些对你影响最大的事情,永远都是你不知道的事。

大学四年,你做好挖坑自埋的准备了吗?_第3张图片
图片来源:Wilson Hurst (Flickr)

3. 重新掌握你的人生

以下是我跟一位学弟的对话:

学弟:“请问一下XX大学金融会计硕士好吗?”

我:“你为什么想读金融会计硕士?”

学弟:“XX大学排名还不错,我爸叫我去读,反正学历高没坏啊。”

我:“那你毕业后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学弟:“金融或者会计啊。”

我:“你对这个行业了解吗?”

学弟:“了解啊,毕业后找几份实习,再考个证 就行啦,会计是个铁饭碗啊。”

我:“那你的目标公司是哪几家?”

学弟:“那个毕业再说嘛,先把分数刷上去。”

上面对话的影子在很多学生身上都能看得到,他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以致他们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这里有三个锦囊,助你重新认识自己的认知。

一) 质疑问题的本身

信念固着迫使你不去过多质疑问题的本身,而是通过现有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甚至会自动过滤那些与你信念冲突的信息,比如社会与学校的差别。

以这段话为例,原话是 “请问一下XX大学金融会计硕士好吗?”

那为什么要读硕士?为什么要读金融会计?为什么要XX大学?为什么要出国留学?如果读完我能得到什么?

单单质疑问题本身就能重新审核自己的认知。它会让你衍生出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能推动你去寻找证据和事实论证。

注意,马上飘到你脑海的那个答案很有可能是现有信念的认知。真正经过独立思考的答案都是论证后得到的逻辑结论。

二) 分清事实与观点

在这段对话里,你能看到这位学弟被植入了父亲的观点。而自己并没有思考读书的目的。最致命的是他简单的线性思维观点 - 读研 + 考证 = 铁饭碗。

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吗?

你对社会的理解通常是简单的,而社会只会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系统。

成功人士的标配可能是高学历加专业证书。但这逻辑反过来不一定成立。比如地上有块冰,它会融化成一滩水。但你不能通过地下有一滩水去推断那是冰块融化而成的。

社会的观点可以作为参考,它有可能是事实,但未经思考就把观点当成事实只会让你变得更加无知。

三) 试错

认知的提升是通过你发现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情获取的。当认知不断被打破、重建、沉淀后,就会形成核心信念。

这就好比练肌肉,你要不断重复在运动中对肌肉组织的撕裂,然后身体通过吸入蛋白质重建组织,八块腹肌才能浮现出来。

同理,我们口中经常说的成长,就是不断的试错,摸索那个你还没发掘过的领域。

如果你想进入金融行业,那就去了解它,找前辈学习,最重要是找实习机会。

大学时期的试错成本是最低的。每一次试错冒的风险都有累积效应,并会在日后给你带来回报。

海明威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这三个锦囊好比三个药方,但一定不会药到病除,药的作用本是辅助身体修复机能。你能否成长,取决于你对无知的态度与认知。

请记住,社会充满机会与风险,你要寻找的真正安稳只源与不断试错中适应现实。

大学四年,你做好挖坑自埋的准备了吗?_第4张图片
图片来源:Pat Joyce (Flickr)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四年,你做好挖坑自埋的准备了吗?)